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2010-08-25殷莉波
殷莉波
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殷莉波
目的观察自拟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给服自拟桑杏止咳汤,并随证加减。结果本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结论自拟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
咳嗽变异性哮喘 桑杏止咳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患者症见长期顽固性咳嗽,常咳嗽频作,咽痒阵呛,无痰或痰少黏白,吸入冷风或刺激性烟尘则咳嗽加剧,甚则面红泪出、泛恶呕吐。长期的慢性咳嗽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夜间剧烈咳嗽影响睡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应用自拟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07年1月~2009年2月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其中 <18岁者16例,≥18岁32例;以干咳为主者26例,咳嗽有痰者12例,刺激性咳嗽者10例;发病季节在秋冬季者25例,春季者13例,冬季者10例;均有咽部充血,其中15例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形成;肺部听诊有少许哮鸣音者5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2例;血清过敏原试验发现粉尘、螨、花粉等物质过敏或血IgE>200μg/mL者2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呼吸病学》[1]拟定的支气管哮喘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1)咳嗽两个月以上,多呈发作性,以夜间或凌晨多见;(2)胸肺无阳性体征,放射检查无异常;(3)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或昼夜呼气峰流速值波动率>20%;(4)平喘治疗 (如用强的松)2周,咳嗽症状显著缓解。
1.3 治疗方法 以自拟桑杏止咳汤为基本方,处方为冬桑叶15g,杏仁9g,桔梗9g,生甘草3g,净枇杷叶10g,蝉蜕 6g,炒前胡 10g,炒紫苏子 10g,地肤子 12g,广地龙10g,佛耳草15g,云雾草15g(此为成人剂量)。鼻痒、喷嚏连声者加白芷、辛夷花、苍耳子;风寒束肺型加紫苏叶、白芷、荆芥、防风疏风散寒;肺热型加老鹳草、
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宁波315010)鱼腥草、金银花等清化肺热;阴虚加南、北沙参及玄参、麦冬、桑白皮等滋阴清热。药物剂量随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增减。每日1剂,水煎少量频服。7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相关标准拟定。临床控制: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或偶有咳嗽不需服药即可缓解。显效:咳嗽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夜间及晨起无症状,停药后症状无加重。有效:咳嗽减轻,夜间及晨起仍有轻咳,停药后症状加重。无效:咳嗽症状改善不明显,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48例,临床控制9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3%。
2.2 肺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
表1 肺功能治疗前后比较(±s)
表1 肺功能治疗前后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1
n时间治疗前治疗后48 48 FVC(L)2.64±0.67 2.83±0.63*FEV1(L)2.21±0.61 2.57±0.56*PEF(L/s)3.43±0.26 4.61±0.28*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其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一般的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治疗无效,因此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而失去早期恰当治疗,甚至发展成严重的哮喘状态。西医以肾上腺皮质激素、茶碱类或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有不良反应之虑,而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本病属中医学“咳嗽”范畴,病因病机为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而致。其治疗大法以宣肺降气为先。方中杏仁、桔梗开宣肺气;枇杷叶、紫苏子、前胡肃降肺气,宣肃并用,恢复肺的宣肃功能。同时,本病多见因咽痒而咳,此乃风邪侵袭的标志,故不同于一般的咳嗽,其治疗时需加强祛风之力,方中蝉蜕、地肤子、广地龙搜风通络,使风邪外达,气道得以通利,肺气得以宣发,清肃之令得以下行。再加冬桑叶祛痰镇咳,佛耳草、云雾草清肺化痰,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宣肺降气、祛风止咳之功。药理研究表明[3],冬桑叶、桔梗、前胡、枇杷叶等均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而杏仁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枇杷叶有镇咳平喘作用;桔梗有祛痰作用;地肤子、蝉蜕、广地龙等风药更是有提高细胞免疫力,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抗组织胺等作用。此方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又符合药理研究,故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1]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12~17.
R562.2+5
B
1004-745X(2010)01-0008-02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