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50例的护理
2010-08-25高秀萍
高秀萍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嵊州 312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50例的护理
高秀萍
急性酒精中毒 昏迷期 观察 护理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嵊州 312400)
急性酒精(乙醇)中毒,俗称醉酒,系由一次性摄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止的状态,为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我们采用纳洛酮、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4月急诊科患者100例,均符合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36.1±8.6)岁;血液酒精浓度(285.34±44.71)mg/dL。对照组50例,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5.64±8.92)岁;血液酒精浓度(280.44±45.9)mg/dL。两组性别、年龄、血液酒精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洗胃、吸氧、心电监护、输液,纳洛酮针0.8mg入液静注,1h后可重复使用0.8mg,直至清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 (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清醒时间及纳洛酮用量。
2 结果
2.1 两组清醒时间及纳洛酮用量比较 见表1。治疗组清醒时间早于对照组,纳洛酮用量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清醒时间及纳洛酮用量比较 (±s)
表1 两组清醒时间及纳洛酮用量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n组别治疗组对照组50 50清醒时间(h)4.52±1.51△5.71±2.10纳洛酮(mg)3.60±1.21△4.61±1.7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病情安置患者在抢救室,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呕吐时注意及时清除口鼻腔呕吐物及分泌物防止发生误吸。同时予吸氧3L/min。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立即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一旦发现患者神志转清及时汇报医生以便调整纳洛酮用量。
3.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昏迷患者病情重且病情变化快,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开通静脉,可有利于固定,并保持静脉通路畅通,达到有效的给药目的。
3.4 用药护理 严格执行医嘱,尽快使用纳洛酮,使患者快速清醒,减少、避免因意识不清造成窒息、坠床等情况,同时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5 安全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患者可出现谵忘或其他攻击行为,对此类患者应给予约束制动,及时应用床栏保护,家属在场时嘱陪护在旁以防坠床。
3.6 基础护理 应及时调节好室温,加盖棉被保暖。出现呕吐时,及时清理口鼻腔异物。重度中毒小便失禁者及时予更换尿湿衣被,必要时留置导尿。
3.7 饮食护理 昏迷者常规禁食,待神志转清后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如温开水、豆浆、牛奶等,并逐渐过度到普食。
3.8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酒精及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肝细胞,长期过量饮酒或酗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酒后驾车易造成交通事故,伤害自己及他人。同时,护理人员应告诫患者饮酒不宜过快,轻度醉酒后可饮浓茶或咖啡等,使其从心理上接受并改变这些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4 讨论
4.1 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为酒精中毒的严重阶段,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脑内β-内啡肽释放增加,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制,对β-内啡肽有拮抗作用,能逆转呼吸抑制及意识障碍,有良好的催醒作用,可保护大脑功能,缩短昏迷时间[2]。目前纳洛酮已成为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药物。丹红注射液由丹参和红花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现代研究证明[3],丹参可扩张脑动脉,减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改善大脑缺氧,对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红花具有增加脑动脉血流量及营养脑细胞作用,具有催醒作用,有助于缩短患者清醒时间。
4.2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基础。使用静脉留置针,便于及时正确给药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措施。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发生误吸、坠床、意外伤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明显改善人们对酒精中毒危害性的认知态度,有效防范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J].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5.
[2]孟庆林.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机理的探讨 [J].中国急救医学,1996,16(3):2 ~3.
[3]辛琴,李秀芳,司端运,等.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 中成药,2004,26(3):222~224.
2009 -11-03)
R473.5
B
1004-745X(2010)06-106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