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新闻动起来
——兼谈企业媒体责任意识

2010-09-04安建成刘渝强

重庆与世界 2010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受众企业

文/安建成 刘渝强

让新闻动起来
——兼谈企业媒体责任意识

文/安建成 刘渝强

The Media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从企业报到都市报,又从都市报回到企业报,无论置身在什么形式的媒体圈子,我都依然发觉,以“新闻”冠名的各种文字组合都在各自的视线领域里,对精神和信仰的价值进行坚守,对美和洁进行捍卫,都清晰地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和立场。作为一个职业的新闻人,我从来就认为,新闻绝不应该成为一潭死水,“他”本身所具备的消费属性就决定了“他”在阅读受众中所承担的巨大责任。新闻本身就该用他特有的表现形式的张力,向思想、意识形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宣战,为社会道德伸张正义,为生活百态匡正道义。但是,随着新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全象覆盖,企业也根据自己的生产属性对新闻进行了认为更合理的组装和归类,在一些企业里,新闻开始平静而且简单地承担着舆论的引导、社会的教化、精神的延续。会议新闻、生产数字化新闻、公文呈报式新闻、信息简报式新闻填充着新闻的“雅堂”,用很温柔和理性的方式悄悄埋葬着新闻本身属性和新闻情绪的特色宣泄。

在一些企业报,我们很难发现新闻和受众水乳交融的动人景象,根深蒂固的是这些传媒把教化受众当作了主流。这种让人敬而远之的交流传播方式在许多形式上可以确切地表现为对受众情绪以及接受的愉悦程度进行了蓄谋已久的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的感染力、说服力以及本身属性的张力客观上在广大受众的心目中被大打折扣。可以说,新闻的公信力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从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的舆论中吸取力量?如何通过传播作为公开展示新闻力量的舞台?如何依据新闻强大的公共性和广泛性,对于得到认同的共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予以最大程度的维护、鼓舞和弘扬,从而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认同,这就是新闻责任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正是通过反映新闻、引发新闻甚至引导新闻,从而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加强责任意识,审时度势反应迅速,让新闻主动起来。

在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设立哀悼日这一问题上,新闻的主动作为影响了政府的决定。5月19日-21日为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哀悼日,这是我国首次为普通死难公民而非领导人设立的哀悼日。政府这一决定的做出,就有媒体的建议性贡献。从5月14日开始,《检察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纷纷发表了建议文章,5月18日在国务院的相关决定公布前夕,《北京晚报》刊登日本救援队为救出的一对死难母女列队致哀的大幅照片,也不无向政府建言之意。可以说,媒体通过构建持续不断的信息流进行了舆论造势,这种舆论声音和建言既反映了民意,也契合了政府的意志。于是第一次为死难平民致哀这一感动国人、感动世人的活动终于变成了现实,写进了历史。

新闻主动地崛起,其实就是记者和媒体责任意识的崛起。过去,我们习惯于站在新闻事件本身的角度,或者新闻事实本身的角度去观察新闻事件,角度单一,关注面狭窄。尤其在企业报和机关报里,新闻对领导对会议对生产数据亦步亦趋,怎么讲,怎么做,怎么写,肩摩踵接,随波逐流,久而久之,新闻的操作者把盲动当成了主动,迷失在新闻浅薄化的怪圈当中。新闻的主动和责任意识的主动具有一种天然的必然的密切联系,互为依托,唇齿相依。责任意识的主动会毫无保留地折射到新闻的主动中,他体现到新闻的策划和深度报道中。新闻是最新事件的报道,但他不是静态和停滞不前的,也绝对不是信息的堆积和直白地反馈。主动的新闻会跳出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点,进入更广阔的时空领域。纵向的比较,横向的联系,这样的新闻思考必然冲击沿有的思维方式和采写路子,让新闻的道路越走越宽阔。许多成熟的都市媒体其实给企业报在这方面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提出了“新闻主动和翻进“的理论,即把静态的新闻变成动态的新闻,单一的新闻变成多视角的立体新闻,把片断新闻变成连续新闻,把孤立新闻变成有背景的综合新闻,因此在阅读市场大批量地生产出”新闻追踪“、”特别报道“、“新闻连续剧”之类的新闻特色产品。这种高层次的新闻产品,不仅要求新闻的采编人员具有敏锐的目光,深沉的思考和充足的社会知识和新闻素养,更多的要求就是主动出击!传媒领域责任意识的主动!新闻跟进贴近的主动!有多大的主动,就会有多大的新闻!

拓宽责任路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新闻互动起来。

在石油企业里,有很多面向百万石油工人的刊物,它们无一例外地把新闻视点投向了面向基层员工和基层班组的新闻栏目。“社区视点”就是众多石油刊物里的一个石油企业民生类新闻栏目。这个反映石油人工作生活琐事小事的节目牢牢吸引着百万石油读者的眼球。究其原因,这个栏目就是用新闻的眼光捕捉了石油员工工作生活中非常琐碎的事情。在“社区视点”里,扮演主角的都是这样一些人物:钻井工人、采油工人、运输工人、地质勘探工人、各个石油行业的退休工人,甚至是外请的临时务工人员。他(她)们所讲述的是基层员工身边实实在在的喜怒哀乐。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父母儿女,环境住宅、小区故事、看病就医——“社区视点”走进了这样琐碎的故事中。直面生活,聆听疾苦,与受众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成为新闻独具魅力展示的窗口。

现代社会中,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受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地获取众多信息。在企业报道的视野中,怎样把日常的、大量的工作、业务性报道做到和受众的新闻互动,这就要求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拓宽责任的路子,改变新闻报道的视角,多动脑筋,多想点子,把硬梆梆的、枯燥的会议消息生产报道与职工生活、职工利益联系起来,与市场、消费、流通联系起来,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到这些新闻报道的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他们就会乐于阅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企业新闻宣传的圈子里,很多新闻无法翻越会议和政策这条“硬沟”,许多新闻带着这样的致命硬伤,便被随意葬身在这样的沟壑之中。其实,在企业报的新闻落点中,会议、政策和法规文件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而新闻所承担起企业宣传和职工的互动也乐于其中。关键就是在于如何在面上找题,点上找点,让会议报道和政策法规所折射出的新闻深入人心,提升起新闻的阅读价值。具体来说,一是把看似遥远的报道“身边化”,寻找到把重要的主题转化成离职工群众最近的新闻事件的有效载体;二是把大而全的政策法规“生动化”,我们应善于把职工想知道的信息从大而全的政策中分离出来,把宏观政策转化为一条条的新闻报道,传递给读者;三是让会议报道、政策法规“贴近化”。政策法规是对现实工作的理性概括,其中有概括的表述,也有具体的规定。记者必须善于将那些对公众最有用的政策条文用新闻的手段表达出来;四是“深化”会议“深化”政策,将理性的法规说透。会议出台的政策许多时候是平稳和理性的,而新闻报道则需要有棱角有起伏,需要选取政策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延伸开去,以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为载体,将政策说深说透。

开阔责任视野,善于思考勤于挖掘,让新闻运动起来。

一个好的新闻效益,不应该只是“一锤子买卖”,一次报道之后就没了下文,而是应该有很强的发展性,能够不断“产生”出新的事件和新的角度,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推进,以“组合拳”的方式进行“新闻轰炸”,从而更好地达到新闻目标。就像好莱坞的经典电影,故事必须一波三折,曲折离奇,才能自始至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新闻的功能是多元的,它不仅可以传播信息,宣传政策,而且可以引导舆论,干预生活。运动的新闻报道正是发挥了新闻的这一作用,怀着义愤,将新闻事实公诸于众。新闻报道没有在披露这一事件后就此了结,而是进行了系列的追踪报道,让这个新闻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成为一组完整的连续报道,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这个运动中的新闻层次分明。一步步地将新闻事件推进,并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高潮,使整个事件的有效关注时间大大延长。

提升责任品质,加强自律彰现特色,让新闻运动起来。

我曾经在重庆市市属新闻媒体座谈交流会上,有幸聆听了一次由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女士进行的经验报告,她演讲的题目叫《一生的珍藏》:“是的,记者这个职业最让我迷恋、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正是因为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正是这样的心灵,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民族的灵魂。我写出他们,不仅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而感动和受到激励,同时,我的生命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得到丰厚的滋养。我知道,无论岁月的潮水如何冲刷,他们在我心中永远不会褪去。只要我的生命还在,他们就是我一生的珍藏。“新闻的多元文化和思想空间,不免有向下的宣泄,平庸的流淌,但是向上的飘动无疑是新闻张扬的大旗。无论都市或者企业媒体,弘扬社会正气,敲响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理念和道德的黄钟大吕,对新闻和媒体的责任意识而言都尤显迫急。高速运转的都市生活呼唤浓厚的人文关怀。新闻传递的字里行间如何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就要求新闻不仅要把人文关怀作为立身之本,还要在人文这副色彩斑斓的画卷上量体裁衣。消息、通讯、特写、话题、行文、版式、标题——都要遵循关心关注关爱的特性,不仅让新闻感性起来,会“说话”,而且要让新闻生动起来,让读者置身在新闻强烈的光环中,和文字进行情绪的呼应,从而触动、感动乃至激动起来。社会生活中拥有太多的感动、感恩和感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呈现在这个时代面前的新闻越来越高速地流动。但是带着关爱和情感,会让新闻闪烁出多元的色彩和柔韧的力度,这样的新闻会产生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就如同巴西美丽的蝴蝶翅膀扇动起来,会让美国得克萨斯州刮起龙卷风!

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兰德斯在《国穷国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美国的一家化妆品公司也宣称,他们出售的不是香水和好闻的气味,而是某种文化、某种期待、某种联想和某种炫耀。其实,新闻的生命力也在于此,他肩负着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不仅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全面反映事实真相,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且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原动力!在这样一个以各种形式纷呈出现的新闻时代,不管是否有意,企业报对新闻的参与总会带有向时代启蒙和探索的色彩。新闻,作为社会前驱性思想信息的富集点和信息源,必然把自己的能量向企业辐射,这就是企业新闻和从事企业新闻的工作人员很天然的职责!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受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