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密度对湿栽水芹头茬产量的影响
2010-09-04吴春雷
吴春雷
(江苏省宜兴市新庄街道办事处农服中心 214266)
水芹为伞形花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产品器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黄酮和酚类等营养保健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湿栽水芹可以在大棚内栽培,而且可以从秋季到春季实现多茬采收,由于在栽培过程中没有水淹,小叶较多。研究表明,湿栽水芹小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总体上远高于传统食用部位叶柄,营养保健价值较高,且口味清香、爽口,可连小叶一起食用,具有较好的保健食疗效果。
播种密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子。在露地栽培,秋季育苗移栽,春季采收的条件下,湿栽水芹移栽密度以间距10cm为佳,但如需在秋季播种后尽早采收且获得较高产量,同时又能在以后正常生长并获得较高产量,应采用较高密度种植。因此,本试验采用不同播种密度,探讨不同播种密度对植株生长及前期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湿栽水芹的秋季早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9年秋季在宜兴市西渚镇簧里村水芹田进行,前茬为小白菜,采收后施基肥、耕翻,然后筑畦面宽1m、沟宽30cm,种植畦上再以1.5m长开20cm深浅沟形成1.5m×1m的试验小区。试验材料为扬州大学从江阴湿栽水芹中选育的高产新品系G06-01,8月20日在留种田中收割花茎,去除叶片和花序后于当天傍晚播种。播种方式分为2种,处理1:间距5cm、开2cm浅沟,将单株花茎首尾相接播在沟底后覆土;处理2:间距10cm、开2cm浅沟,将单株花茎首尾相接播在沟底后覆土;两处理均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播种后在沟中灌水,水面始终不超过畦面,使水分渗透至畦面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在管理过程中经常灌水,保持畦面湿润。当两处理群体株高达30cm左右时,于10月20日在近地面收割地上部产品,去除黄叶后称重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1的产量较高,折合667m2产量为 1015kg,处理 2的667m2产量为 481.5kg,增产110%左右,两处理差异显著,说明播种密度对湿栽水芹头茬产量影响较大,且以较高密度为佳。
表1 不同行间距对湿栽水芹头茬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播种密度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当播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才能保证其生物产量和生物产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辣椒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辣椒发芽率呈增加趋势;油菜中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每角粒数适当提高,但变化不大,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菜栽植密度过低或过高,个体和群体生长不协调,产量和经济收益较低;播种密度对萝卜芽苗菜的产量和Vc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本试验结果发现,湿栽水芹头茬产量随着行间距的减小而增大,且密度增加1倍、产量增加1倍以上,这还可能与叶菜类蔬菜在高密度条件下器官含水率较高、品质较嫩相关。
本试验还发现,湿栽水芹收割第1茬后,由于消除顶端优势,促发短缩茎基部多个侧芽萌发,田间密度趋高,后期叶柄变细变嫩,与常规叶菜高密度栽培要求相一致。当然多茬收割后田间密度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方面会出现侧芽萌发率下降的群体自疏现象;另一方面则可以根据种植计划,适当疏苗移栽,用以扩大繁殖,既能保证前期产量,又能将育苗和栽培有机结合;而且秋季水芹在茬口安排上尤其适用于大棚种植茄果类、瓜类等主茬间插空抢栽,以提高设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