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激励性语言

2010-08-31

成才之路 2010年23期
关键词:激励性作文同学

曾 婷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乃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

一、 以信任激勵学生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适时地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充分地肯定学生的努力,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有一位读高考班的学生,在前几次的月考和模考中成绩都不错,学习也勤奋,就是自信心不足。有一天她哭着来找我说怕考不上理想的大专院校。考虑到她的具体情况,我就详细地分析了她在学习上的优点——勤奋,并列举了以往几次考试的成绩,最后我还加上一句话:“你一定行的,老师相信你!”这位学生笑着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最终以全校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上理想的高职院校。其实每位学生身上都有他们的长处,只要我们善于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都要及时地表扬。语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老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老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

二、 以尊重激励学生

尊重学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需。教师教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授学生以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ΧΧΧ同学,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不仅课堂上要尊重学生,课后更要尊重学生。有时学生难免犯错,这时老师应尊重学生犯错改错的权利,对犯错的学生要多一些宽容,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改正。一味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上一学期,班里三个学生瞒着家长到“网吧”玩游戏。家长得知后,非常生气,连打四个电话,要求我处理。我处理了,但并没满足家长的要求。我悄悄找这三个学生面谈:“你们自己认为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我们写检讨书,并多做好事。”看到三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实在于心不忍:“写一份说明书,谈谈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提醒同学们别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三个孩子感激地抬起了头:“老师,我们肯定会改!您看吧。”“老师相信你们!”结果让人出乎意料:三个孩子竟然把事情的经过表演了一遍,最后个个向全班同学做了提醒:“同学们,千万别重蹈我们覆辙!”“尊重”教育使我听到性格各异的学生内心的宣泄,深感犯错的学生更需要“心灵鸡汤”,教育者在严肃指正的前提下,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激励,要允许申辩,尊重他们改错的权利。

三、 以帮助激励学生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老师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量。如在作文课上,有的同学作文水平不高,在作文过程中畏难情绪大,因此所写的文章也不理想。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来帮助他:“来,别泄气,老师陪你写,你一定能行的。”先用这些话语激起学生的学写热情,同时又对他所写的作文给以肯定:“这句话写得不错”“这次的作文思路比第一次清晰多”等等。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所在,确信自己具有写好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并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 以赏识激励学生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赏识,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一些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往往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其实,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威廉·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一位深知为师之道的老师一定能抓住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大做文章,使学生在赏识中变得信心倍增、情趣盎然。

实践证明,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能消除学生的害羞、不安、恐惧感等,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的热情亦随之高涨,从而形成轻松、积极向上的气氛。

(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激励性作文同学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