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010-08-31蔡彩红

成才之路 2010年23期
关键词:小朋友教师教学

蔡彩红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为淡化学生学习负担,教育界非常重视倡导“成功教育”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成功潜能,也成为很多教育者关注的地方。

一、 激发兴趣的策略

相似原理认为:兴趣产生于情绪中枢,当客观对象与人在其生活工作经验中所建构、积累、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单元(即相似块)相互匹配,就相似激活、相似选择,兴趣因而产生,从而激发人们更进一步的工作热情、创造能力及深入思考的能力。并且,快乐情绪长时记忆,不但容易形成,而且能够维持长久。我想,爱因斯坦所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所谓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都是由此而生吧。实现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无穷无尽的潜力。

(1)发扬特长。低年级小朋友主要以随意注意为主要特点,他们以“爸爸妈妈要我学”,“老师要我学”为主要的学习思想,还未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课堂中表现出懒散、思想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总出现回答问题失败、作业失败等现象。一次一次的失败只会造成再一次的失败,最终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内因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都能够在某一方面优于其他人,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比如,开展出小报、画画、跳绳、唱歌、跑步等集体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使他们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应有的自信,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一年级中有一位名叫魏耀坤的小朋友,平时上课无精打采,从不敢举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唱歌唱得很棒。于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唱歌比赛,魏耀坤的歌声果然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我趁机说:“小朋友,魏耀坤能干吗?我相信他今后的学习也会像他唱歌一样棒。”并授予他“小歌星”称號。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的环境,运用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宽松、安全、友好与积极的心境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中,学生少了顾虑,能有效弘扬自己的个性。①课余关心学生。学生有时在课堂中被忽略,总希望课余能被关心,即使教师只是简单地抚摸一下他的头,他也会高兴几天。因此,作为教师,应做一位有心人,随时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多一句问寒问暖、多一个微笑、多一些抚摸,多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都能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并做到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你的课中。②课中用欣赏的眼光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他们是学业上的指导关系,更是情感上的朋友关系。课堂中多一句埋怨、责怪,都会影响学生潜能的开发,因此,在教学中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二、 问题设置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研究学习就无法谈起。通过“问题解决”来学数学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也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意志得到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教师要善问。在教学中,无论是导入还是探索,都应问一些“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有其他想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等,抓住新知识与旧知的联系,引导学生多想、多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集中思维。其次,教师要巧问。巧问即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如,在教学“找规律”中,我出示:▲●★▲●★▲●,然后提问:你发现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生1:按三角形、圆形、五角星的规律排列的。生2:按圆形、三角形、五角星的规律排列的。大部分同学表示对生2有意见,师提问:你认为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一出,让善于观察、比较的小朋友马上静下来,从鲁莽抢答到学会深思熟虑,马上得出答案。生3:它们都对,因为生1是从左往右看的,生2是从右往左看的。生4:老师,我知道了,找规律时应注意观察的方向。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不但让学生达到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为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示范。最后,注重由猜到问的过程。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因为他们喜欢猜中后的快感,有胜人一筹,高高在上的感觉,在猜的过程中,学生思想高度集中,他们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活跃,是潜能暴露的最好时机。而在出现错误猜测时,出于自身的成功需要,也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三、 多向互动策略

多向互动即转变以前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的形式,为教师向学生、学生向学生、学生向教师的多种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把学生真正地放在了主人翁地位。多种交往方式做法如下:

(1)学生向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质疑为潜能开发提供了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因此,我重视学生的质疑。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中,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质疑起不到什么作用,觉得把质疑放在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前,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打开思路。

(2)学生向学生——尝试当老师。在教学“1-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中,为了避免让学生机械化练习而造成枯燥乏味,利用小朋友爱表现的特点,设计编故事的环节。故事是许多小朋友都爱听的,而编故事又是小朋友所擅长的。

(3)学生向学生——鼓励学生互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半个学期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小朋友不会理会其他小朋友的发言。往往出现“我、我、我”的举手后,回答的却与前一位同学的一模一样,引起哄堂大笑。所以,我采用学生间互评的方式,当一生回答后,首先请另一位同学先对其进行评价,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上述教学策略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往往又交互着多种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应适时地对这些策略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成功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提高教育与学习的效率。

(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赵坡小学)

猜你喜欢

小朋友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找茬儿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