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阴降糖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2010-09-07林明越
林明越
(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查阅相关文献[1],养阴降糖胶囊由养阴降糖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之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改变剂型而得,主要成分为党参、葛根、玄参、枸杞子、知母、川芎等12味药材。参照2005版药典[2]的含量测定方法,经过筛选,采用HPLC法测定胶囊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泵,SPD-10Avp紫外检测器,Z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分析天平(美国梅特勒),进样瓶(国产)。
1.2 试剂与试药
葛根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20080102),养阴降糖胶囊样品为生产厂家提供;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采用 Agilent XDB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20∶80,紫外检查波长为250 nm,柱温:室温。在此条件下,样品得到良好的分离,在葛根素的出峰位置无干扰峰出现,从而不干扰该样品的测定。
2.2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称取经无氧化二磷减压干燥的葛根素对照品1.00 mg,甲醇定容至 5 ml容量瓶中,分别取 80、160、320、480 μl至2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分别精密吸取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葛根素的浓度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得葛根素的回归方程为:Y=2.50×106+5.5×104,相关系数 r=0.999 6,葛根素在 0.100~3.1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图1。
2.3 重复性试验
称取本样品5份,3 ml水溶解后,按照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按上述方法经线性关系方程计算含量,其RSD=2.11%,结果可知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4 精密度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样品溶液10 μl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连续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峰面积的RSD=0.80%,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考察
取样品溶液,分别于 0、4、8、12、16 h 测定样品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含量的RSD=1.12%,因此样品在16 h内稳定性良好。
2.6 回收率的考察
取定量已知含量的样品,采用加样回收法,加入适量的对照品溶液,依照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含量,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见表1。
2.7 样品的测定
取样品适量,研钵研细混匀后,精密称取样品1.0 g,精密吸取甲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称定,超声提取30 min后,再用甲醇定容至刻度,过滤后,精密吸取滤液10 ml,水浴蒸干后,加入5.0 ml水溶解,置中性氧化铝大孔吸附柱上,100 ml水洗涤后,用50%的乙醇20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后蒸干,用流动相溶液后,定容至2 ml容量瓶中,取10 μl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测定结果良好。
表1 葛根素加样回收率的考察结果(n=5)
3 讨论
养阴降糖胶囊制剂中药味较多,且在制剂成品中葛根素的含量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因此对样品的前处理尤为关键[3]。本实验考察了流动相对葛根素含量测定的影响。考察了甲醇∶0.1%磷酸溶液=25∶75、甲醇∶水=40∶60、甲醇∶0.1%磷酸溶液=20∶80等流动相进行比较,其中以甲醇∶0.1%磷酸溶液=20∶80的保留时间较为合理,并且分离度良好,其他两种方法下葛根素的保留时间较短,且分离度差[4]。
在检测波长的选择方面,我们采取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稀释后制成对照品溶液,在180~325 nm波长范围内对葛根素的检测波长进行扫描,在250 nm波长处存在最大吸收,因此选择250 nm作为葛根素高效液相检查的波长条件[5]。
综合上述结果,HPLC法测定养阴降糖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操作简单[6],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因此,可以作为该胶囊剂实际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标准。
[1]牛宇东,高东平,王云霞,等.HPLC法测定养阴降糖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J].陕西中医,2005,26(9):967-96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M].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79.
[3]陆炜琨,曾芳,李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降糖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5):475-477.
[4]邹安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康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1):33-34.
[5]张玉军,路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舒分散片中葛根素的含量[J].广西医学,2008,30(12):1902-1903.
[6]丁爱英,李艳茹,曲佳,等.十味降糖胶囊葛根中葛根素的HPLC含量测定[J].齐鲁药事,2009,28(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