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

2010-09-08颜和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司酮甲氨蝶呤基层医院

雪 峰,颜和芳

(广东省深圳市坪地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18)

异位妊娠作为妇产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早期的干预、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挽救生命、减少损失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笔者回顾了本院2007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采用阴道B超诊断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年龄 22~34岁,平均(26.5±4.2)岁。 8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蛉组42例和米非司酮组38例,两组患者一般分组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包块大小以及血β-HCG值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甲氨蝶蛉组米非司酮组组别 例数(n) 年龄(岁)42 38 26.3±4.8 27.1±4.5停经(d)48.5±3.0 48.0±3.4

1.2 超声诊断方法

嘱患者排净小便,取膀胱截石位。阴道探头面涂以耦合剂并用避孕套套住,探头端再涂以耦合剂,常规消毒外阴,将探头徐徐送入阴道,贴近宫颈及阴道穹隆部,行纵、横、斜切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官腔内是否有假孕囊征存在,双侧卵巢大小,附件区包块的位置、大小、性质,有无盆腹腔积液等情况。

1.3 药物治疗

80例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及血象异常;无甲氨蝶蛉或米非司酮治疗禁忌;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超声显示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5 cm,无血管搏动;血β-HCG<3 000 IU/L;无明显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甲氨蝶呤组:甲氨蝶呤肌内单次注射50 mg/m2;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总量550 mg;1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有效:腹痛或下腹不适症状消失或减轻,血β-HCG下降30%~50%,B超观察异位妊娠病灶不再扩大或缩小、消失,孕囊明显缩小、消失。无效:接受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治疗后发生腹痛或下腹不适加剧;治疗15 d后,血β-HCG下降<30%或未下降或增高,盆腔包块未缩小或增大[2]。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误诊

80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5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阑尾炎3例。

2.2 治疗效果

见表2,治疗后,甲氨蝶呤组患者的包块大小、血β-HCG值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米非司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包块大小和血β-HCG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米非司酮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包块(cm) 血 β-HCG(IU/L)治疗后包块(cm) 血 β-HCG(IU/L)甲氨蝶呤组米非司酮组3.1±1.1 3.4±1.2 2703.5±416.3 2718.4±422.7 1.1±0.4*▲2.7±0.5*716.0±86.34*▲826.0±81.2*住院时间(d)9.1±4.8▲12.6±4.4

2.3 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3,甲氨蝶呤组治疗有效率为95.2%,米非司酮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3 讨论

3.1 异位妊娠的诊断方法

超声和血β-HCG检测是异位妊娠诊断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超声诊断便成为其主要的诊断方法。异位妊娠具有妊娠特征性的超声图像:子宫稍增大,内膜回声增厚,宫腔无典型的双环状妊娠囊,宫外显示异常包块,少数患者其内可见妊娠囊,甚至胚芽及胚胎原始心管搏动[3]。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早期宫内和宫外妊娠胚胎很小,B超常不能发现,因此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体征、血液指标以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避免误诊的出现。本文的80例患者中,经阴道超声诊断正确率达到90%以上,充分说明了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开展。

3.2 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

异位妊娠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保守治疗,在大多数基层医院,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据文献报道[4]采用药物治疗后的输卵管复通率以及妊娠率均高于剖腹或腹腔镜下手术者,药物治疗还避免了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减少了盆腔的粘连,对于年轻要求生育的妇女还提高了将来的生育率,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是目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本文的80例患者均符合药物治疗指征,经药物治疗后,其有效率都在80%以上,尤其是甲氨蝶呤组,有效率达到95.2%,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笔者认为满足以下条件并且不符合药物治疗标准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①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②妊娠试验持续阳性,血β-HCG监测不降反升或下降不明显,包块继续长大,保守治疗无效者;③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手术者。

[1]徐振慧.甲氨喋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J].天津医药,2008,36(7):556-557.

[2]张永凤,褚桂芬,杨雪,等.不同的MTX治疗方案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72.

[3]洪敏.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113-114.

[4]李国文,李小霞.基层医院异位妊娠误诊35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04-105.

猜你喜欢

司酮甲氨蝶呤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