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 年特殊气候对湖南早稻不同品种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0-09-04刘三雄黎用朝谢琪凤周建朋黄海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日产量粒数结实率

闵 军,刘三雄,黎用朝,谢琪凤,周 昆,周建朋,黄海明

(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湘乡市农业局,湖南 湘乡 411400;3.益阳市赫山农业局,湖南 益阳 413000)

2010 年,湖南省气候与历年气候相比有明显差异。全省4月份气温平均15.5℃,比历年平均气温低1.6℃,比2009年度低2.3℃;降水量240 mm,比历年平均降水量多37.3%,比2009年度多20.9%;平均日照时数为87.0 h,比历年平均多8.5 h,比2009年度少17.2 h。全省5月份气温平均21.7℃,比历年平均低0.1℃,与2009年度持平;降水245.8 mm,较历年平均偏多21.6%,比2009年度多53.9%;平均日照时数为97.0 h,比历年平均偏少30.3 h,比2009年度偏少17.4 h[1]。这样的气候条件使湖南省早稻的产量、生育期等受到影响。但不同品种(组合)受影响的程度与表现不一样。为分析2010年度特殊气候对湖南早稻品种的影响,笔者从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水稻科研试验基地(长沙)品比材料中,选择了2009年与2010年均试种的13个品种(系、组合),从产量、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与分析。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试验田(地处经度 113°5′E,纬度 28°12′N,海拔44.9 m)进行。大田肥力中等偏上,前作为冬闲田。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系、组合)共13个。其中常规稻8个,即创丰1号(湘审稻2005002)、湘早籼45号(湘审稻 2007002)、中嘉早 17(国审稻 2009008)、浙733(湘品审第73号)、06-612(未审定)、09繁 1(未审定)、创B(未审定)由湖南水稻研究所提供,湘辐994(XS001-2003)由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提供;杂交稻5个,即金优402(湘品审第199号)、株两优819(湘审稻2005010)由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金23A/制3(未审定)、湘丰 70A/制 3(未审定)、金 23A/制 6(未审定)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提供[2]。

1.3 试验方法

2009 年与2010年试验秧田与大田均选在同一丘试验田。分每品种(系、组合)设小区,小区面积13.33 m2,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移栽密度16.7 cm×20 cm。按照湖南省早稻区域试验记载要求,详细记载试验材料的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后期落色及田间病虫发生等情况。分小区收割测产。每小区取10株考种与测量,记载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取10株平均值进行分析。

1.4 田间管理

播种前耕整大田,除杂草,施复合肥(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生产)50.0 kg/667m2、菜枯50 kg/667m2作基肥。采用水育秧,大田用种量折合稻种4.0 kg/667m2,秧田播种量 40.0 kg/667m2,匀播,培育壮秧。播种后秧田施尿素5.0 kg/667m2。移栽采用大苗洗插方式,插植规格16.7 cm×20 cm。移栽后7 d,大田结合施用除草剂加施尿素5.0 kg/667m2、钾肥10.0 kg/667m2进行第一次追肥。移栽后17 d,第二次追施尿素5.0 kg/667m2。其余田间管理均按湖南省早稻区域试验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各试验品种(系、组合)平均产量与日产量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创丰1号、湘早籼45号等13个品种(系、组合)2009年产量为421.3~526.0 kg/667m2,平均产量 489.9 kg/667m2,日产量 3.94~4.63 kg,平均日产量4.32 kg;2010年产量为412.0~497.9 kg/667m2,平均产量 460.9 kg/667m2,日产量3.49~4.18 kg,平均日产量 3.88 kg。

表1 试验材料的产量、生育期与日产量比较

2010 年各试验品种(系、组合)相比200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范围在3.1~48.8 kg/667m2,平均减产28.9 kg/667m2;减产幅度0.7%~10.2%,平均减产5.9%;日产量减产0.22~0.60 kg,平均日产量减产0.44 kg。

2.2 生育期

各试验品种(系、组合)2009与2010年的全生育期见表1,其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时间见表2。2009年各品种(系、组合)于3月26日播种,4月26日移栽,秧龄30 d,全生育期107.0~117.0 d,平均 113.3 d。2010年各品种(系、组合)于3月25日播种,4月31日移栽,秧龄36 d,全生育期 113.0~123.0 d,平均 118.7 d。

表2 试验材料的播种、移栽、始穗、齐穗与成熟时间 (月-日)

与2009年相比,2010年各品种(系、组合)的始穗期推迟 2.0~6.0 d;齐穗期推迟 2.0~6.0 d;成熟期推迟3.0~6.0 d;全生育期平均推迟5.4 d。

2.3 构成产量因子的主要经济性状

各品种(系、组合)构成产量因子的主要经济性状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见表3。2009年各品种(系、组合)的有效穗18.5万~26.7万穗/667m2,平均 22.7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 89.2~147.1粒,平均125.5粒;结实率63.2%~89.2%,平均74.3%;千粒重 21.2~29.6 g,平均 26.2 g。2010 年各品种(系、组合)的有效穗 18.0万~24.3万穗/667m2,平均20.7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95.5~148.2粒,平均134.1粒;结实率62.8%~86.8%,平均71.6%;千粒重 19.5~28.2 g,平均 25.3 g。

表3 各品种(系、组合)构成产量因子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2010 年与2009年相比,各品种(系、组合)的有效穗均有减少,幅度为0.5万~3.2万穗/667m2,平均减少2.0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除株两优819和金23A/制6分别减少3.3粒与1.4粒外,其余的增加3.8~21.8粒,平均增加8.6粒;除06早612与金23A/制6的结实率分别增加5.0%和2.8%外,其余的结实率均有降低,降幅为0.6%~19.4%,平均降低3.6%;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幅度为0.1~1.7 g,平均降低 0.9 g。

2.4 其他主要经济性状

各品种(系、组合)的株高、穗长、基本苗与最高苗数见表4。2010年与2009年相比,各品种(系、组合)株高平均矮了3.2 cm;穗长平均增加了0.3 cm(2009年 19.8 cm,2010年 20.1 cm);基本苗平均增加了0.1万株/667m2;最高苗平均减少了2.5 万株/667m2。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特殊气候对湖南早稻品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量有所降低、生育期推迟。经济性状主要表现在有效穗减少、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少、株高降低等,但每穗总粒数与穗长略有增加。

表4 各品种(系、组合)株高、穗长、基本苗与最高苗数

不同的品种(系、组合)遭受特殊气候影响后,其表现不尽相同。本试验表明:创丰1号、湘早籼45号等多穗型品种在2010年的产量性状表现比较稳定。

2010 年特殊气候对湖南早稻品种米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黎用朝,闵 军,张中型,等.创丰1号在湖南省不同地区的产量与米质表现[J].湖南农业科学,2008,(1):29-31.

[2]郭万如,庞伯良,曹正良,等.优质早稻新品种湘辐99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3,(6):16-17.

[3]徐国生,龚光明.湘早籼45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湖南农业科学,2008,(3):23-24.

[4]闵 军,刘三雄,曾 翔,等.湖南省水稻品种应用生产现状调查与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9,(10):29-31.

猜你喜欢

日产量粒数结实率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21年5月全国钢铁产量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油气田新井日产量突破1000×104m3
不同熟性披碱草自交、异交及开放授粉结实率的研究*
马尾松球果各标志值与出种粒数回归分析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