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师德规范三个文本的比较分析

2010-09-06曾翠芳

文教资料 2010年24期
关键词:比较

曾翠芳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师德规范三个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师德规范文本呈现出三方面的变化趋势:教师个人对规范的执行要求表述得更为具体;更重视教师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更着重于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关键词: 师德规范 三个文本 比较

1984年10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1991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对《要求》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6条,从基本信念、主要职责、态度、作风、仪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1997年9月,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规范》再次修订,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就是我国现行的师德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的要求。[1]

1997年,师德规范文本曾被陈桂生调侃为“师德四字经”,认为它“主要以‘提高教师道德水准为着眼点,属劝诫性的训条,充其量可对‘有德教师起点作用,而缺乏对‘缺德教师的鞭策力量”。[2]虽然它被认为并非“专业的教师伦理规范标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3]但仍具有新的特点。基于对此三个师德文本的比较,我认为1997年文本呈现出三方面的变化趋势。

一、教师个人对规范的执行:从抽象变为具体

我国1984年师德规范对教师的指导为:

(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

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四、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五、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六、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此规范多是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奉公守法”等一般性原则,较为模糊、笼统地推崇某种品质、刻求某种境界,更类似于理想的行为原则、基本要求,而不是对教师提出应该对学生持何种态度及应尽的义务等具体的行为规则,如何贯彻执行这些原则也需要教师自己去体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5]抽象的、笼统的不是人性的,而是神性、神圣化的。

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表现为调节教师行为;有教育作用和导向作用。[6]如果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教师不能充分地认可并践行师德规范,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师德规范的道德性得不到实现,师德规范也就失去了价值。杜威对流于形式的道德有过看法,认为“一般的、永恒的、普遍的、超越经验的道德观念是无意义的”[7]。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引用古语道:“一个人做好人还不够,须做有用的好人。”他在认识论上否定客观真理,认为有用的经验就是真理;在道德论上,他说:“某种事物被称为有价值的,就是肯定它能满足某些情况的需要。”恰似有用的就是真理,在道德观念中,有用的就是善。因此,必然要求对我国1984年师德规范进行改进。

与1984年的相比较,1991年的师德规范显得较为清晰。第一条是教师与政治的关系,第二条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第三条是教师与自身专业的关系,第四条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第五条是教师与集体的关系,第六条是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四、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五、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六、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以为,师德规范应该联系实践,从整体上系统上把握,才会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不能只是孤立地、片面地记住一些条条款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导致狭窄的、肤浅的理解。师德规范可以概括为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和集体、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道德规范四种体系。1997年的师德规范较好地体现出这些关系:

(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9]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極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师德规范细节的修改表明社会越来越关注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师德规范是一个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作指导,但仅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引导而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规则的约束,往往只能约束少数人,其效果也是令人怀疑的。

二、教师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忽略转为重视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爱护走向尊重。

在教师道德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因为“教师只是在和学生的关系中才是教师”[10],于是师生关系便成为师德规范中不可避免涉及的一个方面。我国尤其偏重于学生未成年的特点(非公民性),认为爱护高于尊重,[11]如我国师德规范1984年的第四条。这与西方国家把对学生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爱护的思想大相径庭。如果过于爱护学生,不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很容易滑向溺爱的边缘,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不懂感恩、自私等不良性格特征。1991年文本有所改动,把1984年的“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改为“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增强尊重学生的观念,弱化“爱护学生”的意识。并且,去掉“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不再如此依赖教师,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我国1991年师德规范文本中的“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强调更多的是定型知识的传承,缺少对未知知识的创造,“强调更多的是教者对学者的传、授、解,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也忽视了教师本身的创造力”。[12]1997年师德规范文本将其改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显得较为详细具体。1991年文本第三条规定为:“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这些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去甚远。1997年文本将其改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体现了教育活动的本质不仅是吸收、继承,而且在于创造、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传授已有知识、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的同时,还必须切身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尝试创造、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又如,对于1991年文本第四条的“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我认为,此条目太过于笼统,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时,容易引起争议。有些行为在教师看来,是为学生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学生和家长则认为是教师伤害学生的利益。经过改动后,1997年文本表述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经过删改后,师德的职责范围有所缩小,教师心理压力减少。

1997年文本更强调尊重学生,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而不是把师生关系错误地理解为强调爱护意识的“上下关系”。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一成不变的道德规范,难以应对现代社会多样复杂的道德问题,儿童自身的道德主体性与创造性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与道德选择力也成了现代德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教师不能再以道德代言人的身份将自己所认同的道德价值与观念强加于学生,过于道德规导,会削弱学生道德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道德奴隶的地位。

2.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从缺席转向确立。

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是我国师德观念中最薄弱的也是师德规范中最轻描淡写的一个方面,在1984年和1991年文本中尚未有一席之地,而是在教师与集体的关系框架下仅用“团结协作”四个字稍加涉及。这意味着这个关系的理想层次——同事与集体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利他主义”价值取向。在教育现实中的行为表现是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公而忘私、自觉维护同事与集体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和文明集体,涉及面较广。1997年修订并实施的正式方案才首次将教师与同事关系合并为师德规范的一个方面:“团结协作”。并且用较为详细的语言进行了叙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谦虚谨慎、尊重同志”指的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理解其他教师的工作,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和尊重其他教师。教师不一定是感情上的真心朋友,但必须是相互信赖和尊重的工作伙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指的是,每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教育集体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集体中各位教师的协同工作。没有其他教师的支持与协同,就没有自己份内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团结一致,相互支持,為达成教育目标而共同努力。“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指的是,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协作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工作效果为前提。每位教师都应摒弃“文人相轻”、勾心斗角等错误观念和做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以求和谐学校、和谐教育的真正实现。这是1997年文本对1991年文本的一大改变和发展。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从教师行业的特点出发,以法律为依据,确立教师与同事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师德建设中还任重而道远。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不仅影响教师的业务水平、人际关系,而且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涉及教师的个人幸福感等。

3.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从主从变为平等。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家长等不同群体的活动构成的。他们之间形成比较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不仅仅包含一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更多的是以一定利益为基础的道德关系。“就教师的人际关系而言,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教师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之一”[13]。在我国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家长是教师对学生教育与管理权力的延伸。由于这种“主从”观念作崇,教师与家长之间平等的伙伴关系常常被践踏,学生出现问题,家长首先就是找学校和教师、班主任。1984年与1991年的文本就没有体现教师与家长的关系。1997年文本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这个改动转变了在教育上“学校、教师牵头,家庭、社会跟上”的传统模式,教师与家长处于平等相待、主动沟通的关系。教师、家长和社会三方共同教育学生本是三方共同完成的事。三方处于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家长应有一样的责任,不能偏重于教师一方。

三、教师个人发展:从模糊走向清晰

我国1984年师德规范考虑更多的是师德对教师个人从教行为的规范功能,以及对全社会道德建设的特殊意义,而对整个教育行业自身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考虑不多,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等。这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偏重于对教师的管理,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定期检查和考核,对教师进行奖惩,确保教师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遵守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避免出现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严防出现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的行为。

1997年师德规范开始着重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在第四条有所体现:“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为教育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引和自律的准则,保证教师在专业工作中做出合适的判断和恰当的行为,从而提高专业水平,达到加强专业化、提高教育专业的自主权和社会地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7.

[2]陈桂生.“师德”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11.

[3]周国华,刘贞华.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伦理标准看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5):26.

[4]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8.

[5][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6]杨燕钧.教师伦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

[7]腾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A].[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

[8][9]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2.

[10]林蔚.师德范畴简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5):138.

[11]王维荣,[美]约瑟夫·布朗.美加等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J].教育科学,1999,(3):56.

[12]黄永刚,张健华.关于中国传统师德的批判与继承[J].道德与文明,2001,(4):62.

[13]曲永恒.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相处[J].教学与管理,2005,(11):36.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