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29辑)

2010-08-3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信息

◀总 论▶

AELISC 1956—29—10(4)论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肖勇(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2-7.

我国图书情报学界在信息经济学研究中依然存在着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要选择整合而非分散的方式来进行,要通过紧紧围绕信息资源配置这一中心点,沿着信息资源的经济学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研究这两条主线展开。其二是推进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能促进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也能促进图书馆学或图书情报学所面临的“有为”而“无位”困境问题的解决。(杨 蕾)

AELISC 1957—29—10(4)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存在与学科关系(上)——基于我国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信息学内在关系的探讨/肖勇(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9):1-4.

通过对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技术学派、管理学派、社会学派、交流学派、新技术学派、信息管理学派(或信息资源管理学派)六大学派的梳理,提出现代西方Library Science研究开始超越具体的机构而朝着抽象的Information层面迈进。传统的西方Library Science研究的必然趋势之一,或是现代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Information化发展,并且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领域将作为一个不能拆分的有机整体而存在。同时,论述了完整意义上的我国图书馆学的内涵就是作为有机整体的西方LIS,并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各自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走向提出了若干见解和建议。(陈永平)

AELISC 1958—29—10(4)中国当代阅读史 (1949—2009)/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童翠萍(中山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09(9):3-9,37.

将1949年至2009年中国的阅读历程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来考量,分四个阶段梳理了60年来大众阅读的发展历程。通过总结不同时期大众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主题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总结60年来中国的阅读史可以发现,每一阶段的阅读历程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肖 群)

[信息资源管理]

AELISC 1959—29—10(4)FRBR在信息组织深度序化中的应用分析/白海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9):34-39.

文章从信息组织深度序化的角度,对FRBR的概念模型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从其应用与实现方面,在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描述两个方向上,对AquaBrowser Library、FRBR Display Tool、VisualCat、Virtua等多个国外软件基于FRBR的设计思想、理念和实现方法,特别是FRBF功能、核心算法、关键问题等进行对比、分析和介绍,为资源的优化管理、信息组织的深度序化,在技术实现层面提出了一定的分析结果和参考依据。(王 岗)

AELISC 1960—29—10(4)公共信息服务的体制转型与组织研究/邓胜利(武汉大学)//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17-20.

公共信息服务是一种开放性的信息服务,即以包括各行业用户在内的公众为对象,以提供信息发布、交流和利用服务为内容,以服务于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化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国家信息机构、图书馆和包括公益性行业信息中心等在内的为其主体。公共信息服务是国家规划下的社会化服务,在信息化建设和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笔者着重讨论作为核心机构的国家信息机构和图书馆服务的组织,以及面向国家创新发展的公共信息服务的规划、组织和管理问题。(贾晓玲)

AELISC 1961—29—10(4)关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适用性的探讨/卢娅(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卓卓(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图书情报工作,2009(19):18-21,111.

在分析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决策导向型评价法(CIPP)、标杆分析法(Benchmarking)、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以及绩效参考模型法(PRM)四种绩效评估方法分别进行特征介绍。依据不同方法的应用特征,针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这一评估对象,对这四种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提出CIPP适用于决策制定,Benchmarking适用于持续改进,Balanced Score Card适用于战略实施,PRM适用于价值提升。(陈永平)

AELISC 1962—29—10(4)国外大学信息政策发展与评析/马海群(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学报(5):10-12.

文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大学信息政策的建设发展状况,评析了其信息政策的主要根据是其国家较为完备的信息政策与法律体系及相关的规范与要求。论述了国外大学信息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创造政策、信息保护政策、信息利用政策、信息传播与交流政策、信息管理政策、信息安全政策。文章还进一步总结了国外大学信息政策的制定对我国的启示:利用信息政策牵引大学的知识创新,推进我国信息政策的法律建设,加强大学信息政策研究。(杨 蕾)

AELISC 1963—29—10(4)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基于IRMJ和JASIS的分析/毕强,滕广青(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80-90.

通过对2003—2008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两大权威期刊IRMJ和JASIST所发表论文的统计和梳理,作者认为:在理论探索与技术应用层面,本体理论、形式概念分析、语义学、数据挖掘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这五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在人文价值与社会经济层面,知识共享将代表未来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用户信息行为和满意度研究中,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将成为研究和应用的指导思想。而跨语言与文化差异方面的研究重点则是在保留现有的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异类语言和文化间的无障碍信息沟通和知识交流。关于信息道德、隐私保护与青少年信息安全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肖 群)

AELISC 1964—29—10(4)基于元搜索引擎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沙忠勇,徐瑞霞(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科学,2009(10):1441-1447.

构建基于元搜索引擎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所搜索到的信息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提高危机信息的准确性、有用性和完备性,从而支持决策人员的决策。考虑到危机信息的特殊性,系统设计了3个数据库:初始危机信息数据库,搜索引擎信息库、搜索结果信息库。实现该系统的策略与方法中,搜索引擎的调度策略选择至关重要,文档选择策略就是确定从不同的成员搜索引擎要取回的文档数量,危机信息时间的提取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所以如何从来自多个危机信息源的SRR中提取危机信息发布时间对于本系统的整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邵晋蓉)

AELISC 1965—29—10(4)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与构成要素/齐爱民(重庆大学法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26-29.

个人信息又称个人情报,是一切可以识别本人信息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个体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等方面的信息。个人信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个人信息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承载着自然人的人格利益,记录了个人生活的全部内容。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就是保护其承载的个人利益。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理论基础在于明晰个人信息的属性及其构成要素。关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其中有四种主张较为典型,笔者称知之为“所有权客体说”“隐私权客体说”“人格权客体说”和“基本人权客体说”。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出发,笔者主张我国立法应采用“人格权客体说”。个人信息的构成要素分为实质要素和形式要素。个人信息的形式要素是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范围的角度加以规定的。(贾晓玲)

AELISC 1966—29—10(4)论信息商品的交易成本/陈林,桂学文(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研究,2009(9):2-5.

交易成本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目前,交易成本理论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文章阐述了交易成本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商品的特性入手,按照信息商品交易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信息商品交易成本的构成,信息商品交易成本与交易量、交易模式的关系以及信息商品交易成本的分摊方法。(肖 群)

AELISC 1967—29—10(4)目录控制思想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谭必勇(山东大学历史文华学院)//图书情报知识,2009(5):30-36.

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加快和普及,目录控制思想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在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机制的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的拓展、政府信息资源开发路径的突破、政府信息服务体系的集成、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融合等方面。而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控制对象的扩大化、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控制方法的标准化、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控制方式的合作化、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则是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杨 蕾)

AELISC 1968—29—10(4)三维框架下信息流动变化的螺旋模型/高杨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情报杂志,2009(9):12-16.

信息的流动是产生的信息得以利用并能够充实信息所在学科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文章在马克斯.H.布瓦索的信息流动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时间维度,将编码和抽象归并为知识体系维,组成新的三维体系,即时间维、扩散维和知识体系维。在不同时刻,通过描述信息的扩散速度和知识体系量变化速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不同时刻下,信息流动的变化是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形式,它将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模型结合起来,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在每一次螺旋周期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新信息的产生、接受、应用和创新几个阶段,反映了信息的创新过程。(邵晋蓉)

AELISC 1969—29—10(4)信息安全管理及平台研究/李留英,夏婷婷(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9):1-5.

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其内容有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设施的安全管理、信息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的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方法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宣传教育方法。信息安全管理手段一般采用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平台将硬件设施、安全软件与安全管理理念相结合,对各种安全设备与安全策略进行管理。(邵晋蓉)

AELISC 1970—29—10(4)信息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 /程鹏(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娄赤刚(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情报工作,2009(18):13-16.

借鉴生态学中的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理论,提出信息群落交错区和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概念,认为信息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信息群落里同时拥有的信息人所构成的区域,而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信息群落产生的交错区中,由于某些信息人信息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信息群落信息因子及功能不同于群落内部的较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集肤、加成、协同等作用。分析了信息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的影响因素,指出信息群落的发展程度、信息人生态位宽度、信息群落交错区的大小会影响边缘效应的强弱。(陈永平)AELISC 1971—29—10(4)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周承聪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情报工作,2009(18):9-12,65.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人与信心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信息人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监管者,而信息生态环境主要有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信息生态因子组成。文章在具体阐述信息人与各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认为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遵循综合性规律、非等价性规律和木桶效应,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是学习,适应范围遵循耐性规律,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改造必须连锁进行,且根本在于改造信息本体。(陈永平)AELISC 1972—29—10(4)信息生命周期研究范式及理论缺失/万里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学院)//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36-41.

作为一种学术概念——“信息生命周期”较早地出现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对其的研究已形成了两种典型的范式:霍顿范式和EMC范式。而这两种范式既往在理论上的研究存在着解释系统缺失、概念系统和基石范畴的缺失、核心理论与理论框架的缺失以及方法论的缺失。信息运动有着丰富的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些层次和形态之间彼此关联,构成运动的整体,所以对信息生命周期的研究,简单的生物学类比显然是不够的,未来的研究应以整体思想为核心,构建信息生命周期的“复杂范式”。(肖 群)AAELISC 1973—29—10(4)信息运动生态协同演进论纲/裴成发(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工作,2009(20):43-46.

信息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从过程的角度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为信息生态学的孕育与产生时期,主要在于对信息生态的分学科及信息生态要素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为从信息生态要素研究向信息生态系统转移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信息生态学的拓展和应用阶段。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场论、集合论、价值链理论和协同学等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在对信息运动生态研究状况进行揭示的同时,着重就信息场中的拓展与收缩、信息运动生态位移及影响以及信息生态链等协同演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信息生态协同发展的基本思想。(陈永平)

AELISC 1974—29—10(4)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原则/肖希明,文甜(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工作,2009(19):10-13,76.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是根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有效性和运作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作出客观、公正与准确的评判及分析。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进展,论述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并提出系统科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成本/效益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支撑理论,并阐述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优化原则、动态性与开放性原则。(陈永平)

[知识与知识管理]

AELISC 1975—29—10(4)中国语境下的知识自由研究 /沈光亮(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2009(17):55-58.

我国知识自由研究由早期对“信息鸿沟”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向实现信息公平和知识自由诉求发展,其讨论的范围也由图书馆学领域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拓展。但是,国内对知识自由的研究往往从图书馆资源公平而且不设障碍地提供给读者使用的角度考虑,缺乏对公民知识选择权益的研究,更没有从知识自由的价值观上讨论公民知识多元化问题。因此,国家政府应努力从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充分利用知识信息资源、尊重公民知识选择、保守公民知识隐私等方面切实保障公民为实现全面发展而应有的知识自由权益。(陈永平)

AELISC 1976—29—10(4)知识何以成为可能——基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立场/陆晓红,俞传正(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情报资料工作,2009(3):5-8.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一学科立场讨论知识学如何成为可能,如何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科学,认为知识学的背景是以情报学的产生作为启示。文章从知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知识学的技术环境、知识学的研究社区以及知识学的研究课题对知识学何以成为可能进行了论述,认为知识学成为可能后便是构建知识学。同时,还对知识学研究中的三个误区进行了阐述。在结语中作者提到,如今,知识已经成为人类在知识社会中活动的主要部分,而知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知识获取的便利,同时知识研究也引起了科学共同体的重视,因此建立知识学、构建知识学研究的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贾晓玲)

[知识产权相关研究]

AELISC 1977—29—10(4)开放存取运动与版权制度的未来模式 /王太平等(湘潭大学法学院)//图书馆,2009(5):5-7,12.

在信息社会,新的信息网络传播技术和信息生态环境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版权制度不仅无法充分释放新技术的能量,甚至本身根本都无法继续运行。开放存取运动就是在传统版权制度面临着这种困境的背景之下在世界各地广泛兴起的,体现了社会公众要借助于新技术手段广泛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呼声和愿望。事实上,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与信息时代版权制度面临的挑战有极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版权制度出现危机的信号。因此分析开放存取运动与版权制度的未来模式的关系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信息时代,只有很好地借鉴开放存取运动平衡各方面群体利益的做法,我们所构建的版权制度未来模式才有可能是科学合理的。(张京生)

AELISC 1978—29—10(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余跃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与情报,2009(5):29-31,38.

文化共享工程对于解决满足基层群众新颖健康的文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和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却是制约这些工程发挥应有效益的关键问题。因此,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对于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大的意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1)文化信息内容数字化中的版权风险;(2)文化信息内容传播中的版权风险;(3)数据库开发和利用的版权问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采取的对策:(1)明确公益性文化信息共享服务机构版权的豁免法律地位;(2)调整不适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3)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发挥在版权市场化中的作用。(贾晓玲)

AELISC 1979—29—10(4)中国图书馆界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认知调研报告(上)——图书馆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主流态度/陈传夫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与情报,2009(5):1-10,18.

当前图书馆业态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图书馆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在积极探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问题。毫无疑问,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最重要的法律问题之一便是知识产权问题。此次调研揭示了我国图书馆界专业人士对版权保护认知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图书馆版权管理现状和问题。图书馆界对公共政策与措施的看法,为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数据,为加快制定适合图书馆发展实际需要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方案提供了一手的参考依据。(贾晓玲)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AELISC 1980—29—10(4)1923—2008年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研究轨迹探寻与思考/张艳玲(唐山市图书馆)//图书馆建设(10):1-5.

从1923年至2008年,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8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末)、“百家争鸣”的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和反思与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体系也日趋完善了,但也还是存在着诸如研究风气略显浮躁、理论与实践脱节、方法论研究的整体性差别导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展望未来,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宽方法论研究的领域、完善方法论的研究体系,仍然是我们图书馆学研究者一项充满挑战而又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杨 蕾)

AELISC 1981—29—10(4)1999—2008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证分析(上)/邱均平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72-79.

选取《中国图书馆学报》等7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以关键词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法,对1999年至2008年刊载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出反映图书馆学热点的高频关键词68个,概括出当前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存在的九大研究结构。这些研究结构与社会大背景密切结合,呈现出管理、技术、人文和相互融合等四个研究维度以及面向应用、立足服务、深化发展的特征。(肖 群)

AELISC 1982—29—10(4)读者既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是活态资源/王子舟,吴汉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杂志,2009(9):10-15,32.

以往人们都将文献和信息看作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而将读者只是当做服务对象、资源的消耗者。但在新信息环境下,读者也应被视为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之一。读者资源与文献信息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读者资源是一种活动态资源,这种资源具有隐性状态、资源流入不稳定、需馆员高智力投入、需适当激励措施等特征。图书馆应从增强图书馆管理、利用Web2.0新技术、培养学习型馆员和健全读者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读者资源建设。(肖 群)

AELISC 1983—29—10(4)分类法——世博研究的视角/吴建中(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0):1-4.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创办至今,每一届世博会都有一个贯穿世博会整个展示过程的理念体系。从1851年到1933年以前,这一体系是通过展示分类法体现出来的。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放弃了原有的面面俱到的分类体系,探索突出了人类某一领域文明成果的主题体系。此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主题体系和以欧洲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出现了并存的状况。到1994年6月8日,这种主题本位的体系在国际展览局第115次全体会议上被正式确立下来。分类体系向主题体系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世博会展示体系从重产品、重技术向重文化、重理念的发展过程。本文作者阐述了早期世博会分类法对世博会发展的作用、世博会分类法与图书馆分类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上海图书馆在世博申办与筹办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张京生)

AELISC 1984—29—10(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与社会合作实证研究/柯平等(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情报工作,2009(17):8-12.

采用问卷调研对图书馆外部公共服务机构进行考察,了解它们的服务范围、条件、目的、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及评价、合作渠道和合作期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重要性的认知等。提出图书馆应简化服务条件或资源利用的机制门槛,主动发挥部门优势加强与同质部门在资源、业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援助,注意借鉴商业性机构的灵活服务手段并建立异质联盟,坚持无偿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政府和社会外界的资金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陈永平)

AELISC 1985—29—10(4)国家图书馆百年沿革与传承/李致忠(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13-20.

国家图书馆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大体呈现出前40年和后60年两个阶段。百年来,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已跻身于世界国家图书馆的先进行列。文章主要从馆名、馆舍、缴送制度、藏书建设和服务能力诸方面对国家图书馆百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回顾。(肖 群)

AELISC 1986—29—10(4)国内图书馆藏碑帖整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沈蕙(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48-51.

我国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大多收藏碑帖拓片。从碑帖拓片的来源上来说,有图书馆旧藏,有征集而来的,有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也有通过采访收购而来的;从数量上来说,全国各级图书馆碑帖拓片的总量蔚为可观。由于碑帖拓片大多十分珍贵,出于保护等原因,多数图书馆很少将馆藏碑帖拓片公之于世,一般读者也就难得观其详细。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国各地图书馆对于馆藏碑帖的整理情况有很大差异,,但总体而言收藏多、整理少,碑帖的保护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应扩大宣传,加强对碑帖整理重要性的认识;聘请专家到各图书馆进行拓片整理与鉴定指导;对图书馆碑帖整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各图书馆碑帖整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以使珍贵的碑帖拓片得到有效整理和保护。(张京生)

AELISC 1987—29—10(4)国外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战略规划分析研究/姜晓曦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图书馆建设,2009(10):83-88.

图书馆资源建设战略规划是指图书馆对其在采集、标识、管理、储存、发布和长期保存各种类型信息资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的战略指导和规划。它是一个纲领性文件,主要用来指导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进而实现图书馆的使命和目标。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这3种类型图书馆中有代表性的9所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分析发现,国外图书馆资源建设战略规划的内容主要涉及资源类型、资源描述与组织、资源获取渠道、资源长期保存、资源建设策略等五个方面,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战略规划各具特点,对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和建设战略规划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杨 蕾)

AELISC 1988—29—10(4)回顾民国时期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研究/谢灼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0):57-62.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一个世纪只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一瞬,但是,对于中国几十万图书馆界从业人士而言,20世纪这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时代。在这个世纪里,我们不仅可以找到职业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而且自己也可以找到学术园地里的点点足迹。20世纪,对于中国图书馆事业来说,它是成长、壮大的历史时期,也是经历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下发展和完善体系的过程,与此同时,图书馆技术方法,由古代藏书楼管理演变为近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技术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图书馆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史研究,在上个世纪初为开端,经历高低起伏,时兴时废,一百年来,逐步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学科门类,在学术之林站稳了脚跟,守住了阵地,其过程是相当曲折的。作者回顾了民国时期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研究的历程,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张京生)

AELISC 1989—29—10(4)莱布尼茨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其科学基础/王细荣(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18-23.

西方思想史上的“理性主义时代”的一批科学家或思想家在宣扬科学与理性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图书馆学的新思想。文章介绍了莱布尼茨的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学思想的产生源泉及科学背景,阐释了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计划与他的世界图书馆思想、科学分类观与图书编目思想的关联性。文章总结了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的萌芽与近代科学、文明的关联,认为这是源于近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同科学家及其科学事业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也即图书馆学肩负着为科学和人类文明开道的重任,而科学家的图书馆使用、管理经验及其科学思想、科学成就对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杨 蕾)

AELISC 1990—29—10(4)倪波先生图书馆学思想探微/伍若梅等(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图书馆,2009(5):29-32.

中国图书馆学史这部伟大的历史为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批图书馆学家,如刘国钧、黄宗忠、周文骏、皮高品、钱亚新、王重民、彭斐章和倪波等。其中,倪波先生对图书馆学领域贡献突出,思想独特。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倪波先生生于1936年1月11日,祖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童年曾就读于蒋氏私塾,学习儒家启蒙著作。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60年在吉林师范大学(即现在的东北师范大学)任教。1978年开始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倪波先生治学甚勤,著述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专著(包括合著)6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文献学、科技史等三个方面。笔者阐述了倪波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学科问题、理论图书馆学、未来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几个方面的思想。(张京生)

AELISC 1991—29—10(4)实然的超越和应然的解说:图书馆学如何提高学科地位/傅荣贤(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27-35.

目前对“图书馆实践”的片面化认识以及对图书馆学研究中科学理性方法的过度迷恋,导致图书馆学研究只能在实然的层面上讨论图书馆之所“是”。完整的图书馆学研究必须体现实然和应然的双重自觉:既要建构一个旨在直接回应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具体操作的实然的学科知识体系,又要通过对文献背后文化的思考,追问人类文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形成关于文化的超越性认识和无限性洞见。只有从感性经验的实然事实层面延展到本体反思的应然价值层面,图书馆学才能建构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学术领域,提供能够为其他学科所共享的自主性成果,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学科地位。(肖 群)

AELISC 1992—29—10(4)认知结构对图书馆联盟内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朱红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周九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图书馆学研究,2009(9):6-9.

认知结构是个人或组织主体拥有的基本特征之一,成员馆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图书馆联盟内知识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员馆认知结构在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效果等方面对图书馆联盟内的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针对其影响,可以选择符合条件的成员馆,加强认知结构基础要素的一致性建设,创建统一或相似的认知结构成分作用模式,以提高图书馆联盟内知识转移的效率。(肖 群)

AELISC 1993—29—10(4)图书馆法私法属性论质疑——兼与郑敬蓉女士商榷/袁庆东(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建设,2009(9):17-20.

文章对郑敬蓉老师有关“图书馆法的法律属性主要是一部私法”的论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公、私法的划分标准以及图书馆与读者法律关系定性问题的分析,在对图书馆法主要内容作了一系列科学考量的基础上,说明图书馆法的主导性规范主要规定了图书馆的设置、组织机构、法律地位、运作、监督、管辖、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的任用资格等内容,因此,图书馆法无疑属于行政组织法,具有公法的属性。此外,图书馆事业属于国家文化教育行政的范畴,国家对于图书馆的设置、运作及管理监督有权参与,因而国家规定的图书馆法也就应当具备公法的性质。(杨 蕾)

AELISC 1994—29—10(4)图书馆中“活字典”消亡之思考/曹志梅,倪四秀(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建设,2009(9):89-91.

“活字典”是图书馆界对熟知馆藏及各种检索工具,能准确、迅速地满足读者需要,又能完整解答读者咨询的图书馆员的尊称,而曾经大力提倡的“活字典”式的图书馆员在今天的图书馆里却越来越少了,这是读者,也是图书馆的一大损失。因此,文章就图书馆中“活字典”消亡的客观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活字典”的消亡对读者和图书馆以及对图书馆员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使图书馆“活字典”复苏的种种对策:开展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实行岗位流动,盘活人力资源;构建互动平台,加强信息交流;改变管理理念,下放优质馆员。(杨 蕾)

AELISC 1995—29—10(4)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模研究/包平,黄江娓(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09(10):12-15,22.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任务,为社会全面进步和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支持。作者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1949年以来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馆藏图书藏量、从业人员数量、馆舍面积、年度总支出等指标,揭示了1949年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规模的变化,并且分析了规模变化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关系等。(肖 群)

AELISC 1996—29—10(4)新中国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实践/王世伟(上海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09(10):2-11.

新中国60年图书馆服务走过的历程,是服务理念不断转换和加深认识的历程,也是图书馆服务实践不断拓展和持续创新的过程。本文以个人不完全的文献调研和体会,通过资源共享、有偿服务、平等开放、总分馆制、服务文化、技术引擎、宣传推广、世界眼光这样一些主题词来反映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的服务理念与实践,在60年历史中留下的发展轨迹。(贾晓玲)

AELISC 1997—29—10(4)再论“动静说”/吴稌年等(江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2009(5):29-32.

所谓“动静说”,是指以李小缘等先生为代表所创建的以藏书楼和近代图书馆为比照对象,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中外文化为背景,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构建出的研究近代图书馆的一种学说。图书馆界的“动静说”于1926年由李小缘先生正式提出,从中我们仍可看到当时社会上中西文化比较中的“动静说”对图书馆界提出动静说的影响,他们在比较方法上是一致的,图书馆界的“动静说”则是以中国藏书楼和西方近代图书馆为对象加以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特征的,这可看作是中西文化比较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其根本目的同样是要解决中国图书馆出路的选择问题。图书馆界的“动静说”在今天也没有过时,将知识的宝库变为知识的喷泉,这仍然是当今甚至未来图书馆的重大任务。(张京生)

AELISC 1998—29—10(4)制度转型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概念定位/金胜勇等(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9):76-80.

多年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结构依据管理体制可分为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系统、专门图书馆系统等几大体系。由于受图书馆法缺失和资金匮乏等障碍因素影响,作为图书馆事业结构支柱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其所提供的服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加之近几年,随着社会转型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民办图书馆作为新生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随着公共图书馆进入转型时期,对民办图书馆实施适当的制度安排以适应图书馆制度创新就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当务之急。这其中最首要的问题,是对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进行重新的定位。本文立足公共图书馆事业多元化制度转型背景,对公共图书馆概念的重新定位进行了阐述。(张京生)

AELISC 1999—29—10(4)“知识化”与“职业化”导向下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冲突及思考/王平(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资料工作,2009(5):20-25.

自图书馆学创立以来,作为学科地位和成熟度标志的理论研究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尽管长期被“实用”主义所掩盖,也还是在图书馆管理、公共图书馆理念、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图书馆学界的研究者则是在理论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终极理念等问题。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在网络化、数字化和知识化的学科发展背景下选择了知识和职业作为新的发展路标。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基础上的归纳分析的理论研究方法,对国内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知识化”和“职业化”导向进行理论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探究二者可能引发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冲突提出一种导向意见。(贾晓玲)

AELISC 2000—29—10(4)职业结构视角下的女性图书馆员心态分析/李超等(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情报工作,2009(5):6-9.

图书馆的职业结构特点使得其员工的性别比例表现为女多男少,而职业结构的性别比例不合理又会导致性别隔离或性别歧视等问题。本文从职业结构的理论视角,以独特的调查方法入手,分别从获得满意度、工作价值感、组织氛围满意度、工作量满意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主观幸福感等方面对不同职业层次女性图书馆员的心态体验特征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图书馆职业中女性员工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为解决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杨 蕾)

AELISC 2001—29—10(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技术现代化政策思路研究/郑建明,范兴坤(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与情报,2009(5):32-38.

受管理观念和技术发展特点的影响,我国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虽然不可能有一个纲领性的指导计划,但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比较清晰连贯的技术政策思路:(1)主动跟踪学习和沟通交流;(2)重视数据库建设;(3)强调标准化工作;(4)逐步探索发展资源的市场配置;(5)在网络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与协作。相对于自动化图书馆发展阶段,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指导思想又有一些新的特点:(1)更重视法律的作用,特别是与版权相关的法律;(2)更重视协作和统一规划;(3)更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贾晓玲)

[自动化、网络化]

AELISC 2002—29—10(4)Web页面最大有意义节点发现算法研究/李子亚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0):22-27.

文章介绍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和实现发现Web页面中最大有意义节点算法,利用压缩多个相似页面DOM树生成Style树,在剔除完全相等节点、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度量Style树节点的重要性,较好地识别了有意义节点;通过经验值甄别出最大有意义节点,并给出样例分析。从实验分析观察,具有较好的效果。整个过程基本上分三个步骤,即构建Style树、去除噪音节点及选择目标对象集中区域。(王 岗)

AELISC 2003—29—10(4)发展我国新型OPAC的对策研究/冯亚惠(杭州图书馆)//情报资料工作,2009(5):30-34.

OPAC是近两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图书馆自动化生产商和图书馆界对新型OPAC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新型OPAC应具备以下一些功能特征:简单的界面、输入提示、分面浏览与导航、排序与推荐、输出选择、地图与位置显示、FRBR化显示、用户参与、RSS推送等,并具备对用户开放、对图书馆开放和对网络开放的特征。本文结合国内外OPAC研究现状及实践经验,针对国内OPAC现状,提出以下发展国内新型OPAC的相关建议:(1)立足用户要求,开发OPAC新功能;(2)整合资源,改变传统OPAC模式;(3)改进编目规则与MARC格式,实现资源的深度揭示;(4)融入用户使用之中,延伸OPAC功能。(贾晓玲)

AELISC 2004—29—10(4)国内网络调查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网络调查研究分析/陈永泰等(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情报杂志,2009(9):41-45.

对1998年—2007年间国内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对网络调查研究的论文从文献的期刊分布、年度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网络调查研究的基本现状。基金资助是网络调查研究的主要动力;《统计与决策》《情报科学》和《中国统计》是网络调查研究的主要阵地;浙江工商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和厦门大学是网络调查研究的主要机构;对某一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时,网络调查逐渐成为国内研究者感兴趣的数据收集方式。同时研究还发现,国内对网络调查的研究缺乏连续性,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热度和研究力度。(邵晋蓉)

AELISC 2005—29—10(4)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国内信息服务研究概念网络分析/王建冬(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0):56-61.

基于CNKI收录的11261篇信息服务方向研究论文的关键词信息,采用共词分析的方法构建一个包含6401个顶点(关键词)、21007条边的无向加权网络,验证该网络所具有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计算网络中节点的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并提出一种可用于检测网络中交叉概念的方法。最后,采用边介数(G-N)聚类算法,对国内信息服务研究概念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并划分出7大分支领域。(王 岗)

AELISC 2006—29—10(4)微内容: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邓顺国等(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0):36-38,53.

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里曾说:“世界史无非是伟人们的自传,”而这一理论如今不得不面临挑战。Web1.0时代,门户网站始终控制着互联网的流量。而这一现象,在以博客、搜索为代表的Web2.0时代走到了尽头。根据2009年最新一期的Alexa网站排名数据显示,中国流量最大的网站是百度,其次是腾讯。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信息资源,以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受到了挑战,而全民创造微内容的时代即将来临。伴随微内容的日益兴盛,使得基于“微内容”的各种互联网应用也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有很多已经用于商业用途。关于微内容的研究,国内并不多,大多以简要介绍为主,缺乏系统性的阐述。本文通过介绍微内容的概念、特点、应用、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能给读者带来关于微内容的全方位认识。(张京生)

AELISC 2007—29—10(4)我国网上公共领域的特点研究/徐敬宏(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王欢(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9):44-47.

网络公共领域是借助网络技术,以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平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公共领域形式。在西方,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已经成为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现阶段,我国网民的网上生活已经进入了公共领域,网民通过在虚拟社区论坛等网上公共领域发表言论,形成网络舆论,进而影响现实社会决策。文章通过对厦门PX事件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网上公共领域呈现的精英化结构特征、政府高层积极参与以及现实公共领域和网上公共领域相融合的三大特点。(陈永平)

[数字图书馆]

AELISC 2008—29—10(4)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本体演化和知识管理研究(II)I——动态知识描述/董慧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情报学报,2009(28)5:643-650.

如何将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的信息或知识直观地呈现给用户是知识管理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本体分子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组织和知识检索方式,知识可视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文章主要讨论了基于分子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可视化同一般可视化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基于本体分子的知识可视化设计原理,即在确定的知识组织方式下,对知识检索的返回结果中的各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直观的呈现,并提供一个便捷的浏览功能,使用户可以高效地浏览与返回结果中的概念相关联的其他概念;详细介绍了可视化模型的设计及实现过程;最后介绍了所采用的可视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王 岗)

AELISC 2009—29—10(4)图书馆数字资源许可原则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宛玲,魏蕊(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9):4-7.

图书馆采购数字资源主要是通过与提供商签订许可协议实现的。这种协议活动是一种市场交易活动,必然存在双方利益的博弈和妥协。图书馆研制数字资源许可原则,一方面是指导图书馆开展具体的谈判和采购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向数字资源提供商申明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外图书馆领域已研制出面向不同范围的数字资源许可原则,用以指导图书馆采购数字资源。本文着重对国际上图书馆数字资源许可原则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帮助更多的图书馆了解、理解和深化这些原则。(张京生)

AELISC 2010—29—10(4)我国数字鸿沟的区域分布分析/薛伟贤,张飞燕(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情报学报,2009(28)5:753-763.

文章通过对数字鸿沟的本质解析,分别从经济、技术、知识与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一套更适合于测量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区数字鸿沟情况进行评分排序,得出北京、上海等地排名比较靠前,贵州、西藏等地排名最后。然后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31个省区分为六类,反映在地图上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并发现聚为一类的省区与排名相近的省区结果相符。根据这一结果,作者认为,要解决区域数字鸿沟问题,必须从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调整。(王 岗)

◀文献学、目录学▶

AELISC 2011—29—10(4)论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图书情报知识,2009(9):42-51.

郑樵的文献学理论和实践,大大拓展了文献学的功能,其在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认为文献学的价值目标是“成学而非至圣”,认为知识类型的价值是重“实学”而轻“空言”,而文献学的功能更应该重在对知识系统的建构与承传。郑樵文献学的这种知识论取向,在古代文献学家乃至在整个学界都十分罕见,他的文献学知识论“实学”取向的另一重要历史意义,还在于它成为后来接引西方新知的精神资源。因此,郑樵文献学知识论取向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杨 蕾)

AELISC 2012—29—10(4)中国近代的百衲本大藏经/杨之峰(首都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9):78-80.

晚清时代中国佛教衰敝至极,明末清初刻成的《嘉兴藏》经版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清代官刻《龙藏》申请印刷极其困难。刚刚跨入佛门的杨文会“以为末法世界全赖流通经典普济众生”,于是在同治五年(1866年)创立金陵刻经处。随后砖桥、杭州、苏州、长沙、扬州藏经院、常州天宁寺、北平、天津等十余个刻经处相继设立。它们分工合作,刊刻单行本佛经,以期合成一部大藏经。历时七十余年,这部百衲本大藏经终究没有完成,但它以单行本的形式在全国广泛流通,甚至远销日本、南洋、美洲等地,对近代佛教产生巨大影响。本文简述了我国近代各刻经处的设立和百衲本大藏经的结集情况,着重论述了这部大藏经的文献特点。(张京生)

AELISC 2013—29—10(4)族谱文献价值探析/黄琦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馆论坛,2009(10):138-141.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宗族制度存在了几千年,一般学者都将宗族看成是传统中国的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制度。族谱作为宗族制度的三大核心(族谱、祠堂、族长)之一,其修撰和传承,是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族谱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宗法制度史;(2)经济史;(3)社会文化史;(4)人口迁移史;(5)文学史。族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文献之一,具有“溯源、教化、存史”的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移民史、文学史的研究,族谱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贾晓玲)

◀情报学、情报工作▶

AELISC 2014—29—10(4)CISR框架下中国企业IT治理状况的调查研究/王洪伟等(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情报杂志,2009(10):33-38.

选取CISR模型对中国企业的IT治理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提出若干假设,得出结论:有效的IT治理并不会偶然的产生,一流绩效的企业都有着精心设计的治理机制;IT治理绩效呈钟形的正态分布,这说明我国企业的IT治理也呈现了和CISR研究相同的情况,即大部分企业遵循着一种普遍认可的治理机制,而表现优秀的企业其实采用的是有别于这些企业的治理方式;注重利润率的一流绩效企业常采用集权的IT治理模式;注重增长率的一流绩效企业常采用分权的IT治理模式;注重资产利用率的一流绩效企业通常采用集权与分权混合的IT治理模式。(邵晋蓉)

AELISC 2015—29—10(4)ERP系统导入模式的博弈分析/徐绪堪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商学院)//情报科学,2009(10):1575-1580.

通过对ERP系统导入不同模式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并进行求解和理论证明,得到的结论是“企业与ERP系统供应商、第三方监理公司三方合作导入ERP系统”为最优模式。在企业与其他双方签订合同时,为保证企业提高导入ERP系统成功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要使其他双方参与项目的人员拥有更多的信息量,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相关资料;企业要使代理方承担更多的风险;企业要尽可能减少订金所占导入ERP系统费用的比例,增大中后期交付款项所占比例。(邵晋蓉)

AELISC 2016—29—10(4)e-Science环境下的科学工作流实现及其应用研究()I——概念、架构与设计/李进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科学,2009(9):1394-1399.

所谓科学工作流是在网格等先进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上,利用广域分布在基础设施上的各种科学资源,加速、优化和转变科学研究过程。科学工作流具备无缝访问信息基础设施上的资源和服务等9项功能,其框架构成为:服务层、服务目录、科学工作流仓库、服务需求、科学工作流引擎、科研用户接口。科学工作流的设计方式有多种,其中“面向参与者”的设计方式充分体现了科学工作流的特性。在这种设计方式中,参与者是工作流的基本构成组件,它包含各种接口。科研人员能使用这些组件构建复杂的科学工作流。(邵晋蓉)

AELISC 2017—29—10(4)多语种叙词本体研究/邓仲华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报,2009,28(5):663-671.

文章将本体模型及技术与叙词表的概念组织方案相结合,提出多语种叙词表的构建方案——多语种叙词本体,并以此向新一代叙词表推进。通过分析目前关于叙词表构建、本体构建、本体映射以及本体学习和演化等研究现状,研究了叙词本体的结构与组成,分析了多语种叙词本体的实现,包括多语种叙词本体的构建以及多语种叙词本体的自学习和自动演化等。最后指出,多语种叙词本体通过网络学习和自动演化,使自己成为一个自动更新的动态的知识库,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王 岗)

AELISC 2018—29—10(4)法国经济情报研究:机遇与挑战/Mylene HARDY(法国里尔第三大学GERIICO研究中心);温宏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竞争情报,2009(冬季刊):20-28.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关于法国经济情报的研究状况。经济情报是一个典型的法国概念,法国的研究者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如系统方法、人类学方法和政治学的方法,并围绕着这个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本文介绍了经济情报概念的历史、定义、相关的研究团队和研究领域,它所涉及的问题及其与法国文化相关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法国国家经济情报和区域经济情报的概念。(王 岗)

AELISC 2019—29—10(4)力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研究/陈立新等(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情报学报,2009,28(5):736-744.

文章以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力学和振动力学领域的14种国际代表性期刊10年间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引文数据和主题词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生成共被引文献网络和施引文献主题词共词网络组成的共被引与共词的混合网络图。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了力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被引文献、主要学术人物以及由施引文献主题词所表达的力学重要研究领域,揭示了力学各分支学科的演化过程、研究热点和前沿发展趋势,并深入剖析了支撑当前力学发展的知识基础。(王 岗)

AELISC 2020—29—10(4)情报学研究中的全息论/马自坤,黄体杨(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情报科学,2009(9):1301-1304,1310.

从全息论在“全息情报学”、情报工作和信息检索以及图书馆学与期刊研究三个方面综述国内学者对全息论在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状况。认为“全息情报学”这一学科并不成立,但全息论可作为情报学研究的一种视角,可作为理论基础在信息检索技术和情报研究方法中加以应用。作为情报学理论基础的全息论是一种哲学理论,它为情报学提供了研究框架和研究视角,维系着本学科与整个知识体系的联系。全息论对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有着巨大贡献。作为情报研究方法的全息论,能从不完全信息中获得完全信息。(邵晋蓉)

AELISC 2021—29—10(4)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I——综合方法研究的可行性、思路与原则/王曰芬(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情报学报,2009,28(5):745-725.

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是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方法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各自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和各具有局限性。将两者进行综合研究的目的是彰显两者的优势并弥补各自的缺陷,所以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两个方法综合研究的可行性、思路、原则。文章以综合的基本定义为基础,以方法论为依据,从理论上、技术与资源支撑上、实践应用上三个方面论证了两个方法综合研究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综合方法研究的出发点、核心方法、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研究的基础、方法体系构建的参考、设计方法体系的维度、设计的标准、检验效果的尺度等具体思路和原则。(王 岗)

AELISC 2022—29—10(4)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型在CO2排放决策中的应用为例/佟贺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屈慰双(美国千年研究所)//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35-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模型方法。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国家层面上的中长期发展问题。模型将国家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整合到同一个框架内,在综合各种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出来。中国水泥与钢铁行业CO2排放模型建模的基本思路是从需求出发,首先预测中国未来对粗钢和水泥的需求量,然后再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通过不同政策情景分析下的模拟分析,可以发现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趋势。(邵晋蓉)

AELISC 2023—29—10(4)信号分析:竞争情报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沈固朝(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情报工作,2009(20):11-14,59.

在情报业务领域,对事件出现的各种迹象进行解释、质疑、假设、数据补充、验证和评价的过程称为信号分析。就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而言,了解自已的竞争优势,制定竞争战略,对竞争对手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或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获取和释放某种信号来构筑行动的条件,如果对信号缺乏辨识,没有恰当的解读方法,则降低情报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作者从信号的涵义和分类、产生和发现、搜集和处理、分析和辨识、理论及应用5个方面介绍了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旨在引起企业情报人员和情报理论工作者的兴趣和关注,希望结合情报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拓展该研究方向。(陈永平)

AELISC 2024—29—10(4)云计算及其应用的开源实现研究/赵华茗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9):1-5.

对比分析当前有代表性的云计算参与企业所采用的云计算实现方案和技术特点,总结云计算是一种能够提供动态资源池、虚拟化和高可用性的计算平台。文章通过集成整合Eucalyptus开源云计算平台系统和Liferay开源内容管理系统,剖析具有特定应用的云计算平台构建过程,并着重介绍在基于虚拟技术的云计算平台中,使用Xen虚拟技术制作基于Linux系统的可定制服务的实例映像文件,使用AMI工具运行制作的实例(虚拟服务器)和部署应用服务等技术要点,使读者能够明确掌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过程及云计算实例应用的快速部署与迁移。(王 岗)

AELISC 2025—29—10(4)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绩效维度:现状与未来——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吴建南等(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情报杂志,2009(10):1-5,135.

应用德尔菲法,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各种绩效维度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描述,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表明,目前地方政府的偏重于用“关键议题是否解决”来衡量政府绩效,以GDP为代表的“正式的效果”被普遍而且优先使用;而在未来3年中,各种绩效维度的使用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各个维度的使用情况将可能不再存在显著差异,偏重关键议题解决的指标模式可能逐步被综合、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模式所替代,不同地区政府绩效维度的使用可能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邵晋蓉)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