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设计

2010-09-05王建华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测试情境

王建华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设计

王建华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情境设计、课程实施等方面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设计;能力;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育部的号召下,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转向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在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经过探索和实践后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高职课程模式。我院自2006年以来,已完成了五十多门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为例,来阐述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它是通过调研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析归纳岗位中的工作任务,从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测量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然后将其转化成学习领域课程而来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子产品性能测试方法,在产品测试工作岗位上,能完成一般电子产品性能测试的工作任务。

学习该课程前,需要先掌握电子产品模拟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电子产品数字电路的分析与制作、虚拟仪器课程知识;本课程结束后为后续课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检测与采购、电子产品维修提供专项检测知识。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设计的构建

1.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完成岗位上的测试工作任务,所以本课程的设计首先就要具有职业性,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始终围绕着真实的工作任务;第二,具有实践性,把理论知识贯穿在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第三,具有开放性,充分吸收行业专家的参与,把企业工作过程性知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围绕工作过程,从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出发,把能力要求转换成课程目标,把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课程载体,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把学习内容糅合在学习情境中的各个工作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达到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岗位能力分析和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企业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要求,根据对企业测试岗位的调研,企业的测试人员要完成电子产品测试工作任务,必须要掌握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测试电路的工作原理;能熟练使用各种电子测量设备完成测试任务;能维护电子测量设备;能优化改进测试方案、编制测试报告书;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精神;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应的课程目标就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能力目标

能根据工作任务单选择正确的电子测试设备,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案,完成电子产品性能测试工作任务;能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的误差,优化、改进测试方案;能对测试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能编制完整的测试报告书,制定完善、合理的设备操作指导书。

2.知识目标

掌握一些常用测试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测试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行业的测试标准。

3.素质目标

具有正确的工具、仪器使用习惯;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证书目标

在课程教学中融合证书考试的内容,课程结束时鼓励学生参加测试工程师中级资格证书考核。

四、课程内容的选取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2]。据此,我们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构建四个学习内容,依次是万用表的使用与维护、晶体管图示仪的使用与维护、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示波器的使用与维护。具体学习内容见表一。

表1 学习内容表

五、载体的选择

课程内容确定后,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去承载这些学习内容,选择原则有三个,一是典型性,即能满足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二是真实性,即真实的测量设备;三是可迁移性,即根据该载体构建的学习情境,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另外一个企业和岗位还可以继续使用,由此,我们选择典型电子测量设备为该课程的学习载体。

六、学习情境的设计

载体确定后,就是学习情境的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会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所以学习情境设计从实际工作出发,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并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和技能训练任务,教师实行手把手、半松手到放开手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步达到学习工作、学会工作到理解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真实的职业氛围,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下面以示波器的使用与维护为例,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见表二。

表2 典型电子测量设备学习情境设计

七、考核与评价

在学习情境中,要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找出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学习是一个工作过程,因此其考核评价反馈体系也应该是一个过程。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水平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以过程性考核为重点(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水平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考核的内容主要为:任务完成质量、工作态度、团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测试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知识的掌握。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评价,利用学生信息员制度及时反馈教师日常教学情况,学期末由学生对课程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二是系(部)评价,由教学督导和系评价小组对教学环节进行3-5次定期或不定期的测评,作为教学质量初步测评;三是企业评价,请企业专家定期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进行测评。

八、课程实施及效果

学习情境设计完成后,就是实施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整个实施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每个工作任务的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环节,通过实际工作的讲解和操作,启发、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

课程设计完成后,通过一个班级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了常用电子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子产品性能测试方法,能够单独完成一般电子产品性能测试的工作任务,这种针对工作任务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零距离”上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架构,是对基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方案解构过程,并依据职业情境对“知识点实施重新排列、组合,也就是重构,由此产生了全新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这使得新的课程设计具有更鲜活的魅力[3]。同时,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也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最终将学习的压力传递到学生身上,实现教学过程向学生自学过程转化。因此,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的电子测量设备使用与维护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概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

[2]戴士弘,毕 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3]梁宇滔.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

Work-Process-Based Course Design ofElectronic Measuring Equipment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WANGJian-hu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pt.,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urse design ofElectronic Measuring Equipment A 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rse orientation,course content,contextual design and course implementation.

work process;learn-field;curriculum design;capacity

book=94,ebook=150

G712

A

1008-4738(2010)04-0094-03

2010-06-25

王建华(1973-),男,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实验师,研究方向:电子测量。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测试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幽默大测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