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探讨
2010-08-27王爱华
王爱华 刘 丽 王 蕊
分娩过程是一个自然的生物学过程,但其涉及的不仅仅是躯体或生理功能,还涉及到心理和社会功能[1]。影响分娩的4大因素分别是:产力、产道、胎儿和心理因素。其中产道和胎儿是基本不变的因素,而产力和心理因素是可变的因素,而且产力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产妇的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通过观察我院 2008年 1月~ 2009年 12月近 2年来的不同精神状态的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来了解心理因素在自然分娩中所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 2008年 1月~ 2009年 12月 650例初产妇足月妊娠(37~ 41周 ),骨盆内外侧测量均正常,临产前 B超正常,胎心监护正常。阿氏评分>7分,年龄分布在 20~ 35岁。无内外科合并症,血球分析、肝肾功能、血凝系列均正常。
1.2 方法 产前检查完备,孕期来过本院的孕妇学校,了解分娩过程,对分娩充满信心。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产妇的精神状态,按平均分划分 SAS高分组和低分组,思想顾虑小(SAS低分组 )的产妇为 I组 ,430人。对受到不良情绪影响(SAS高分组),对自然分娩无信心的产妇为 II组 ,220人。对这些生理因素适合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前做好问卷调查,临产后均给予严密观察产程,检测胎心。
1.3 统计分析 最终分娩方式:阴道顺娩、剖宫产、阴道助产。对两组数据进行χ2检验以加以比较分析。
2 结 果
本研究中 650名产妇临产前的 SAS均分为 47.25± 8.36,与一般人群资料相比,差异显著(t=3.24,P<0.01)。因此,将 SAS分值小于 47.25的产妇分为 I组 ,SAS分值大于47.25的产妇分为 II组。其中 I组产妇的 SAS均分为 44.58±8.15,II组产妇的 SAS均分为 56.84±6.52,两组 SAS均分差异显著(t=4.21,P<0.001)。两组产妇顺产率比较,I组明显高于 II组,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
3 讨 论
3.1 心理因素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以往正常分娩归结为产力、产道、胎儿 3因素。但在现代产科领域,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整个自然分娩中的作用,并且大量事实证实了正常分娩中第 4个因素的作用,并于乐杰主编的第 5版《妇产科学》中明确表明分娩受 4种因素的影响[2]。分娩对产妇来讲既是生理上的应激,也是心理上的挑战。有些产妇分娩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孕妇对妊娠和分娩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妊娠不顺利 ,胎儿发育不正常,害怕分娩不顺利,惧怕分娩时会疼痛,怕医务人员的冷面孔,担心胎儿的性别,担心胎儿存在畸形,担心产后体型受影响,无人照顾及经济费用等。加之亲友对分娩疼痛的夸大描述增加其恐惧感,甚至造成焦虑和抑郁。这些不良情绪不利于适应分娩环境,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助产机会。研究[3]发现,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液中催产素水平呈负相关。焦虑、抑郁使产妇大脑皮层处于抑郁状态,下丘脑发出的冲动减少,神经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减少故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不良情绪不仅容易导致疼痛阈限下降,加强疼痛,而疼痛又加强不安,造成恶性循环,而且易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率加速,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收缩乏力,宫口扩张慢,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兴奋,儿茶酚胺增多,血压升高,导致胎儿发生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及胎儿宫内窘迫无疑增加了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 SAS高分组产妇顺产率明显低于 SAS低分组产妇,由此说明产妇的焦虑水平对分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2 降低精神心理因素在自然分娩中的负面影响 ①让产妇了解分娩知识,让她们知道只有产力、产道、胎儿及心理因素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分娩;②鼓励产妇参加孕妇学校,了解各个产程特点,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充满信心与医务工作者配合好;③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的利弊。剖宫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是自然分娩的 10~40倍,大出血率是阴道产的 3倍[5]。自然分娩可减少肺透明膜病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剖宫产增加了麻醉风险和手术风险;④鼓励产妇克服恐惧心理,分娩只不过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也可采用导乐无痛分娩(在我院已广泛开展无痛分娩技术)。解除思想顾虑,克服重男轻女的思想。待产室可有家属特别是丈夫的陪伴,使其更有温暖感。建立家庭化的分娩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1]陈华,王雅珍.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 [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45-46
[2]乐杰.妇产科学 [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64
[3]陈华,张慧珍.孕妇焦虑抑郁的发生和神经递质的关系的初步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4):222-224
[4]赵有业,吴俊.孕妇心理需求及分娩过程的心理调整 [J].中国妇幼保健,1996,5:30
[5]张为远.剖宫产与母儿健康的关系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10(10):746-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