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2010-09-05王细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习动机动机

王细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浙江 温州325035)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王细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浙江 温州325035)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其学习自主性及学习效能。通过问卷形式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非英语专业普高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现较强的英语学习动机,其中外在动机强于内在动机,而且动机的强弱在专业性质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应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重新修订英语教学计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英语学习;外在动机;内在动机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上进行了改革。大部分高职院校实施缩减公共英语教学课时,有的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保留一至两学期的英语教学课时,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直接取消英语教学。但大部分高职学生出于不同的动机(升学、获取国外信息或为找工作打好基础等),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学习自主性及学习效能,是影响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直接及主要因素之一。自20世纪中期始,国内外学者对学习者动机进行了研究,如Gardner提出的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1],Deci等提出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Dornyei提出的三个层面(即语言、学习者和学习环境)动机研究模式[3]。我国外语界专家、学者对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而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以问卷形式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弱及不同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差异状况,为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建议,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管理层制定或修订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抽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非英语专业各专业的普高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 732份,回收1 671份,剔除回答不完全、固定作答的无效问卷171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 500份,问卷有效率为86.6%。

2.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参照Dornyei、文秋芳等学者的研究成果[3-6],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18项命题组成,内容涉及语言、学习者、及学习环境三个层面。每项命题有5个选项,学生需要从5个选项(即5=非常同意,4=有些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反对,2=有些反对,1=非常反对)中作答。

(2)因子分析法。为了准确且便捷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状况,首先运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取样适当性(KMO)值为0.830(介于0.8~0.9之间),表明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8项命题分成5组,依次为内在兴趣动机、个人发展动机、负动机、信息媒介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其中个人发展动机、信息媒介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属于外在动机(见表1)。

表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因子分析旋转的成分矩阵

(3)统计法。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全部采用无记名方式。样本收集后,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有较强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类动机进行归类后,为分析各类动机之间的差异,运用t检验方法得出各类动机的平均数,结果见表2。

表2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描述统计

由表2可知,高职学生虽然存在一定的负动机现象,但表现最弱(M=2.05),通过与中值参数(M=3.00)对比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t值为-7.914,显著概率为0.000,小于0.05,t为负值而且差异显著,表明受试者负动机远远低于3.00。此外,其他内外在动机平均值都高于中值参数(M=3.00),个人发展动机最强(M=4.09),其次是社会责任动机 (M=3.65)和信息媒介动机 (M=3.41),而内在兴趣动机表现较弱(M=3.07)。

2.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外在动机高于内在动机

为观察学生在各类动机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取了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内在兴趣动机要比外在动机(包括社会责任、信息媒介、个人发展)弱,而且差异显著(见表3)。

由表3可知,内在兴趣动机与信息媒介动机配对t检验,t值为-3.585,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0.05);内在兴趣动机与个人发展动机配对t检验,t值为-15.000,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内在兴趣动机与社会责任动机配对t检验,t值为-5.058,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

表3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配对分组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 Test)

此外,在外在动机中,学生的个人发展动机最强,与信息媒介动机及社会责任动机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远小于0.05),其次为社会责任动机,与信息媒介动机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概率为0.039,小于0.05)。

3.文科和工科学生在动机强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为进一步检验文科和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再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

表4高职非英语专业文科和工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分组描述统计

由表4可知,文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略比工科学生强。如在内在兴趣动机方面,文科学生的平均值为3.18,而工科学生的平均值为2.87。他们之间的差是否显著,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文科和工科两组学生在负动机、内在兴趣、信息媒介、个人发展、社会责任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903, 0.054, 0.466、0.124、0.512,均大于0.05。可见,文科和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并没有因为进入大学而丧失,反而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学习动机。在常见的几种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中,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外在动机,包括个人发展动机、信息媒介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及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内在兴趣动机等,其中外在动机类型表现相对较强。学生并没有因专业的不同在英语学习内在兴趣动机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外在动机强于内在动机,这是值得高职院校广大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受到父母、教师或其他人等外力推动,不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内在动机却能让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长久。因此,要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种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7]。研究表明,情景教学中的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境要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运用幻灯、录音、录像等多种现代化媒体引入情境,使课堂充满趣味性,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而且实际情境领域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这将使学生更有兴趣掌握高级的知识[8]。例如,在学习《灵通英语》第一册Unit4 Text A“Planning a Dream Vacation on a Budget”和Text B“Visit the Hawaii of China”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首先放映课文中出现的关于三亚的英文资料片及三亚旅游景点相关介绍,使学生超时空亲身体验三亚人文景致,激起学生对旅游的欲望;接着给学生设计一个group work,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定一个花钱少玩得开心的假期旅游计划,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及书面汇报。多样化情境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体验英语,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英语,最终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在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2)重新修订英语教学计划。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有较强的工具型外在动机,且呈现多样性。学生普遍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今后的个人发展可能会因英语水平的欠缺而受到制约,只有学好英语,个人才能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许多学生会因为英语课的终止而感到焦虑。高职院校应该考虑学生需求,重新修订英语教学计划,将英语课的开设延长至两或三个学期,甚至可以考虑开设高职英语后续教程直至毕业,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出“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三年制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规范书写各类应用文,熟悉行业中常用的中英文文本,借助工具书查阅科技资料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9]要求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是促进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因此,学校应要求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第二学期自由选择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经过一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此外,高职院校可考虑在后面的三个学期中开设英语后续教程,如听说课程、商务函电及专业英语课程,这样将满足部分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愿望,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也加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

[1]Gardner, R 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0.

[2]Deci,E L Ryan,R M.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 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54-67.

[3]Dornyei,Z.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Teaching,1998(31):117-135.

[4]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5]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6]Gao Y, Zhao Y,Cheng Y,et al. Motivation Types of Chines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J].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4(14):45-64.

[7]华惠芳.史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44-47.

[8]谭照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情景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105-106.

[9]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EB/OL].(2009-06-01)[2009-09-15]. http://www.ntsc.edu.cn/jiaowuchu/ftp_jw/jhdg/WENJIAN/dg04/xinxi/xiwangm/08.doc.

[责任编辑:黄雪英]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Xijiao
(Humanities Department,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ir learning autonomy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was made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to test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of 2008 i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The result shows: the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present strong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heir extrinsic motivation is stronger than their intrinsic one. Besides, the degree of motivation does not show any distinct division in terms of different major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amend the English teaching plan to create a good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s; English learning; Ex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book=1,ebook=27

G447

A

1671-4326(2010)01-0093-04

2009-09-26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WZY2009020)

王细娇(1971—),女,江西吉安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