APP下载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0-09-08黄卫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声像多普勒彩色

黄卫华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超声科,云南玉溪 653100)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因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防治乳腺恶性肿瘤的关键所在[1]。本文通过对40例乳腺癌的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2001年3月~2009年9月本院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的患者,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9~70岁,平均52岁。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使用仪器GE LOGIQ-7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9~12 MHz。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右侧与左侧卧位,对乳腺各象限分别作纵向、横向和放射状切面检查,观察肿块边缘形态、内部回声、纵横比值、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的二维形态学特征,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瘤血流情况,并按Adler分级[2]: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Ⅱ级:中量血流,可见1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几条小血管;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互织成网,用脉冲多普勒观察其流速曲线,测量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40例乳腺癌病理结果: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0例,导管内癌6例,髓样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单纯癌6例,腺癌1例。

2.2 各型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

见表1。

2.3 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40例乳腺癌中有血流显示者共35例,显示率为87.5%。肿块内血流分级:0级5例,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18例,Vmax>20 cm/s者23例,阻力指数RI≥0.7者29例。

40例乳腺癌与术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2.5%(37/40),误诊3例,其中,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乳腺增生症1例,病理结果为髓样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

表1 各型乳腺癌声像特征(n)

3 讨论

乳腺癌多源自乳腺上皮细胞,极小部分源自腺泡,从细胞过度增殖而发展到癌变,需经过相当长的过程,近年来随着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根据本文结果,其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2.5%。

通过对40例乳腺肿块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分析,认为乳腺癌具有以下声像图特征:

3.1 病灶边缘形态欠规则

本组82.5%(33/40)乳腺癌肿块边缘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包膜,边缘呈“锯齿状”、“蟹足状”、“分叶状”,可见多角及毛刺状突起,探头扫描可感觉肿块质地硬,移动度差,加压肿块不变形,也有少部分肿块边缘形态较规则,本组误诊为纤维腺瘤的1例髓样癌,由于病灶较大,边界清晰,彩色血流呈点状、阻力指数小于0.7而导致误诊,对于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超声检查时应加以重视,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活检具有重要意义。

3.2 纵横比值大于1

本组42.5%(17/40)纵横比值>1,各家文献对纵横比值报道不一,认为大于0.7或1,是鉴别恶性肿瘤的指标,其理论依据是恶性肿瘤的生长常常脱离正常组织平面而导致前后径增大[3],但小乳癌纵横比值偏小,本组误诊为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各1例的浸润性导管癌,因病灶较小,回声均匀,纵横比<1,且未见其他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而误诊为良性肿块。故在诊断小乳癌时,应慎用纵横比值。

3.3 后方回声衰减

本组37.5%(15/40)乳腺肿块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征,目前认为肿瘤声像图后方的增强或衰减与其内部纤维组织含量有关,因此仅依靠肿块后方有无衰减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差,在检查时,当肿块后方回声缺乏衰减时不能轻易否定乳腺癌的诊断。

3.4 砂粒样钙化

因恶性肿瘤影响局部钙、磷代谢而形成,被认为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一经检查发现,恶性可能性较大。乳腺癌的钙化特征为针尖样或砂粒样微小钙化,可成簇或散在性分布,本组病例钙化率为40%(16/40)。X线检查显示钙化灶最为敏感,优于超声检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高频探头可提高钙化灶的显示率。

3.5 内部回声不均匀减低

本组占55%(22/40),在判断乳腺肿块回声时若以同一区域内皮下脂肪回声作为“等回声”对比,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减低可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

3.6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

恶性肿瘤提高释放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血管生长,这些新生血管数目多、壁薄,缺乏肌层,形成紊乱动静脉交通特点。这些特点为肿瘤内部血流增加,流速增快提供了病理解剖学基础。彩色多普勒正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血管分布不同基础上以探索其鉴别诊断的可能性[4]。应用血流动力学的定量分析的常用指标是Vmax、RI。本文85%(34/40)乳腺癌肿块内部或周边测到彩色血流信号,多为高速高阻血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无痛苦、价廉、实时动态、可重复性等优点,高频二维图像能准确观察乳腺肿块的细微结构,彩色多普勒能迅速反应乳腺肿块内血管的分布及血流情况,因此在对乳腺癌进行超声检查时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同时密切观察彩色血流情况,二者综合分析,对提高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具有很大价值。

[1]王小燕,贺榜福.乳腺癌的高频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与病理学对比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26-28.

[2]徐君镰,朱学萍,王纯杰,等.彩色血流成像与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J].超声临床杂志,1999,6(2):7-8.

[3]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4.

[4]何斯梅,刘新华,陈荣根,等.应用超声对220例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分析[J].肿瘤,1999,19(3):44-46.

猜你喜欢

声像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