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治疗体会
2010-09-01唐光和周静岩
唐光和 周静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重性精神病的首位约60%左右,占住院精神病患者80%以上。具有病情迁延易复发的特点,给家属和社会造成负担,影响劳动生产和社会治安,成为社会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不断产生,分裂症的住院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该病复发率较高,仅靠住院治疗很难控制和减少分裂症的复发。因为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时间要在社会家庭中度过,还有一些患者因经济困难和身体条件不能住院治疗。开展家庭治疗工作能减少分裂症患者复发机会,解决患者及家属的实际困难,防止患者精神衰退和全面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几年来本院共开展了84例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治疗,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在根据临床资料谈几点体会。
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46例(54.8%),女38例(45.2%);年龄16~25岁29例(34.5%),26~40岁43例(51.2%),41岁以上12例(14.3%);有社会心理因素者37例(44%),说明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有密切关系;病程2~10年者占39例(46.4%);复发住院22人,以2~4次为最多。
2 疗效观察
本院抽出一名有经验的医生专门负责家庭病床工作。84例家庭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3诊断标准。笔者选择的患者为:有特殊困难不能住院治疗的、恐惧焦虑状态、有被害妄想、拒医拒药的患者。每个患者都建立完整的病例,每周往诊1~2次,病情有变化的及时出诊。每次往诊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都有详细记载。家庭治疗以精神药物为主,配合心理治疗。药物一般采用中小剂量,有合并症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对症处理。医生以诚恳同情和关怀的服务态度,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理智逐渐恢复即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改善人际关系,处理好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中的矛盾,提高患者对周围挫折的承受力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家属及单位同志宣传卫生知识,使他们尊重患者,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经治疗的48例中,痊愈30例(35.7%);显著进步33例(39.3%),进步17例(20.2%),未愈4例(4.8%)。
例1姜×,女40岁,诊断精神分裂症,病程20年。因失恋发病多次住院治疗。出院后不能坚持服药经常复发。每次发病时精神兴奋、胡言乱语、骂人、行为异常、入睡困难、生活自理差。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又无人照料家务,根据特殊情况开设了家庭病床。收费低,每周往诊一次,了解掌握病情变化,督促患者坚持服药,如病情有变化随时往诊。通过以上治疗患者长期比较稳定,三、四年不用住院,解决了家庭和经济的困难。
例2马×,男48岁,诊断精神分裂症,因生气而发病,多次在本院住院治疗。性格内向,和社会环境接触不良。常因小事和同志及家属闹矛盾,发病时情绪不稳易激动,心烦、失眠、焦虑和恐惧感,有时出现被害妄想。建立家庭病床后,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经过四个月的疗程,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能坚持正常的工作。
例3李×,女17岁,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及家属不愿接受住院治疗怕影响将来的工作。开展家庭治疗五个月,精神症状消失,在家属的照顾下坚持服小剂量维持药量,经过两年随访观察,病情稳定,现已参加工作,与周围同志关系相处较好,能胜任本职工作。
3 讨论
开展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治疗是治疗精神病康复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精神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可以治疗因经济困难和心理因素不愿住院的患者,还使一部分出院的患者得到维持治疗,加強患者社会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是减少病情复发,延缓精神衰退,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84例中通过家庭治疗有30例精神症状消失,社会环境适应良好,可胜任病前相应的工作。有33例患者主要精神症状消失,与环境关系基本正常,在照顾的条件下从事劳动和适应家庭生活。个别病情有波动的患者,及时调整药量与配合心理治疗,一般在短期内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家庭病床是很好的环境治疗,即不脱离社会和家庭,又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随时能得到亲人的照顾,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病情恢复快,复发率低,易保持其社会功能。医生还能及时向家属和群众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呼吁全社会尊重精神患者。对痊愈的患者,应关心帮助他们,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对患者消除疑虑建立信心,重返社会很有好处,我们应提供给患者良好的治疗环境,使他们长期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家庭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能节省医疗费用成本,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治疗方法[1]。
参 考 文 献
[1] 石捷 ,陶建青,曾强, 等.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经济学评价.中国临床康复,2006(3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