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透析器复用对同型半胱氨酸、瘦素、甲状旁腺激素清除效果的影响
2010-09-01郁丽霞叶建明姚永良陈文君刘其峰
郁丽霞 叶建明 姚永良 陈文君 刘其峰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 昆山 215300)
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透析器复用具有经济、环保及减少首次使用综合症发生等优点,已被许多国家应用。但随着透析器复用次数的增加,透析效能和超滤率也相应下降。我们通过监测20例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复用患者的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leptin)、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探讨复用对影响心血管病变的毒素清除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7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2.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1例。所有患者病情稳定,每周3次规律透析,透析病程8~15个月,无合并感染,未行节食治疗,研究期间均未用维生素D、钙剂、B族维生素、叶酸、激素及降脂药物。
1.2 方法
1.2.1 材料 本研究的患者均应用GAMBRO公司生产的ployflux-17R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透析液流量 500 mL◦min-1,血流量250~300 mL/min-1,透析时间4 h,每周 3次,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北京伦那创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伦拿创透析器复用机自动复用,采用透析器专用灭菌剂Renalin.
1.2.2 标本采集 (1)透前标本:在连接动脉管路及冲洗穿刺针之前从动脉端取血,确保在取血前动脉针内无0.9%氯化钠液或肝素。(2)透后标本:打开透析旁路,停止超滤,并减慢血流速度至100 mL◦min-1,维持15 s,在从动脉端采集血样。
1.2.3 标本检测 HCY测定采用特异性酶转换法,试剂盒由台塑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leptin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PTH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盒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血透后化验值校正血容量及红细胞压积不同的影响。
1.2.4 计算公式 计算透析前后溶质下降率(SRR)公式:SRR=[(CB-CA)/CB]100%。式中 CB为溶质透析前血中的浓度,CA为溶质透析后血中的浓度。通过Daugirdas公式计算KT/V值,KT/V=-ln[R-(0.008t)]+[4-(3.5×R)]×UF/Wtpost;R为透析后、前BUN比值,UF为透析超滤量/L,t为透析时间,W为透析后干体质量/kg。透后化验值校正公式 :CA=C×Hct前/Hct后,C 为溶质透析后血中的实际浓度值。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透析器复用对透析前后溶质变化的影响 所有透析器自动化复用后测定的容量均大于原始容量的80%,无明显凝血现象。从表1可见,患者透析后血浆HCY、leptin、PTH水平均较透析前下降,并有显著差异(P<0.05)。
2.2 透析器复用对溶质清除率的影响 从表2可见,HCY、leptin、PTH 3者的清除率随复用次数增加均呈下降趋势。HCY清除率在透析器第7次使用时(0.257±0.083)虽较第1次使用时(0.337±0.062)明显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PTH清除率在透析器第7次使用时(0.248±0.099)与第1次使用时(0.442±0.198)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 透析前后溶质变化
表2 透析器复用对溶质清除率
3 讨 论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然而并不能用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来解释[2]。本研究采用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机和Renalin消毒液,结果显示URR和KT/V值在不同复用次数过程中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即使透析器复用至第7次,也不影响小分子物质的清楚效果。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第 1、3、5、7次后,患者透析后血浆Hcy、leptin、PTH 水平较透析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3者的清除率随复用次数增加均呈下降趋势。leptin、PT H二者清除率在透析器第7次使用与第1次使用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尤其leptin清除率在透析器使用至第5次时就较第1次时存在显著差异。HCY清除率虽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
本研究显示高通量透析器具有清除Hcy、leptin、PTH中大分子毒素的优势,能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复用过程本身并不能完全清除吸附在透析膜上的蛋白质,致使对中大分子的清除率下降。因此,还需更多的研究,从结合透析器复用、透析效能及患者安全性三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的复用次数。
1 Allon NF,Andrew GB,Jacob S,et al.T he kidney and homocysteine metablism[J].J Am Soc Nephrol,2001,12:2181-2189.
2 Sarnak M J,Levey AS.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hronic renal disease:A new paradigm[J].Am J Kidney Dis,2000,35(4):11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