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模板施工质量常见问题的控制与解决方法

2010-08-23

科学之友 2010年22期
关键词:洞口剪力墙校正

林 忠

(汕头市澄海区房产管理局,广东 汕头 515000)

大模板施工具有刚度大、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整光滑、几何尺寸准确等优点,混凝土表面可达到一般抹灰要求,可直接进行面层装修。但也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如:门窗洞口倾斜、偏移、扭曲、楼层接槎错台、墙体钢筋位移、剪力墙底部烂根等。同时,由于全钢大模板作为一种新型模板技术,还存在自重大、对塔机性能和人工素质要求高、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缺点。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来介绍一些关于大模板施工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1 工程概况

汕头市某小区建设楼房共7栋,建筑面积85 809 m2,建筑层数均为地下一层,地上11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了缩短工期,该小区所有建筑均采用大模板施工。为了防止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通病,在建设初期施工单位成立了专门的QC小组,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关。

2 门窗洞口的质量防止与控制

2.1 放线控制

在每一层顶板施工完毕后都要进行下一层的墙体、门、窗洞口尺寸的放线,这是门窗洞El质量控制的重要一步,具体操作为:第一步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放线;第二步采用引线法,在第一步确定门窗洞口的基础上,从洞口中心引一条垂线至下一层的洞口底部以符合该洞口的尺寸。

2.2 校正洞口

剪力墙、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对已成型的洞口进行吊线校正,校正后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3 立门窗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验收后,按门窗洞口尺寸立门窗洞口模板,并将已立好的门窗洞口两边用12号铁丝与两侧的构造柱临时加固。

2.4 校正洞口模板

将已立好的门窗洞口模板按控制线定位调平,并采用吊线法校正洞口模板的垂直度,校正完毕经现场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5 门窗洞口的加固

在加固大模板之前应对门窗洞口模板采用以下加固方法:第一步切除12根Φ12钢筋各500 mm长。第二步将Φ12钢筋按以下方法焊制在窗洞口两边构造柱的箍筋与主筋上(门窗洞口两边上下500 mm各焊制2根,门窗洞口的中部两边各焊制2根)并与门窗洞口的模板加固牢固。

2.6 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浇筑门窗洞口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浇灌时一定要在门窗洞口的两边均匀浇筑,并且一次浇筑高度不能超过门窗洞口的1/3。

(2)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口边30 cm以上,从两边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2.7 拆模控制

门窗洞口模板拆模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破坏门窗洞口的棱角,以加强成品保护。

2.8 门窗洞口的养护

对于已拆除的洞口混凝土,每天要定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持续10~15 d,以防门窗洞口混凝土开裂。

3 楼层混凝土层间接槎的防止与解决方法

3.1 楼层混凝土层间接槎的防止

保证层间外墙上下不错台、不漏浆和相邻模板平顺应注意:要在外墙外侧大模板的上端固定一条宽175 mm、厚30 mm、长度与模板宽度相同的硬塑料板;在其下部固定一条宽145 mm、厚30 mm的硬塑料板。为了能使下层墙体作为上层模板的导墙,在其底部连接固定一条12槽钢,槽钢外面固定一条宽120 mm、厚32 mm的橡胶板(见图1)。浇筑混凝土后,墙体水平缝处形成两道腰线,可以作为外墙的装饰线。上部腰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时将下部的橡胶板和硬塑料板卡在里边作导墙,橡胶板又起封浆的作用。所以浇筑混凝土时,既可保证墙面平整,又可防止漏浆。

图1 腰线条设置示意图

3.2 层间混凝土出现错槎的处理方法

(1)利用结构50线在层间接槎的上、下100 mm处各弹一条水平线,然后用砂轮机将错槎部位的混凝土剔凿、打磨平整。

(2)将打磨好的墙体清扫干净后,按所弹墨线上下各粘贴一条宽透明胶带。

(3)按一定比例拌和掺加108胶的水泥浆,使用木刷将掺有108胶的水泥浆体均匀涂抹于已处理过的层间接槎处。

(4)将处理好的层间接槎放置10~15 min便可撕掉宽透明胶带。

4 钢筋移位的质量控制与防止

4.1 采用塑料卡环做保护层垫层

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保护层厚度要求在墙体两侧套放塑料卡环保护层垫层。

4.2 采用钢筋撑铁法

剪力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墙体厚度、主体截面尺寸要求,将已切好的Φ12钢筋按梅花形布置焊制于剪力墙与柱体纵横钢筋上,最后用大模板将钢筋撑铁固定牢固。

4.3 采用梯子筋定位

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毕且大模板合模后,在高于大模板50 mm处将一道与剪力墙等宽度的梯子筋水平绑扎于剪力墙的纵向钢筋上,混凝土浇筑完该梯子筋可回收重复使用。

4.4 混凝土浇筑控制

对于每一道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均匀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最好控制在400~600 mm之间。

4.5 混凝土的振捣控制

对于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振捣时,最好从墙体中间向两边振捣,且振捣时,振捣棒不宜离两侧大模板过近,以免造成墙体钢筋倾斜。

5 墙体底部烂根的防止与解决方法

5.1 大模板的支设控制

大模板支设时,在大模板底部与楼层接槎缝隙较小时,应在大模板底部加垫海绵条,以防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漏浆。大模板支设时,在大模板底部与楼层接槎缝隙过大时,应采用水泥砂浆将其缝隙封堵,以防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漏浆。

5.2 混凝土浇筑前的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应事先浇筑50~100 mm厚的水泥砂浆,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导致墙体底部出现烂根。

5.3 混凝土浇筑时的控制

对于每一道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均匀浇筑,第一层浇筑高度不应超过500 mm,并在振捣均匀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

5.4 处理方法

对于拆模后的剪力墙底部出现的烂根现象应及时处理,先将底部松动的石子清理干净,再将烂根部位用水润湿,拌制一定量的细石混凝土将其修补平整。

6 结束语

该小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上方法对门窗洞口的控制、层间接槎的控制与处理,钢筋位移、墙体底部产生烂根等进行控制,避免了大模板施工的一系列质量通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但是大模板施工依然是一个值得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工程建设者,笔者一定会继续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

1 袁 勇.大模板施工质量控制[J].陕西建筑,2008(10)

2 谭树清.混凝土挡土墙大模板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A)

猜你喜欢

洞口剪力墙校正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建立在校正系统上的强大实力Sonance所能士i12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基于特征分解的方位向多通道SAR相位失配校正方法
基于在线约束限制的飞行器预测校正制导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