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2010-09-06吴新智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人类进化 身高发展趋势 脑量发展趋势 现代人起源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在19世纪中叶达尔文和赫胥黎论证人类起源于古猿时,已经出土的人类化石还很稀少,而且不被学术权威所认同。其后陆续发现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使得人们逐渐对人类进化的历程获得越来越多的认识,越来越接受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而且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勾画出越来越清楚的轮廓。
迄今所知最早的人类化石是2000年报道的非洲肯尼亚的原初人土根种的下颌骨、上臂骨、指骨、大腿骨和牙齿,以及2002年报道的撒海尔人乍得种的头骨。其年代估计都是600~700万年前,这可能是人类最初出现的时间。比这两批化石稍晚的有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580~520万年前的地猿族祖亚种,标本有下颌骨、锁骨、上臂骨、尺骨、指骨和趾骨等。440万年前有地猿始祖亚种,化石有头骨、下颌骨、胸椎、上臂骨、前臂的桡骨和尺骨、许多手骨、骨盆、大腿骨、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以及许多脚骨。2009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全面报道了关于他的研究成果。其四肢骨骼的形态介于后来的人与猿之间,而偏于人类,但是大脚趾不像后来的人那样与其他四趾平行,而是像现代猿那样适合于与其他各趾相对,做抓握的动作,因此推测他们除经常在地面身体直立用两条腿行走外还可能在树上活动。(地猿复原骨架与复原图,见封二)
420~390万年前出现了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照片,见封二),最早的是湖畔种,最晚的有粗壮种,可能在150~100万年前灭绝。两者之间有非洲种、阿法种、惊奇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他们出土于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乍得,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纤巧型和粗壮型,头骨、骨盆和四肢骨形态表明能直立行走。早期的南方古猿身高有的不足一米,后期的较高。纤巧型的平均身高男女分别为151 cm和105 cm;粗壮型男女分别为137 cm和110 cm。头骨包括两部分,即面骨和保护脑子的脑颅。纤巧型的脑颅比较圆隆,脑量较小,平均在450 mL以下;粗壮性平均大于500 mL。人类的牙齿包括前面的门齿和犬齿以及后方的前臼齿和臼齿。纤巧型的前齿大,粗壮型的小。粗壮型的后齿比纤巧型的粗大得多,表明粗壮型南方古猿的食物以植物为主,需要用咬合面较大的后齿进行研磨,而纤巧型则食物比较杂,还包括小动物的肉。与粗壮型比较粗大的后齿配套的是比较强大的咀嚼肌,其中的颞肌需要头骨有比较大的表面供其附着。在脑颅较小,能为颞肌附着提供的表面积不够的情况下,便在其男性头顶正中,像大猩猩那样形成一块片状的矢状脊,以扩大颞肌的附着面。比较强大的咀嚼力使得粗壮型的面骨比纤巧型的粗硕得多。
南方古猿非洲种和阿法种、羚羊河种的生存时代较早,时间上有重叠,惊奇种和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和粗壮种比较晚,也可能有一段时间与中期的其他南方古猿同时生存。在360~330万年前还有扁脸肯尼亚人与南方古猿同时生存。已经发现的扁脸肯尼亚人的化石包括基本完整的颅骨和上颌骨,他的面骨下部比南方古猿的较欠向前突出,所以被称为扁脸,也因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比南方古猿可能更接近后来的人类的祖先,而所有的南方古猿分支可能都只有灭绝的命运。
在南方古猿还没有完全灭绝前,出现了人科的一个新属——人属。早期人属是能人,与南方古猿相比,其脑量大得多,多数个体的脑量男性和女性分别在700~800 mL和500~600 mL之间,平均身高男女分别是157 cm和141 cm。有的学者主张将其中一些化石分开,另立一个新种——鲁道夫人,认为他比较能人更接近现代人的祖先。
以上所述的所有化石都发现于非洲。一般认为,一部分能人或鲁道夫人在非洲东部演变成直立人,在大约200~180万年前才走出非洲,在欧亚大陆迅速扩散。亚洲西南部有格鲁吉亚Dmanisi的人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前;亚洲东南部有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180万年前的化石。
亚洲直立人主要分布在我国和印度尼西亚。印尼早期直立人又称魁人,许多学者将昂栋地方出土的10~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也归入直立人。印尼弗洛勒斯岛出土一种化石人,身高约1 m,脑量300多毫升。有的学者提出他们是在大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特殊人类的后裔。
欧洲最早的是西班牙Gran Dolina大约80万年前的化石。与亚洲中期的直立人同时并存于欧洲的人被称为海德堡人,其后有尼安德特人,他们眉脊和脑颅骨壁的厚度介于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大约20万年前到大约3万年前,主要分布在欧洲,向东达到中东,甚至延及南西伯利亚的阿勒泰地区。尼安德特人之后生存在欧洲的人其形态与现在活着的人基本上一致,被称为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
非洲早期的直立人也被称为匠人。其后的人类或被称为罗得西亚人或被归并入海德堡人。另外有Omo的19万多年前的头骨,16万年前的Herto头骨,被许多学者归属于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实际上它们在形态上兼有解剖学上现代智人与古老型人类的特征,应该被视为混合的或过渡的类型。这样的形态特征有力地证明解剖学上的智人是由古老型人类经历过渡的形式逐渐演变所成,并不是突然出现的。
亚洲东部早期的人类化石都出土于中国,属于直立人,一般俗称为猿人,其中最早的是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的两颗门牙(化石照片,见封二)。北京猿人是最著名和最重要的一员,生活在50多万年至20多万年前。2009年报道用铝/铍法测算北京猿人生活于77万年前,但该数据的论证存在诸多问题,不宜采用。北京猿人地点发现的猿人化石最多,石器很丰富。此外还有115万年前的陕西蓝田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南京汤山的葫芦洞与安徽和县的龙潭洞的直立人的50~30万年前的头骨化石,在陕西蓝田陈家窝发现过直立人下颌骨化石。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出土的两具被严重压挤变形的头骨可能也属于直立人,山东临沂,湖北郧县梅铺和郧西,河南南召和淅川也发现过可能属于直立人的零星化石。
直立人的形态可以北京周口店的标本为代表。与现代人相比,直立人颜面部分较大,较向前突出,装脑子的部分(专业术语称脑颅)比较小,其头顶较低,前额较扁塌,脑颅前部挨着眼眶的部分特别狭窄,眼眶上方有粗厚的眉脊,脑颅后边有横卧的枕骨脊,额骨和头顶中央有前后方向的矢状脊,整个脑颅的骨壁大约有现代人的一倍厚。所有这些使得直立人的头骨特别结实坚固。此外,他们的下颌骨没有向前突出的下巴颏子。直立人四肢骨形态接近现代人,主要区别是骨壁较厚。直立人的牙齿比现代人的大,咬合面的花纹比较复杂。
中国还有一批古人类化石,包括陕西大荔、辽宁营口金牛山、广东马坝、安徽巢县的,可能还包括山西丁村,晋冀交界地区的许家窑、湖北长阳和黄龙洞、河南许昌灵井等地出土的标本,其生存时间在20余万年前与大约10万年前之间,总体上较直立人晚,也可能有少许重叠。其中有些人形态上兼有直立人和同时期欧洲人的特征,可能是两者基因交流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在广西崇左出土的下颌骨化石(木榄山智人洞早期现代人下颌骨,见封二),其重要意义将在下文予以阐述。在中国,最近几万年的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化石的出土地点比前述的两类人多得多,比较重要的地点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其附近的田园洞、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广西柳江、云南呈贡、丽江、贵州穿洞、四川资阳等。
6~4万年前人类才越过帝汶东边的海峡到达澳洲,他们是现在澳洲土著的祖先。大约2~1万年前地球冰期导致海平面下降,使得现在的白令海峡地带的海底成为陆地,人类从西伯利亚经过这片陆地到达北美洲,迅速散布到南美洲。
人类化石很难得,尽管进化过程很复杂,但是形态发展的总趋势还是表现出,与猿猴的差异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地趋向现代人。在此简略说明身高和脑量的发展趋势。
人类最初的身体比现在矮得多,440万年前的地猿身高120 cm。根据已经发现的360~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阿法种的化石可以推算出他们的身高有颇大的变异范围。其中有一副化石骨架,被昵称为露西。根据其髋骨(构成骨盆两侧和前壁的骨)可以判断为属于女性,大约20岁。她的身高105 cm。根据估计属于男性的其他骨骼推算,男女两性身高可以相差约1.5倍。有人估计这种南方古猿的体重男女之间可以相差1.7~2倍。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发现过一系列375~350万年前的脚印化石,根据那些脚印的长度可以推算出那些人的身高男性是140~150 cm,女性是120~130 cm。180~15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的直立人身高为147~173 cm。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肯尼亚Nariokotome的180~16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的被称为匠人或直立人的10岁上下的男孩的骨架身高达到160 cm,估计他的同伴成年身高应该可以超过180 cm。中国直立人中只有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可以推算身高的大腿骨,估计男性的身高大约156 cm。总之人类的身高发展总的趋势是,早期的一段是逐渐变高的,男女性之间的差异起初相当大,后来逐渐变小。从大约180~160万年前到如今,尽管不同地区的人身高有小幅差异,基本上没有变高或变矮的趋势。
600~700万年前撒海尔人乍得种的脑量估计为320~380 mL;地猿的脑量估计是300~350 mL;南方古猿阿法种的露西的脑量是350~400 mL。大多数南方古猿的脑量在440~530 mL之间,个别的可以达到700 mL。非洲早期直立人的脑量700~1 067 mL,印度尼西亚比较早期的脑量为813~1 057 mL。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是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的,年代为大约115万年,脑量估计为780 mL,比之为晚的中国其他直立人的脑量在860~1 200 mL之间。智人的脑量在900~2 000 mL之间。总之最初人类的脑量与现在的黑猩猩不相上下,在进化全过程中逐渐增大。不过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的脑量男性为1 525~1 640mL(6例),女性为1 300~1 425 mL(3例)平均脑量在1 500 mL以上,比现在的人的还要大些。
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与时俱进。最初可能只会利用石块、断树等天然工具谋生,250万年前开始用一块石头打击另一块石头,制造具有锋尖利刃的石器,提高了谋生的能力。目前确凿的最早用火证据发现于周口店,大约距今50万年前。大约5万年前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埋葬死者,意味着精神生活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到3万多年前,人类开始用兽骨制造精细的工具,绘制壁画,制造艺术品等,开始缝制衣服。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制造陶器和磨光石器。
虽然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已经有了一些基本上都能接受的共识,但是许多细节还存在争议,需要发现更多更完整的化石来补充、校正和澄清。目前最受人关注的争论之一是关于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简称现代人)的起源,主要有两派观点。1984年根据化石证据提出“多地区进化”假说,认为非洲、东亚的现代人的最近祖先是本地区的古老型人类,澳洲土著起源于东南亚,欧洲现代人与当地古老型人类(尼人)也有一定的联系。1987年根据对现代人基因的分析提出“取代说”或“近期出自非洲说”,推测全世界的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是大约2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的一个现代型人,其后代在大约13万年前走到亚洲和欧洲,完全取代原来住在当地的古老型人类,繁衍成全世界的现代人。20多年来,取代说的年代数据有所变动,双方都在积累新的论据,也出现一些趋向协调的迹象,但是完全的协调却不是短期可能达成的。
中国迄今已经在大约80处地点发现了人类化石,综合考察这些化石可以总结出,他们有一系列共同的形态特征,如颜面整体上比较扁塌、鼻梁不高、眼眶轮廓接近长方形、鼻腔前口和眼眶之间骨面较平、上颌骨外侧下缘弯曲、脑颅最宽处在其长度的三分之一的后段、额骨最突出处在其下部、上门牙背面呈铲形等。在进化的几乎全过程中存在这许多共同特征,表明这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但是在中国有个别化石表现出与中国的其他化石不同,却在欧洲常见得多的个别特征,比如马坝头骨的眼眶接近圆形,大荔头骨鼻腔前口和眼眶之间骨面隆起,山顶洞102号头骨颧骨额蝶突比较朝向外侧,南京头骨鼻梁高耸,巢县头骨有枕骨隆凸上小凹,柳江、资阳、丽江头骨枕部有馒头状隆起等。这些在欧洲多见而在中国罕见的特征可能指示中国化石人类接受来自欧洲的基因。这样的一种格局总体上指示,中国古人类进化是连续的,同时少量地接受外来的基因,支持“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
1998年起发表了一系列分析研究中国现生人类一些基因的论文,提出中国现代人的祖先是十多万年前出现于非洲,大约10万年前经过以色列,6万年前到达华南的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他们向北迁徙,完全取代原来生存于这大片土地上的古人类,成为我们的祖先。但是这种根据现在的人的基因来推测历史的假说却与大量的历史证据相矛盾。中国发现的大量石器明确显示,中国的石器从开始到3~4万年前,都属于第一模式,而十多万年前生存于非洲和大约10万年前生活于以色列的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却都是属于第三模式。如果6万年前那些移民完全取代中国原住民的上述假说属实,中国石器的发展史应该显示在6万年前发生从第一模式转变到第三模式的剧烈变动,但是我国发现的大量属于4~6万年前的石器都属于第一模式,丝毫没有第三模式。很难解释为什么新移民放弃自己的比较高超的第三模式技术,反而回头来使用第一模式的技术。
为了支持上述的6万年前完全取代的假说,必须假设外来移民与原住民丝毫不发生接触,支持这种假说的论文提出,“由于在距今5~1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使得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均难以存活”。当地球处于这次冰期时,高纬度地区的确冰天雪地,而我国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证据却表明,当时华南有大量猩猩、犀牛、大象等特别喜暖的动物,华北也有许多牛、马、老虎等温带动物。它们能活,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的原住民必定绝迹。事实上中国确实有这个时期的人化石(如广西咁前洞,浙江桐卢和河南许昌的人类化石)和大量石器(如河南郑州织机洞,重庆鄷都井水湾的标本)出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在广西崇左发现的大约10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具有刚刚显现的下巴颏子,其程度比现在人的弱,而古老型人类(直立人和尼人)都没有下巴颏。崇左下颌的形态表明东亚也发生过由古老型人类向现代型人类的过渡,它能证明东亚也是现代人起源地区之一。相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兴土木的过程中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化石和石器,使我们对这个地区的人类进化获得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2010年2月24日收到)
(责任编辑:温文)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Human Evolution
WU Xin-zhi
CAS Member,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4,China
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human fossils such as Orrorin,Sahelanthropus,Ardipithecus,Australopithcine,Kenyanthropus,H.habilis,H.rudolfensis,human fossils from Dmanisi,H.erectus,Meganthropus,H.floresiensis,H.heidelbergensis in Europe,Neanderthals,H.ergaster,H.rhodensiensis etc.In this article,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H.erectus of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other human fossils in China are briefly introduced.The author shows the human stature tended to increase before two million years ago after which this tendency stopped.The increasing tendency of brain volume persisted in the whole length of human evolu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s of hominid is also discussed.
human evolution,trend of stature,trend of brain volume,origin of modern hu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