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艺术进校园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构
——以鄂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2010-09-06谢亚平廖勇红

关键词:鄂西民间文化原生态

谢亚平,廖勇红

(1.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2.恩施州民宗委,湖北恩施 445000)

原生态艺术进校园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构
——以鄂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谢亚平,廖勇红

(1.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2.恩施州民宗委,湖北恩施 445000)

鄂西南民族地区有14个县、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14个县、乡(镇)中有民族中小学校21所,占这个地区民族学校总数107所的近20%。民歌进课堂、原生态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工作已卓有成效。如今,这一区域已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划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深度生态旅游地段。如何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打造这一旅游板块,使民族教育与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工程同构,从而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鄂西恩施州民族工作部门与教育工作部门联手创建开展“五个一”工程,创办民族样板学校,不失为校园文化与民间艺术融合的一种特色模式,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文化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同步发展。

生态艺术;校园文化;“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乡村旅游

2009年新春伊始,文化部命名全国96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一时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原生态艺术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信息,似一股淳朴之风、山野之气,拂面而来:陕西省民歌之乡的镇巴县举办“民歌进课堂”师资培训班;江苏省兴化市的一项名为“民歌号子进课堂”文化传播工程正式启动;云南弥渡“花灯之乡”民歌音乐乡土教材进校园工程启动;鄂西南恩施太阳河“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太阳河民歌精选》一书进课堂;山西师范学院开设“山西民歌赏析”公选课。还有内蒙的巴尔虎长调、重庆石柱的“啰儿调”、珠三角水乡的坦洲咸水歌、关中的秦腔、陕北的信天游,以及民间的剪纸、农民画、手工艺等等都被搬进了课堂。在963个名录中,湖北省有37个,而鄂西南民族地区就有14个县、乡(镇)[1]。在这14个县、乡(镇)中又有民族中小学校21所,占这个地区民族学校总数107所的近20%。民歌进课堂、原生态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工作已卓有成效。如今,这一区域已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划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深度生态旅游的大好地段。如何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打造这一板块,使民族教育与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工程同构,从而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鄂西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原生态艺术特色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鄂西南地区,包括恩施自治州8县(市)、宜昌地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所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当地广泛开展的某种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2]

(一)基本元素。一是具有被当地群众普遍熟知、认同、喜闻乐见,并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民族和地域性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二是拥有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代表人物和艺术团体,并经常性开展有关创作、演出、展示、培训、交流等活动;三是具备开展活动的场地、设施、经费等。

(二)形式与内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不是一纸空文,它有相应的形式和实在的内容,而同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因为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从形式到活动内容又有所不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发展态势。即使同是以歌舞著称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都有所偏重,有所不同。如,以侗族聚居为主的乡镇,民间文艺活动肯定是以侗族文艺见长,而以土家族聚居为主的乡镇,民间文艺活动则是以土家族文艺著称(具体如表所示):

鄂西南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一览表

由上可见,鄂西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各社区主要是以原生态民间歌舞为艺术品种,其次是戏剧、音乐和体育游艺,很利于通过民族教育进行传承保护,也利于通过建立生态旅游景点来进行宣传展示。原生态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术语,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3]。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歌舞是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艺术。近年来,“原生态”演出广受欢迎,被称之为一次“文化的轮回”。随之这些原生态艺术发源地被授予省级和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湖北利川柏杨镇;央视青歌赛金奖土家歌舞“撒叶儿嗬”得主之地——湖北巴东野三关镇;土家摆手舞盛行的地方——来凤县百福司镇等等。一时间,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进入了现代城市艺术的氤氲世界,不需要任何器乐伴奏和解读的原生态声乐征服了观众澎湃的心。在乡村,更有一批民间传承人和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艺术团体应运而生。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教育工作部门,把弘扬、传承、挖掘、保护民族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系统工程来做,并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更具本地特色,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校园文化与民间艺术融合特色

200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民族教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民族地区的教育,而应在彰显民族性格、突出民族特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上做文章。鄂西自治州民族工作部门与教育工作部门联手创建开展“五个一”工程。即,要求每所民族学校要有一处或多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有一套民族常识乡土教材;有一台民族民间的文艺节目;有一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每个学生有一套民族特色的校服[4]。经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创新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国家提出在中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民族传统、民族意识教育相结合的实在切入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原生态艺术的兴起、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立,民族学校的原生态艺术进校园更具特色。据统计,鄂西南地区现有民族中小学校107所①恩施州1997年确定100所,加上长阳县现有7所,共计107所中小学民族学校。,其中分布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有21所,在校学生约1.75万人,其学校分布和民间艺术进校园特色如下:

鄂西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民族学校校园文化艺术特色②学校和学生数据分别由恩施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和长阳县教育局提供。

如何实施开展“五个一”工程?创办民族样板学校,不失为校园文化与民间艺术融合的一种特色模式。2005年恩施州民宗委和州教育局联合命名了14所民族学校为”五个一”工程建设示范学校,投资改善了办学条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4],而这些学校基本设立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体构建方法和特色内容如下:

(一)歌师上讲坛与传艺培训并进。我国著名音乐学家田青认为,民歌是“祖先生活的延传,民族的DNA,载负时代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乡村民众视野中的最高艺术,民间艺人传艺带徒、歌师上讲台教学生唱民歌被看作是一种使命、一种荣誉。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由地方民族部门认命的一批批“土家歌王”、“民间艺术大师”纷纷被请进校园。这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杰出代表,成为村寨与学校传承保护民间文化连接的纽带。如咸丰朝阳寺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民族小学聘请“地盘子”传人为兼职教师,每月一次授课,传艺带徒[5]。巴东溪丘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党委书记、乡长贾继建说得好:交给孩子们才是最好的传承。他们充分利用学校这个阵地,在中、小学生长期开办戏曲兴趣班,鼓励多编演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剧[6]。地方民宗局还投入资金依托民间艺人和民族学校阵地,开办民间艺术培训班,让中小学生从小接受民族艺术的教育,从而达到以美辅得、以美知益、以美健体的目的。

(二)教学与教研相长。有学者说,科研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有的放矢的规律性的东西。是实践与教学的结合中之必然结果,它影响和不断提高着实践与教学的质量[7]。民族文化进校园促进了教学研究自然地结合。一是由地方教学科研所承担编写出版地方《民族常识》、《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吊脚楼》、《高脚竞速》、《陀螺运动》等知识性教材,为学生提高素质教育提供教科书;二是促进了在教师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如巴东民族实验小学的《土家族传统文化教材开发与应用》、《让土家族文化进校园》研讨等等;三是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把摸索出来的教学及活动经验进行交流提高;四是将传统健身舞蹈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为增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培养人才。如在1987年举办的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恩施市芭蕉侗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板凳龙”获得了优秀奖。又如五峰县湾潭民族中小学把民族体育作为固本强校的亮点工程,力争创建“湖北民族体育第一名校”。在全国第八届农民运动会上,五峰县民族体育运动员获得了5金5银5铜的骄人成绩,为湖北体育争了光[8]。鄂西恩施13所民族示范学校,全部普及了竹马球教学。农闲季节,在很多土家族村寨,赛竹马甚至踢竹马球的场景随处可见。

(三)民俗节庆与校园活动相融合。民族学校每年举办“民族文体艺术节”,通过表演民族文艺节目和竟技民族体育项目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还教学生懂民族礼俗、节俗,参与村镇民间艺术团上街给单位、居民拜年;参与本土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如利川龙船节、来凤摆手节、巴东纤夫节等等。咸丰新城民族小学还把民族文化排上课表,每天课间必跳一次民族舞,每周必开展一次民族文化课外兴趣活动。学生编排节目进村寨演出,促进村寨“院子文化”,参与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演出,促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参与全州州庆民族知识竟赛答题,联络县域之间校际的感情;把民族礼仪歌舞带入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彰显民族艺术的魅力。

(四)民族文化体验与民众文艺活动相连。民族学校学生们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与乡村民众的文艺活动紧密相连,是形成民族文化传承链的最便捷方式。如建始“丝弦锣鼓”乐队有一位师傅,在学生放假期间经常带着他的孙女去演出,从小学到初中,后来就能顶上一个角色了。咸丰官坝艺术团教授龙坪苗寨小学学生玩“草把龙”、“牛虎灯”。长阳巴山舞已成为民间流行的广场舞、学校的课间舞。利川市要求中小学生人人会唱“龙船调”。宣恩县是全省惟一以整县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全县注册成立的民间艺术团队达15支,有300余名民间艺人及文艺骨干参与其中[9],他们走进学校、活跃乡村,各地每逢庆典、集会,都会有他们的参与,广大民众已成为民族艺术教育的主体。笔者接触到的青年一代农民歌手,基本上是从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那里受到影响,学会和爱上民间文艺,然后在学校进一步受到熏陶、训练才得以成长起来。这样既形成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系,又和谐了乡村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农村的特色建设。

(五)传承传播与校园风貌相照应。民族学校经常性开展有关创作、演出、展示、培训、交流等活动,集中地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繁荣风貌。尤其是民族高校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卓有成效。如湖北民族学院文传学院在开设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中,将民族文化传播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向学生传授;艺术学院表演系更是当地民族文化的骨干队伍。鄂西民族地区现有2所高校,在校学生近3万,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群体,原生态民歌进校园已蔚然成风、生态艺术之美已成为当代民族学院大学生的审美标准。《中国民族报》、《民族大家庭》、《武陵都市报》等报刊,湖北省、重庆市及本地县(市)电台、电视台各媒体更是聚焦对民族学校民族教育成果进行报道,充分展示了鄂西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丰富资源和民族学校的校园风貌。

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相得益彰的思考

美国音乐学家阿兰洛马克斯认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音乐可以很具体地表明和反映一个社会的情况[10]。生活里全真的艺术即原生态艺术,它与中国易经、儒、道、释等中国文化原典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可谓传统文化的母体之一,所以人们对其精神都易学易从。然而原生态艺术是最基础的,原典则是经提炼的文化整合的原型。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只有坚守母体,其文化艺术才能得以延续。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要靠民族教育,提高中小学民族素质教育离不开民族艺术资源,学校教育的普及反过来还会促进民族艺术在民间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互渗互融的。而鄂西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丰富的生态艺术资源,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深度生态旅游的最好开发景点。只有生态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民间文化进校园同构,才能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与生态旅游目的地共生共长、相得益彰。具体来说:

(一)建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点带面开辟就业之新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可以带动周边村寨“一线串珠”的旅游经济效应。如建始长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丝弦锣鼓”的发祥地,在它周边的民族文化活化传承示范村——八角村里有一支活跃的“丝弦锣鼓”队和“撒尔嗬”农民艺术团,相邻的民族文化保护村——石牌村,近年又兴起一支“黄四姐”民歌演出队。这些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文艺团体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农家,仅2008年分别演出16场和21场。他们还聘请县文工团专业人员对文化演出队进行培训,请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的老师进行评点指导。特别是2008年地方政府启动了这两个村的旅游业,在国庆黄金周,两村旅游人数分别达2341和3174人次,收入都过万元[11]。在教育资源不足的鄂西南民族地区,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不到40%[4],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民族教育与民间艺术的结合,可为部分不能上高中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毕业后当导游或回乡村成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艺活动的组织者、表演者、传承者奠定基础。职校应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实习基地,尤其是旅游专业班,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很快很好地融入本土社会,发挥学有所长。

(二)软硬兼施,民族建筑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不可或缺之项。如果说组织乡民学唱民歌,进行原生态民歌大赛,发挥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艺术团作用,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是软措施创造软环境,那么,修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族学校标志性建筑物、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特色民居生态家园,以及民间艺术团队活动场所、培训基地等,就是当地促销旅游的系列硬措施、硬环境。可以通过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来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的人文生态旅游场景,使游客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其文化性、乡土性,给旅游目的地增强吸引力。

(三)建设旅游风情寨,带给“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家新乐。从理论上说,乡村生态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12]。恩施市芭蕉侗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枫香坡独有的生态环境和侗乡生态艺术为基点,“唱特色戏、打民族牌、走旅游路、建风情寨”,着力开发枫香坡侗族文化特色,以展示侗族风情。2007年以一台《欢迎你到侗乡来》的原生态农民歌舞,揭开了这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旅游风情寨的序幕。一年多时间演出300多场,收入近20万元。休闲旅游点上的农家乐年实现净利润50多万元。如今这里,唱歌跳舞已成为村民们的一种生活时尚,一种生活方式,已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3]。过年还别出心裁地全乡村民聚在一起唱侗歌、跳侗舞开团拜会,凸显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一派新气象。以此类推,每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均可建设一个旅游风情园,以此带动农家乐,发展旅游地饮食服务业。

(四)建立激励机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据了解,鄂西南一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政府实行了特色文艺专项财政预算,制定“十一五”传承、发展规划。有的还与高校联合建立数据库,成立专门的研究所。巴东溪丘湾乡每年从乡财政划拨一定数额的预算做保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资助一支民间艺术骨干队伍,并计划尽早建立文化艺术保护和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创造出更多的精品[6]。让这些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文化尽早取得商业、旅游业的支持,促成经济与艺术的联姻,实现“以戏养戏”,是达到传承民间艺术、强化民族教育、建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综合目标的有效途径。

(五)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艺术之乡为之搭建平台。可以说每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都是一张文化名片,各地都在努力把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并带动本地的经济品牌。如利川市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先后举办民歌艺术节、经济文化交流会、同唱“龙船调”文化交流会等。龙船调牌柏杨豆干、龙船调牌莼菜等先后成为省内外知名产品。目前,全市已形成50余个“龙船调”系列经济品牌,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特色产业。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该市签约项目40多个,引进项目资金10亿多元。与此相同,建始县“黄四姐”民歌集出版,“黄四姐”系列经济品牌也应运而生。2009巴东·中国三峡纤夫文化旅游节开幕当天也是号称有6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1.2亿元[14]。因此,对“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及其经济系列品牌商标的注册保护已刻不容缓。

[1]湖北新闻网.湖北民族地区14县乡镇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EB/OL\].http://www.hb.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2/13/content_15686337.htm.

[2]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EB/OL\].www.zjwh.gov.cn/www/upfiles/o/a/07021203.doc.

[3]田赤,谢亚平.“生态恩施”原生态艺术类型概述\[J\].大众文艺,2009(7).

[4]恩施州民宗委.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创新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G\].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材料,2008.

[5]咸丰县民宗局.民族文化进校园 民族精神代代传\[G\].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材料,2008.

[6]万英平.“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魅力是否依旧\[EB/OL\].中国巴东旅游网.\[2008-06-11\]www.BadongTour.com.

[7]李文珍.民歌与人生\[M\]//中国民歌采风教学与研究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7.

[8]五峰县民宗局.民族文化春意盎然学校发展突飞猛进\[G\].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材料,2008.

[9]恩施日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三字经”\[EB/OL\].恩施市旅游网http://www.xidu.hb.cn/news/lvyoudiaoyan/2009/1224/091224124930D246JD33180GKDED31C8.shtml.

[10]刘邦瑞.欧美音乐学研究情况\[J\].音乐研究,1984(2).

[11]建始县民宗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2008年建始县民族材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情况\[G\].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材料,2008.

[12]王嘉学,明庆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探\[J\].生态经济,2005(4):95-97.

[13]刘绍敏.打生态牌唱民族戏建风情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族文化建设结硕果\[J\].民族大家庭,2009(1):08-10.

[14]沈祥辉,谭举先,曾冰,等.首届中国三峡纤夫文化旅游节在巴东举行\[EB/OL\].恩施新闻网[2009-04-20].www.ESGT.gov.cn.

责任编辑:杨光宗

G05

A

1004-941(2010)03-0069-05

2010-06-25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清江流域原生态艺术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9D021);湖北省民宗委2009年经济文化研究重点课题“土家族村寨原生态艺术文化研究——以土家族歌谣为例”(项目编号:HBMW200914)。

谢亚平(1959-),女,侗族,湖北恩施市人,研究员,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化艺术与生态旅游。

猜你喜欢

鄂西民间文化原生态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原生态静宁苹果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