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研究
——以IBM“智慧地球”为切入点

2010-09-05申其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液晶模组价值链

申其辉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46)

我国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研究
——以IBM“智慧地球”为切入点

申其辉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46)

IBM提出“智慧地球 赢在中国”的真实意图是将中国“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价值链关键断点的利润大量外流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部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及产业,要科学规划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建设,着重提升上中下游重要环节的产业价值链,建设高水平的全球创新网络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掌握液晶八代线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这是我国实现由“技术突破为主”向“产品产业化为主”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抓手。

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智慧地球”

2009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美国政府迅速将它纳入国家战略。它引起了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新闻媒体、学界等广泛关注。我国在冷静对待“智慧地球”的同时,也积极寻找应对“智慧地球”的抓手。中央政府的重要举措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在“十一五”部署的科技发展战略中,选择针对性强的重大项目为抓手;二是超前部署“十二五”规划编制,尽早谋划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战略和部署关键基础设施。其中落实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以下简称“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以平板显示为主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TFT-LCD)第八代生产线(以下简称液晶八代线),成为我国政府应对“智慧地球”的重要抓手。

一、“智慧地球”的宗旨和难以预测的后果

IBM把“智慧地球”表述得极为简洁,即“智慧地球”=互联网+物联网,但其真实意图令人深思。“智慧地球”的宗旨有两个:一是为IBM创造丰厚利润;二是推助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巩固美国的世界霸权。“智慧地球”将成为IBM在中国获得巨额商业利润的锐器。IBM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推销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一系列“智慧”解决方案,使中国长期成为IBM的巨大市场和利润源泉,并将中国“锁定”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如果“智慧地球”成为现实,占据信息网络技术和价值链最顶端的美国,将全面渗透中国战略领域和经济命脉,牢牢控制我国信息网络的战略基础设施、关键领域的信息系统等,从而危害我国国防军事和社会经济的安全。IBM在《智慧地球 赢在中国》中宣称,“智慧地球”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世界新运行模型的愿景,并强调指出:“中国可以成为‘智慧革命’的领导者,从而在‘智慧地球’的实现中发挥重大的作用。”[1]“智慧地球”极具诱惑力,2009年在全中国迅速传播,已经影响了10多个省、自治区和副省级城市的地方政府。不少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积极跟进,与IBM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智慧地球”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对此,许多学者从国家信息安全、高新技术产业利润巨大外流等角度,对“智慧地球”提出了质疑。

二、液晶八代线项目是我国应对“智慧地球”的重要抓手

重大项目是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的主要抓手。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并没有形成应对“智慧地球”的统一战略和行动。但液晶八代线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智慧地球”挑战的重要抓手。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液晶八代线不是应对“智慧地球”的最理想抓手,但又很难找到更有效的项目充当抓手。

1.“智慧地球”加速我国液晶八代线项目“井喷”态势

在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前,液晶八代线项目在我国通过审批是比较困难的。2008年,国内的南京、佛山、深圳、广州、昆山等都还没有对建设液晶八代线进行实质性操作。而“智慧地球”成为2009年的关键词之后,面对“智慧地球”的巨大挑战,我国各界迅速统一认识,合力推进液晶高世代线项目建设,加速了“井喷”态势(见表1)。北京液晶八代线项目进行发展规划时,液晶高世代线的全球布局是:已量产的液晶七代线5条、液晶八代线2条,在建的液晶八代线4条。北京液晶八代线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7条液晶八代线。

表12009年国内部分液晶高世代线项目建设一览表[2]

“智慧地球”与液晶八代线项目“井喷”现象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理解这种联系的中间环节是“核高基”重大专项。应对“智慧地球”挑战的关键是在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我国信息和通信产业,增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能力。不仅要发展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中极为重要的物品编码标准、解析技术等,也要在信息通信领域打造新的千亿元级产业增长点。在中央政府已经正式提出的重大工程中,与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最为密切的是“核高基”重大专项。“核高基”所涵盖的三个方向中包括TFT-LCD。液晶面板占整机成本的比重超过60%,是产业价值链的控制阀。但国内大尺寸液晶显示产业价值链“缺芯少屏”,成为产业价值链受损的关键。掌握液晶八代线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是实现由“技术突破为主”向“产品产业化为主”战略性转变的重要途径。2009年,中央政府也一直支持以液晶显示为主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发展,提高了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从事TFT-LCD生产的企业进口物资实行免征进口关税等优惠政策。

2.液晶八代线项目建设为IBM提供了巨大商机

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前,韩国和中国台湾都严格限制液晶八代线等大尺寸面板生产线和技术外流。而“智慧地球”风靡中国之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的液晶八代线龙头企业都改变了全球策略,迅速在中国及大陆布局。IBM虽然没有向中国直接出售液晶八代线,但却掌控着产业价值链的另一个制高点—IT系统。IT系统是操控液晶八代线设备的灵魂和神经中枢,主要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两大系统的磨合和协调,是液晶八代线项目运行初期非常棘手的难题。IBM液晶八代线制造的CIM系统LCD View,成熟性好,品牌影响力大。特别是IBM拥有江苏省昆山市液晶六代线的IT系统服务的成功经验。我国计划建设的数条液晶高世代线,总投资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进口外国设备和软件的总费用占七成以上。“智慧地球”加速了我国液晶八代线项目的上马,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外液晶高世代线设备和软件企业开拓了巨大的中国市场。

三、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分析

产业价值链理论[3]对规划北京液晶八代线的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工业园,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北京液晶八代线与配套企业一起组建数字电视工业园,是后奥运时代北京最大的工业项目,可吸引20多家上下游厂商直接配套,它们身后又有数以千计的中小型企业支撑,整个工业园投资总额500多亿元人民币,可带动产值1 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形成庞大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

1.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概况

TFT-LCD技术和产业是典型的市场驱动型发展模式,市场需求是驱动技术发展的引擎。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itzer发现了液晶材料,20世纪90年代TFT-LCD技术在日本开始产业化。2005年,液晶显示产品产值超过500亿美元,开始雄居各类显示产品的榜首,预期在未来10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TFT-LCD产业价值链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即上游的材料和元器件、中游的液晶屏和面板模组生产线和下游的终端产品。上游提供给中游液晶面板生产所需的7种关键材料和元器件,包括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偏光片、ITO玻璃、背光模组和驱动IC等。从TFT-LCD整个产业的利润分布来看,玻璃基板和高级TFT液晶材料等的技术垄断性极高,全球市场份额由少数几家公司分享,利润率可达30%以上。彩色滤光片、偏光片、ITO玻璃、背光模组和驱动IC等的平均利润为15%左右。中游是液晶屏和面板模组生产线,制造设备的投入占生产线总投资的70%~80%,是中游价值链的关键领域。中游面板模组和下游终端产品组装的技术、资金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一般只有5%左右。

北京液晶八代线产业链的主要断点和问题集中于重要装备和上游关键材料。在重要装备上,国内没有能供应液晶五代线以上高世代线的玻璃基板窑炉,国内光刻机等远远落后于国外同类设备水平。我国精细化工等基础工业落后,不能量产高级TFT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的ITO靶材和黑色矩阵技术。偏光片的TAC、PVA等关键材料被日本控制甚至垄断。从上游关键材料主要产地分布来看,我国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竞争处于劣势。虽然背光源和CCFL等材料生产绝大部分在中国,但阵列和液晶盒制程的上游材料在国内几乎没有。这些关键材料的产业价值链断点,将成为液晶八代线利润大量外流的主要漏洞。

2.液晶八代线上游产业价值链现状

产业价值链存在许多断点,是我国液晶显示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主要原因。在液晶八代线的7种关键原材料和组部件中,玻璃基板、TFT液晶和偏光片的TAC、PVA等是国内厂商最容易被“断供”的环节。完善上游配套成为培育北京液晶八代线工业园竞争力的关键。

(1)液晶材料产业价值链。液晶材料是液晶八代线的血液和粮食。德国MERCK、日本CHISSO和DIC三家厂商垄断了高级TFT液晶材料的国际市场。其中MERCK产量最大,约占全球总量的50%。我国于1969年开始研发液晶材料,1987年开始量产,但迄今高级TFT液晶材料大多还只停留在实验室。国内永生华清公司已试产高级TFT液晶材料,但试产资金不足,产业化生产困难很大。

(2)玻璃基板产业价值链。玻璃基板窑炉是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最核心的环节,但在国内还是空白,成为产业价值链最大的断点。TFT-LCD玻璃基板制程虽然简单,利润却非常高。全球玻璃基板市场主要有美国康宁和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安瀚视特等4家公司占居。美国康宁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拥有核心专利技术是其获取丰厚利润的强有力保障。

(3)彩色滤光片产业价值链。彩色滤光片(也称彩膜)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5%~20%,其物流成本约占销售价格的10%~15%。彩色滤光片的ITO靶材、黑色矩阵技术、光阻剂原料技术等关键原材料和核心技术被日商垄断控制。玻璃基板、光阻剂原料技术分别占彩色滤光片成本的46%和20%左右。全球外售型彩色滤光片厂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4)偏光板产业价值链。偏光片在液晶面板中所占成本的比例随着面板尺寸增加而提高。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是TAC膜和PVA膜,TAC膜和PVA膜占偏光片总原料成本的75%。日商在偏光片的关键原材料和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尤其是TAC膜和PVA膜等关键材料完全被日商垄断。FUJIFILM、KONICA MINOLTA两家厂商垄断TAC膜市场的供应,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中,前者约占78%,后者仅约占22%。我国偏光片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高档TFT-LCD偏光片只好依赖进口。

(5)背光模组产业价值链。背光模组的功能是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目前使用的背光源主要有CCFL(冷阴极灯管)、EL(电致发光片)等。CCFL主要供应商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企业。背光源所消耗的电力占整个液晶面板的75%,是液晶显示产业中受节能环保政策冲击最大的零部件。LED(发光二极管)是CCFL的破坏性技术和产品,很可能取而代之。LED成为海信等中国企业积极突破的上游环节。

(6)驱动IC产业价值链。全球规模实力比较大的驱动IC供应商已经超过30家。中国台湾的驱动IC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香港晶门科技公司,经过10年的发展成为驱动IC产业的世界级知名企业,是全球驱动IC设计公司中利润率最好的企业之一。我国企业90%以上驱动IC依赖进口,国内液晶电视机厂使用的驱动IC更是全部进口,这成为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获取中国及大陆TFT-LCD产业利润的重要渠道。我国TFT-LCD驱动IC公司缺乏竞争力,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国内只有深圳天利半导体等少数IC设计公司从事驱动IC的研发,整体规模无法与香港、中国台湾的企业相抗衡。

3.液晶八代线主要设备和价值链

(1)液晶八代线主要设备。液晶八代线的液晶屏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阵列、彩膜、成盒、模块四部分。在制造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全部工艺流程中,任何一种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都很大,其中最关键的工艺有成膜、光刻、配向和液晶滴入。光刻是液晶八代线阵列制程中最重要的工艺,难度大,含金量非常高。微影制程设备以曝光用步进机为核心设备,主要厂商有日本尼康精机(NIKON)、佳能(CANON)及荷兰ASML等公司。配向制程中配向膜的涂布是液晶盒制程中最困难的工艺。液晶注入制程和液晶模组的主要设备有洗净机等20多种。

(2)液晶八代线设备价值链。设备投资是液晶八代线产业链的建设重点。2004—2008年,液晶设备的全球市场规模为87~130亿美元。液晶设备和技术具有“马太效应”,厂商一旦获得领先优势就可能长期占领这个领域。1996—2007年,TEL、AKT、U1VAC及尼康等4家日本公司一直占居阵列制程设备的全球市场前四位。日本和韩国的液晶设备厂商占全球份额的80%以上。日本设备厂商的竞争力优势明显,牢牢控制了含金量最高的阵列和液晶盒的装备技术。韩国在阵列和液晶盒制程设备上也有一些优势,中国台湾在液晶模组设备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欧美企业的玻璃基板窑炉和光刻机等具有竞争力。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液晶制造设备本土化现状是,日本拥有完整的国内设备供应链,韩国国内自给率超过50%,中国台湾自给率只有30%。日本控制了TFT-LCD产业的最关键核心,这与关键原材料一起,支撑日本占据TFT-LCD产业价值链的最顶端。

(3)我国液晶八代线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内配套过度依赖进口,是我国TFT-LCD产业利润外泻的巨大漏洞。设备投资占液晶八代线总投资的很大比例,约占初期总投资的65%~70%。北京液晶八代线设备投资门槛是,建一条4.5万片/月的玻璃基板加工生产线,投入资金约117亿元人民币。建一条9万片/月的玻璃基板加工生产线,投入资金约215亿元人民币。几年前投产的北京液晶五代线国内设备配套比例不足1%,八代线设备的国内配套能力就更低了[4]。国内电子专用设备水平落后是提升产业价值链的最大障碍。

提升国内电子设备企业光刻机的水平,是我国控制TFT-LCD设备价值链高端的关键。但光刻设备是全球高度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我国企业极难进入高端光刻设备领域。目前,国内厂家只具备了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后制程设备集成能力,化学气相沉淀(PECVD)、切割设备和偏光板贴合设备实现国内配套的可能性更大。PECVD是“863计划”重点攻关项目,难点在于产业化,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科技金融体制和弱小的科技金融能力。

4.液晶八代线下游产业价值链现状

液晶模组相当于CRT电视机显像管,由LCD屏、时序控制器、背光源和金属压框等七部分组成。液晶模组制程是将上述零件组装的生产过程。在产业价值链中,液晶模组高于整机组装。玻璃基板和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模组厂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整机组装厂如果采购液晶模组,只能控制整机成本的30%~40%;国内企业投资生产液晶模组后,则能控制整机成本的60%~70%,整机生产成本可降低约10%。韩国及中国台湾占全球液晶面板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是全球下游液晶电视整机厂所需液晶面板的主要来源,据此获取了TFT-LCD产业重要利润。韩国及中国台湾的7家液晶面板厂商产能占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产量的85%以上。

为了改变我国电视机产业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液晶模组成为TCL等国内整机厂突破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液晶面板厂商遏制战略的突破口。珠三角集中了全国电视机整机产能的一半以上,正充分利用区内整机制造能力的优势,大力发展液晶模组,从产业价值链下游向中上游进行逆向整合。珠三角液晶模组生产线既能就近供应创维、康佳等整机厂,又可覆盖整个东亚市场,甚至向日本、韩国出口。在北京、江苏、珠三角兴建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其产业价值链都面临着挑战,但北京面临的挑战将更大。因为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缺乏大尺寸液晶屏的下游超级客户(即大型电视液晶面板模组和整机厂)。这也是北京与珠三角、江苏进行竞争的最大劣势。冠捷公司是北京液晶八代线下游的重要厂商,但其大尺寸液晶屏需求远不能与TCL、创维、康佳等广东厂商相提并论。另外,冠捷公司在广东南海创办了大型电视机组装厂,更给北京液晶八代线的市场造成了巨大压力。目前,中国台湾企业和国内企业都热衷于建液晶模组厂,但两者都同处于TFT-LCD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战略性的冲突可能在未来数年后集中显现。

四、北京发展液晶八代线的对策

TFT-LCD产业是典型的集群产业,只有靠高水平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在全球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北京发展液晶八代线产业,要以建设高效的液晶八代线工业园为枢纽工程,打造液晶显示产业的“航母”集群。

1.科学规划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建设

北京液晶八代线发展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避免重走北京液晶五代线的曲折道路。在北京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和产业价值链建设规划实际过程中,应有清晰的总体思路。

(1)注重产业价值链的提升。通过资本运作和现代物流等延伸和控制产业链,采用独资、合资和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价值链资源全面整合,提升产业价值链[5]。应从材料、装备到应用各方面完善产业价值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应相互投资,以资本关系纽带结成产业战略联盟;对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不求所在,但求所有;通过资本关系纽带,控制和利用在邻近区域的相关企业,提升液晶八代线工业园的整体竞争力;严格控制入园企业的环保节能标准。产业价值链中一些重要企业的环保测评如不能达标,无法入园[6],应将河北等周边地区作为北京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的必要补充,吸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入战略投资者,通过现代物流扩充产业价值链规模。

(2)建设高水平的全球创新网络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是一个集工业设计、实验、生产为一体的超级平台。解决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多种关键材料和部件的断点问题,单靠国内某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由政府出资,针对产业价值链的断点和价值外流问题,大力营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虚拟试验室、仿真环境和创新网络等新型研发模式,使液晶八代线的技术创新形成高效、共享和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北京市政府应营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进入门槛、投资规模和经营风险,引导产业集群和产业价值链配套,优先采取措施,要以重大项目支持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尽力解决关键材料和设备国产化问题。TFT-LCD产业各段制程设备特性不一样,应由不同的设备厂商去突破,在时间上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关键是要给国内设备企业提供一个高端制造的公共技术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2.切实提升上中下游重要环节的产业价值链

(1)突破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瓶颈。上游要引进较为齐全的配套材料厂商,多种途径解决上游部件和材料的匮乏,应着重突破三个核心环节:玻璃基板窑炉、TFT液晶材料和偏光板的TAC、PVA等关键材料。一是必须将引入玻璃基板窑炉列为重中之重,这是液晶八代线最核心的环节。此项国内空白是我国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最大的断点。美国康宁公司在我国建玻璃基板窑炉的主要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市场的容量和制造水平能够支撑窑炉的运转。二是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向上游关键材料发展。支撑上游关键材料的坚实“地基”依赖发达的精细化工业。通过与永生、华清等厂商进行研发合作,使高级TFT液晶材料加快产业化进程。三是通过技术合作自制彩色滤光片,配套建设背光模组。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应在玻璃基板生产线附近加工彩色滤光片。如果玻璃基板窑炉和彩色滤光片生产线都设在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内,可降低10%的物流成本,那么,液晶八代线价值链上游的至关重要的两个隘口就守住了。

(2)做强电子专用设备产业价值链。要吸取我国电子专用设备“边引进、边落后”的深刻教训,致力做大做强国内电子设备业,摆脱CRT彩电“二十年一轮回”的悲剧命运。液晶八代线中游要引进一部分装备制造,积极跟踪研发关键装备,努力形成装备集成能力。加强科研院所与液晶八代线实体经济的结合,重视引进装备研发制造实力较强的国内企业加入产业战略联盟,积极探索新一代液晶显示技术和制造设备的更新升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第二研究所、太原风华公司、七星华创公司和长春物理研究所等是我国下一代液晶显示技术追赶国际水平的现实主体。为了掌握下一代显示制造设备的话语权,要重点将上述国内TFT-LCD制造设备商纳入产业价值链。彩色滤光片的技术与太阳能电池薄膜技术有相似之处,要充分利用国内企业在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晶体硅太阳电池的PECVD、溅射设备等核心设备技术,发挥协同效应。TFT-LCD技术的发展是高度动态的,为了满足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技术、市场和产品的变化,要加快部署OLED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3)与整机厂和渠道商充分合作并实现多赢。液晶八代线产业价值链的主导因素是下游整机厂和渠道商。上中下游资源垂直整合应以液晶屏和整机的厂商为主力,以工业园内龙头企业京东方、国内整机厂商和国内知名电视机品牌为主体进行联合。适应液晶八代线产业的市场驱动型特征,战略投资者组合要十分注重像国美、苏宁等市场控制力很强的超级渠道商。主导欧美大尺寸液晶电视市场的外国渠道商,也是优质的战略投资者。

液晶模组是国内整机厂向产业链中游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突破口。北京液晶八代线应采取“一龙多尾”的方式,疏通下游的面板模组、整机厂商和渠道商。针对广东整机厂商合力打造珠三角液晶显示产业价值链的现实情况,北京应重点吸引海尔、海信和长虹等著名电视机厂商,依托液晶八代线工业园就近或到周边地区投资设厂。从地理距离、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来看,下游整机厂以海信、海尔为最佳战略投资者。应将它们与联想、中星微等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组成产业联盟,成为长期的下游大客户或战略合作者。

[1]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智慧地球 赢在中国[EB/OL].(2009-12-17)[2010-01-15]. http://hi.baidu.com/%BF%EC%C0%D6%C6%E4%D3%C2/blog/item/a1092083216d469bf603a6fc.html.

[2]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成2009年投资新热点[EB/OL].(2010-01-11)[2010-01-15].http://www.jin-fu.cn/news.asp?Action=Show&ID=87.

[3]潘镇,鲁明泓.基于价值链之上的企业竞争力[J].企业管理,2003(3):119-125.

[4]梁红兵.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暨京东方第八代TFT-LCD生产线奠基[N].中国电子报,2009-09-01(1).

[5]余伟萍,崔苗.经济全球化下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5):42-47.

[6]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第八代 TFT-LCD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EB/OL].(2009-01-06)[2009-12-25]. http://guba.eastmoney.com/look,000725,3005805999.html.

[责任编辑:吴赣英]

Industrial Value Chain Research of Our Eighth Generation Liquid Crystal Line ——Taking IBM "Smarter Planet" as an Example

SHEN Qihui
(Information Research Center,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State Department, Beijing,100846, China)

The purpose of IBM putting forward "Smarter Planet, Win in China" is to "put" China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profits outflow of the key parts in industrial value chain is our major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is vital to make a scientific pla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ighth generation liquid crystal line industrial zone, upgrade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value chains of the lower and medium levels and build up the high level platform of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public technology service. Mastering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eighth generation liquid crystal line and realizing its industrialization is essential for us to transform from "technology breakthrough-based" strategy to "product industrialization-based" strategy.

The eighth generation liquid crystal lin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Smarter Planet"

book=1,ebook=103

F49

A

1671-4326(2010)01-0033-05

2010-01-20

申其辉(1966—),男,江西南康人,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

猜你喜欢

液晶模组价值链
不可压液晶方程组的Serrin解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液晶与显示》征稿简则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光学薄膜技术及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表贴透镜模组设计浅谈
浅谈石墨烯材料在LED路灯模组中的应用及该模组的设计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液晶与显示2015年第30卷第1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