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用于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

2010-08-30郭佩宣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3210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12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口角面瘫

郭佩宣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 321000)

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病,虽不致命,但因其病变部位在面部,不仅影响面肌功能,还使患者表情部分或完全丧失,影响容貌,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影响。笔者对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并和常规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31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岁。按住院顺序分为单号组和双号组,单号组29例为康复组,双号组2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营养状况、文化程度、面瘫程度等方面相似。

1.2 治疗 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一般护理,即抗病毒、消肿、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一般护理包括适当休息、面部保暖、加强营养等。康复组在入院当天即给予面部肌肉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

1.2.1 心理护理 本病起病急骤,又影响面容,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护士应及时与之交流,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自卑心理,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治疗。

1.2.2 训练方法 训练前用40~45℃温热毛巾敷于患侧面部15分钟。按摩时,患者坐位,对镜。枕额肌额腹:用拇指和示指指腹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按摩。眼轮匝肌: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提上唇肌: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颧肌:主要是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摩。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再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朝患侧口角方向按摩。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每个部位按摩10~20次,每天2次,选择晨起后,睡前训练为佳。表情肌训练: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可随时进行,每日2次,每次每个动作15~20下。

1.3 评估标准 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满分20分。评分达到20分,为痊愈;17~19分,为显效:14~16分,为好转,≤13分,为无效。痊愈与显效视为效果显著。

2 结果

两组治疗1、3个月后的面部恢复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 [例(%)]

由表1可见,康复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P>0.05);康复组的效果显著率(75.9%,22/29)亦高于对照组(60.7%,17/2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51,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恢复情况 [例(%)]

表2可见,康复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康复组的效果显著率(89.7%,26/29)亦高于对照组(67.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元损伤所致,表现为同侧上、下部面肌的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本病是由于神经损伤后的肌肉瘫痪,利用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面部可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通过牵拉肌肉,以延缓肌肉的萎缩,刺激肌肉运动,而达到早日恢复面肌功能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的效果显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由此笔者认为,康复训练促进了周围性面瘫的面肌功能恢复,但在治疗3个月后显效才能明显。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尽早找回信心,重返社会,从而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口角面瘫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我能移动钙』效果显著 拔得头等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