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麦高产增收de三大关键技术环节
2010-09-04汤永禄李朝苏乔善宝郭大明莫太相
□汤永禄 李朝苏 乔善宝 郭大明 莫太相 曾 晖 吴 春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确保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省小麦历史最高播种面积接近2 800万亩(1998年),最高总产近700万t(1997年)。但自1997年以后,小麦种植面积出现大幅度下滑,最低的时候不到1 900万亩(2004年)。下滑的原因,除了结构调整之外,农户认为种小麦没有效益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种小麦真的不能赚钱吗?最近几年,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出和种植技术的改进,已经涌现了通过种植小麦实现增产增收,甚至致富的诸多成功例子。本文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种麦致富的典型事例和实现高产增收的三大关键技术环节。
一、种植小麦实现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
我省小麦户均种植面积较小,多数农户只有2~3亩,部分有几亩到10多亩,少数大户也有几十乃至几百亩。无论是2~3亩的“袖珍户”,几亩地的“小户”,还是上百亩的“大户”,只要稍加重视,技术得当,都能通过种植小麦实现增产增收,甚至致富。
广汉市连山镇种粮大户黄明水,2010年种植160亩川麦42,采用最新的半旋高效播种技术,平均亩产454kg,扣除每亩成本385元,获得每亩纯收益523元。扣除土地租金每亩230元(全年租金460元),每亩净挣293元,160亩小麦收入达46 880元。江油市大堰乡泉水村的强道周,2010年种植小麦8.03亩,平均亩产656.3kg,平均每亩成本677.5元(其中劳动成本467.0元),每亩净挣635.1元,种麦收入5 100多元。即便是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种植效益也不低。中江县通济镇通济村陈仁文,采取“双二五”(1尺=33.3cm,下同)开厢,2B-5型带式播种机播种(川麦42),套作亩产达424.7kg,每亩扣除成本327.4元,净收入也达522元。
实践证明,无需复杂的技术,即能实现小麦高产增收。
二、实现高产增收的三大关键环节与技术
1.选好品种,事半功倍 品种选择品种是种好小麦的第一个关键环节。选好了,不仅可以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每亩可多收几十kg,也就等于1亩多收了几十乃至上百元,而且,病虫防治压力大为降低,用药次数减少,节约农药成本和用工成本,间接地又增加了收入。虽说我省自2004年以来,审定了几十个品种,但产量差距很大,好的亩产400多kg,低的只有300多kg,并且,抗病、抗逆性也不同。农民朋友该如何选择呢?其实,也不难。
表1 小麦种植户成本效益分析(2010年,四川广汉、江油、中江)
我省小麦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和川中丘陵两大麦区。川西平原主要是稻茬麦,地力高,生产条件好,以免耕撒播为主。生产上主要存在群体大、倒伏重的问题,相对而言,常年条锈病、白粉病危害并不很重,只要品种选择得当,无需过多用药。选择品种着重考虑其耐肥、抗倒、高产特性,如川麦42、川麦44、绵麦1403、川农23等。川中丘陵小麦分布在不同台位上,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差异很大,常年条锈病、白粉病危害较重。选择品种应重点考虑耐旱耐瘠、抗病能力以及繁茂性。低台位可选择产量潜力大、耐肥抗倒、抗病品种,如川麦42、内麦836、川麦55等;中高台位可选择川麦43、川育23等。
2.抓好播种,丰收在望 “七分种,三分管”,播种环节把握好了,中后期既主动又简单,既高产又高效。抓好播种的关键有3点:一是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二是掌握适宜的播种量;三是采用先进的播种方法。
(1)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复合肥用起来既简便,又实现了平衡施肥。但复合肥种类繁多,质量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养分元素配比恰当而质量又高的种类。从我们的试验结果看,N、P、K含量均为15%的洋洋牌复合肥,小麦产量最高,当然肥料成本和纯收益也最高。如果复合肥质量无法保证,则采取单肥配施的效果也很好。单肥配施应掌握“以氮为主、增施磷肥、适当补钾”的施肥策略,既能保证高产,又能降低肥料成本,提高效益。每亩施纯氮9~11kg、磷肥(P2O5)5~7kg、钾肥(K2O)3~5kg。
(2)掌握适宜的播种量 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在小区试验和精细管理的情况下,每亩基本苗在12万左右也能高产;但是,大田生产条件下,由于地力差异和管理相对粗放,过低的基本苗往往较难高产。产量较高田块的亩基本苗多在15~20万左右,过高过低都不利高产。平原区撒播往往过量,不少田块高达30~40万/亩,甚至50万/亩,既浪费种子,增加成本,又不利高产稳产。丘陵旱地套作麦则往往基本苗不足,不少地方在1m开厢的情况下,只种3行、甚至2行小麦。2010年中江试验结果,2行、3行、4行的产量依次为309.2kg、389.5kg和493.0kg。为了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又确保足够的播种面积,可采用目前研制的2B-4、2B-5型播种机,一次操作即可播种4行或5行。
(3)采用先进的播种方法 稻茬麦有2种良好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精量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二是半旋高效播种技术。精量露播稻草覆盖技术要求田面平整,备有稻草,播前7~10天喷施“克无踪”化学除草,于适播期用2BJ-2型简易人力播种机播种,播完后用稻草均匀覆盖。半旋高效播种技术则应在前作水稻收获过程中,将稻草切碎抛洒,播种时采用2BMFDC-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播种、施肥、盖种、盖草一次性完成,程序简单,播种质量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播种机,非要撒播,则应采取定量撒播,每亩不超过25kg种子,分厢均匀撒种。对于还在进行撬窝点播的地方,应注意撬窝深度,如果窝子过深,再加上盖的一层稻草,会使“地中茎”很长,苗子弱,不耐倒伏。
旱地小麦可采用带式机播技术。播种前,通过翻挖或旋耕方式将地整细整平,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研制的以微耕机驱动的带式播种机,播种、施肥和盖种一次性完成,播种效率高,质量好。机型分2B-4型(4行机)和2B-5型(5行机)。2010年,中江县通济镇通济村在“双二五”种植模式下采用该技术,使套作亩产达到了424.7kg。简阳市江源镇在“双三O”条件下种植5行小麦,亩产达到了320多kg;在简阳市玉成乡“双三O”条件下种4行,亩产也达到了266.4kg。
3.“一喷多防”,简单高效 四川小麦病虫害较多,包括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等。由于发生危害时期不一,每种病虫都进行防治,必然增加成本和用工。如果选择了抗条锈病、抗白粉病品种(目前尚无抗赤霉病品种),则防治压力就较小。主要考虑蚜虫和赤霉病问题。根据近两年试验,春季蚜虫出现时,先防治1次蚜虫,然后在花期进行1次综合防治,即“一喷多防”,这样只进行2次病虫防治工作,其产量和效益最好。单独防治蚜虫,亩用20~30g10%吡虫啉,或15~20ml溴氰菊酯乳油,对水30kg喷雾。“一喷多防”采用以下配方:每亩用100g磷酸二氢钾、20g10%吡虫啉和70g15%粉秀灵可湿性粉剂,对水30kg混合喷雾。
(通联:①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610066 ②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③四川省江油市农业局 ④四川省中江县农业局 ⑤四川省简阳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