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产业链整合研究
2010-09-06中国人民大学化肥课题组
文/中国人民大学化肥课题组
我国化肥产业链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的化肥产业链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小农经济,发展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化肥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化肥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涉及到政府、企业、经销商、农户、协会和国际市场的各个主体的产业链条。
我国化肥产业的突出特征有以下6个方面:
1、化肥产业链始于国家垄断行业,现在依然受到政府干预。首先其产业前身是由国家控制,其次,化肥的上游产业包括电力、煤炭等产业依然是国家垄断。
2、化肥产业链始终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中国农业大部分是家庭式小农经济,两三亩地的小本经营不可能有很高收入。很多从业人员在外打工,只留老弱妇幼经营土地,对现代农业付出的成本很难承担得起
3、化肥产业链效率不高。中国的化肥单位投入量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但粮食的产量却不是数一数二,大多数化肥效率低,说明中国提高肥效的潜力很大。再有,中国的分销渠道中间环节很多、价值链很长。相比之下,美国化肥分销行业的价值链很短,更容易赚到钱。这也是中国和西方的明显差距。
4、中国的分销体系不是很完善。有一些公司做得不错,但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原因是没有遇到真正的、饱和式的竞争,无法真正体现竞争的残酷性,也就不会形成成熟的模式。打假也好、处罚也好,许多手段没能有效地解决市场混乱的问题。所以说,中国化肥分销领域需要经历一些磨难之后,才能形成一定的秩序。
5、中国经销化肥的大多为单一性经营者,跨行业操作的比较少,主营业务主要是化肥,涉及相关行业较少,因此承担风险比较大。如果化肥市场持续两年低迷,很多企业将很难生存。而国外大部分分销企业都与其他产业连在一起,以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
6、化肥产业链的季节性波动比较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户的兼业性使得化肥消费的季节性也很强,这导致了农业收入的季节性也很强,进而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季节性波动。
我国化肥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的化肥产业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化肥产业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的化肥产业链进行深入的分析。
价格形成机制的不一致
化肥业是我国进行市场化开放较晚的一个行业。由于关系到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其价格一直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下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即化肥出厂价格由政府指导,并由政府制定中准价和上下浮动幅度。中国化肥的进出口是受到严格关税配额管理的,形成了以国际能源和化肥价格波动为基础的,受国家进出口政策管理政策变化影响的价格形成机制。进口化肥调拨价格也由中央和地方部门确定,政府可通过制定最高零售限价、实行差率或利润率控制等措施稳定化肥价格。化肥市场放开以来,化肥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情况下,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干预,形成了价格形成机制。
这两种价格形成机制可以单独形成市场价格,也可能合力形成市场价格,或者以相反的作用形成价格。化肥产业链的价格机制共同形成了我国化肥价格频繁波动的因素,形成了市场价格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产业链主体的地位不平等
我国的化肥产业链经济主体众多,关系复杂,再加上风险承担、信息不对称等产业链经济特性的影响。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市场势力差别很大。导致我国化肥产业链上任何一个主体整合产业链的实力都很有限,所以形成了产业链主体之间的由于市场势力不同,竞争多过合作。
作为化肥产业链中的基础是千千万万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农户。农户是产业链的主体,但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化肥企业市场势力远远大于农户,处于产业链优势地位。化肥企业的人员素质要高于农户,据调查研究化肥的人员一般是硕士以上学历,生产化肥的一般是本科学历的人员,销售化肥的都是高中水平的,使用化肥的种植户一般是小学和文盲。不同的知识水平对于他们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销商网络复杂,但主导产业链。在化肥产业链中存在众多的销售中间商。我国有着众多的种植户,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在传统种植规模结构下,广大散养户不可能建立自己的采购机构,也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这就造成了他们与上游的化肥、种子、农药供应商,下游的产品销售、加工企业等交易频率高,单位交易规模小。这些企业不太可能直接与种植户进行交易,因为他们面临着高昂的信息搜寻、农户考察、产品讨价还价、交易执行和控制等费用。因此,一般上游企业是通过经销商,而下游企业通过猪贩与农户进行交易。这无形中增加了化肥产业链的环节。而且绝大数企业要经过多级中间商才能最终与广大种植户链接上。因此,经销商在化肥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市场势力远远高于小农种植户,甚至与企业相博弈。
而上下游环节由于处于强势地位,他们往往在市场波动时联手压低化肥收购价格,将市场风险全部转嫁给广大散养户。这使得养殖户的利润在产业链上是最少的。
信息传导机制不通畅
第一,化肥生产、流通与化肥使用的信息脱节
信息链是产业链发展的一个重要链条,我国还没有这样一个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农民手中的信息与资源,围绕影响化肥供需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服务职能。既要为行业与发展策略、企业发展举措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更要为稳定化肥市场价格,保护“三农”的利益的政策决策提供信息平台。
当前,我国的化肥产业链形成三个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漩涡,加上政府的信息漩涡,各种信息漩涡难以形成交汇,造成信息之后,于是出现了产业链的信息堵塞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产业链最容易脱节。
第二,信息不对称危害产业链发展
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首先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没有建立起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农民很难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与产品产量,生产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或压价竞争,使农产品供给短缺和过剩现象交替出现。一些农民还消极地采取逆向选择的办法,将大量的资源配置到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传统农副产品的生产上,这也是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有效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科技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项目不能在农村迅速推广,一些人趁机利用假农业科技信息、种植和养殖信息欺骗农民,甚至利用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害农民。第三是政策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农民对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了解,不会利用。再加上农民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低,这不仅使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及时表达,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也使政府难以准确制定出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治理机制不明晰
从2004年至今,国家针对化肥行业先后出台了30余项调控政策,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政策链。但是,在这个链条中,一些政策根本就没有落实。首先,全部放开还是部分放开,政府犹豫不定。化肥限价政策的实现需要一个完整的联动过程,只有在政令畅通、部门步调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要一个部门出现行动脱节、一项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都会影响政策调控的整体效果。惠农的限价政策,不仅没有对化肥价格产生丝毫影响,反而使化肥价格一涨再涨,最终导致的是化肥生产经营“双赢”、农民“一亏”的结果。政府规制政策不确定造成化肥产业链得不稳定。
由垄断到放开,产业链还未适应。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肥料业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都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这一方面使农业生产资料有了起码的保证,另外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肥料业的发展。化肥是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生产资料,其价格直接影响到种粮成本、影响到粮价、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长期以来国家对化肥价格的变化格外关注:只要肥价大幅上涨,肯定会出台调控政策和限价措施。这样就形成了管制的化肥价格与上下游价格放开的矛盾。
与化肥有关的上下游产品(原料、能源)的价格已经放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化肥成本就会上升。近两年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硫磺、硫酸等价格均大幅上涨,特别是进口硫磺、钾肥的涨幅十分惊人,导致化肥的生产成本成倍增加。由于对化肥实行限价,化肥成本的上升无法向下游转移。化肥限价破坏了价格形成机制,人为割裂了上、中、下游产品之间的价格链。虽然国家的限价也会适当调整,但因程序复杂、幅度有限、时间滞后,使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在尚能承受时尽量执行国家限价,但随着成本的继续上升,则会采取变通的方式上调价格,使限价名存实亡。如目前仍在实行的1725元(吨价,下同)的尿素最高出厂限价,但尿素实际价格已达2300元甚至更高。再如二铵春耕时的最高出厂限价是4100元,而实际则达4400元以上。而且,由于企业变通涨价是违规行为,故涨价的时间、数量、幅度、范围、对象等均受制约,企业无法将真实的成本完全向下游转移。
我国化肥产业链长期存在能源与资源供应的瓶颈。国内天然气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集中在中西部,运输比较困难;无烟煤资源过于集中,价格上涨太快,烟煤、褐煤的新型气化技术投资大,化肥行业难以承受;磷资源丰而不富,磷矿品位较低,采选难度大;硫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钾矿资源匮乏,矿石品位非常底。
目前,大型化肥企业生产用电、用气享受计划内的优惠价,化肥铁路运输享受2号特殊优惠价,并免征铁路建设基金,这几项优惠政策每年将使化肥企业受惠约150亿元。但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价格的逐步放开,形成了现实中的“价格双轨”。由于计划价大大低于市场价,原料、能源企业不愿将产品卖给享受优惠价格的化肥企业,使化肥企业用电、用气难以保障,导致生产不能满负荷。而铁路部门在运力紧张时,同样会优先安排运价较高的煤炭、钢铁运输而使化肥运输受到影响。
政府对化肥限价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但由于化肥企业的生产工艺、原料路线不同,他们的成本差异很大。以尿素为例,煤头尿素企业的成本最低,气头企业次之,油头企业成本最高。此外,在不同的季节化肥价格是有涨有落的,淡季价格低,旺季价格高。由于企业在淡季储备化肥要增加成本,因此在淡季结束后的用肥旺季适当提高肥价完全是合理的。但化肥价格的这种上下波动,涨的时候就可能超过限价,而只要超出限价就是违规。因此,“一刀切”的限价方式既削平了不同企业化肥价格上的地区差,使因客观原因导致成本较高的化肥企业经营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又使化肥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使生产、流通企业淡储化肥增加的成本在价格上得不到体现。
首先,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应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把城市一部分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引向农村,使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社会信息服务向农村扩展。应鼓励社会各界开展信息扶贫,建立多种科技信息扶贫示范推广模式,加强对贫困地区部分县、乡、村基层组织的信息能力建设,帮助农民利用信息脱贫致富。
加大农民信息能力的培训力度。农民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对农业生产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教育。政府应增加专项资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各种技术培训支出,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农民,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增强农民收集、消化、吸收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要把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到农村,必须由国家统一配置,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要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农业信息网络和乡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由政府发布有关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和预测预警等信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升级,使农业生产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
其次,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完善化肥物流管理。化肥的物流管理需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引导企业物流管理逐渐与经济发展市场化方向的接轨,来理顺化肥的流通渠道。在我国化肥市场流通体制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推广符合现代化物流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建立行业尺度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
第三,加强对农村农资流通网络发展的规划,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由国家政策性银行对农资连锁企业流动资金、网络建设资金给予支持,也可以实行政府投资建设,搭建农资流通服务的基础性管道和平台,在一些农业大区以及交通比较便利的枢纽地区由政府扶持建立大型的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用于淡储旺供;并通过采取招投标等市场化形式,选择有实力的农资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实施,以有效实现农资商品的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和经济消费。
第四,适当加强对农资连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农资连锁企业重组、收购、兼并其他农资经营企业或其经营设施的,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于农资连锁企业村镇连锁终端网络建设、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减免农资连锁经营企业“三金”(防洪保安资金、市场物价调节基金、粮食风险基金)或改变按销售额计征方式,以减轻农资连锁企业负担。
第五,建立化肥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由于近年来化肥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今年淡储期间化肥价格不跌反涨,居高不下,同时淡储时间又比较长,导致现在化肥淡储面临的风险加大。除了厂商联储联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外,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要从根本上规避化肥淡储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化肥淡储机制。笔者认为,建立化肥期货将是一项十分有效的举措。
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是现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有力工具。现在每年的淡储,都是对化肥生产厂家及经销商的一大考验:是自储还是交给经销商淡储?何时开始淡储?以什么样的价格淡储合适?淡储量多少?这些问题每年都让化肥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左思右想、煞费苦心。若有了化肥期货,这种状况就要好得多。因为来年的期货价格显示在那里,虽说这个价格并不就等于到时的实际价格,但毕竟对淡储具有比较大的指导作用,大家可以根据期货价格来确定现在以什么价格淡储合适,淡储就会简单容易得多。化肥期货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套期保值手段,是一种非常好的规避化肥淡储风险的工具。
第六,成立农资银行,中央财政出一部分资金,地方政府也配套一部分资金,龙头企业承担一部分资金,共同出资形成村镇农资银行机构。村镇农资银行由龙头企业经营,由种植户组成的合作社给种植户担保,帮助种植户获得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由龙头企业以种子、化肥、农药等实物代替发放给养殖户,以农资银行与龙头企业的化肥产业链经营模式相联系,与种植户组成的种植合作社相互支撑,形成一个贷-种-售-保一体化的与产业链相对应的资金链,以政府—企业—种植户—合作社形成相应的组织链。
关于我国化肥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农药是确保粮食增产丰收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大国,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相关数据统计,2007年我国农药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不断变化,耕作制度改变,农药使用技术相对落后,单一靶标除草剂的连年使用,使农田杂草演变速度加快,农药投入量越来越大,防效却不理想。如何能够既保证农药更好的发挥功效又能降低农药对作物及环境残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