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要抓住三大要点
2010-08-31马艳青
马艳青
中学政治课既是实践性很强的德育课,又是科学性、逻辑性严谨的智育课。它的任务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学生逐步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立志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由上述可见,学习政治课要抓住“知识、能力、觉悟”这三点。
一、 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
(1)要掌握政治课的内容。政治课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基本概念部分,二是基础理论部分。因此,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的物质、意识、唯物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矛盾、实践、真理等,《政治经济常识》中的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工资、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经济危机、垄断、帝国主义等,《社会发展史》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政体等,必须在充分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定义。其次,要学好基本理论。例如,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关于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以及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原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等,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力求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只有在正确地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完整地掌握基本原理。
(2)要下点真工夫。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提高新一代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有利武器。因此,我们要下大工夫学好它。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排个队,一个一个地弄清楚。对教材的难点、重点务必真正弄懂,吃透教材。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要注意加以区分,如规律和规则、劳动力和劳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等。只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加强政治课基本功锻炼。
二、 要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吃透了理论,为的是运用。因此,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政治课的根本目的所在。那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呢?
(1)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政治课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同当前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自己逐步学会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如当前应联系“改革”“开放”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从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帮助自己分清是非观念,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2)要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中受到锻炼。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讨论“市场经济需不需要‘倒爷”。通过同学们认真讨论,明确了把“二道贩子”“倒爷”全视为“投机倒把者”是不客观的,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些“倒爷”们,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富了起来,我们不应有反感。
三、 要注意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革命人生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学习中学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政治课成绩一方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他们的觉悟程度。学习政治基础知识,锻炼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己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在联系思想实际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逐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①要坚持以马列主义的思想观点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坚持马列主义的阶级性和原则性,在复杂的事物中,一定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去批驳各种谬误的观点。②要坚持在實践中学习先进人物。资产阶级思想的本质是自私的、而无产阶级的本质是无私的。雷锋、徐洪刚等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正是无产阶级优秀思想的典型代表。我们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来鞭策自己的行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③要培养新生事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各种新生事物破土而出,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政治课的任务,要能够发现新生事物,扶植新生事物,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知识、能力、觉悟,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不可偏废的整体。掌握知识可以提高能力,能力提高了又有利于掌握知识,而这两者最终应转化为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
(瓦房店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