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60例

2010-08-22王祖龙宋竖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肠溶不育症免疫性

王祖龙,宋竖旗

(1.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男科,河南 郑州 450002;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泌尿科,北京 100053)

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60例

王祖龙1,宋竖旗2

(1.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男科,河南 郑州 450002;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泌尿科,北京 100053)

目的:观察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总有效率、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及精液参数改变。停药12周末,对AsAb转阴但妻子未怀孕者考察复发率。结果:2组总有效率、AsAb转阴率、复发率及精液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免疫性不育症;抗精子抗体;消抗饮;肠溶阿司匹林;泼尼松

免疫性不育是指男性产生抗精子自身免疫或由女性产生的抗精子同种免疫引起的不育,男性不育症中约有8% ~10%与免疫因素有关[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有应用免疫抑制剂、避孕套隔绝以及人工助孕等疗法[2],但疗程长,疗效欠佳。笔者近年来采用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60例,年龄24岁 ~35(28.7±4.3)岁,病程3.1±0.4年。对照组60例,年龄24岁 ~34(29.4±3.0)岁;病程2.9±0.3年。2组病人在年龄、病程、疾病分布等方面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3]:①病史资料:婚后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曾孕育,排除内分泌、性功能异常、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②实验室检查精浆ASAB阳性(MAR法)[4];③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标准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4岁 ~40岁的已婚男性。

1.4 排除标准

①配偶有严重的妇科疾病影响怀孕者;②夫妻间性生活不正常,如逆行射精或不射精等;③服用抗癫痫、抗肿瘤等有碍生精及精子活力的药物者;④先天畸形、精路梗阻者;⑤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⑥对治疗药物或对照药物过敏者;⑦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或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 采用中药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消抗饮处方:败酱草30g,红藤20g,生薏仁 30g,茯苓 15g,丹皮 15g,赤芍 15g,桃仁6g,丹参 15g,黄芪 20g,仙灵脾 15g,枸杞子 15g,川牛膝15g,生甘草6g。每日 1付,水煎取汁 400ml,分早晚2次温服。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由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 H13023716,批号0512002,每次25mg,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2组总有效率、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及精液参数改变。停药12周末,对AsAb转阴但妻子未怀孕者,考察复发率。

1.5.2 对照组 口服泼尼松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33020758,批号0508016,每次5mg,每日3次。如有明显感染存在,可常规使用抗生素。

1.6 观察指标

AsAb转阴率、复发率,所用 AsAb试剂盒购自南京欣迪生物药业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注册证编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400774号),采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实验(MAR实验)[5]检测;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由北京伟力公司 WLJY-9000型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检测。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疗效评定标准拟定。①痊愈:精浆中的AsAb转阴且停止治疗3个月后无复发,或治疗随访期间妻子怀孕者;②显效:精浆中的AsAb转阴,但停止治疗3个月后复查又转阳或治疗3个月后精子的数量、活力、活动率等常规检查已正常;③有效:精浆中AsAb阳性虽未转阴,但降低1个以上档次,或精液常规检查有明显改善;④无效:治疗前后精浆中的AsAb及精液常规检查无明显变化。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t检验和F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4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0.635,P=0.001<0.0l)。

表1 2组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2组治疗后AsAb转阴和复发情况

AsAb转阴:治疗组55例占91.67%,对照组14例占2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7.323,P=0.001<0.O1)。AsAb复发:治疗组 55例中有12例复发(21.82%),对照组14例中有4例复发(23.33%),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286,P=0.593>0.05)。

表22 组AsAb转阴率、复发率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主要参数比较

表3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液化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液化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液化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2 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主要参数比较(±s)

表32 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主要参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项目 对照组(n=60)治疗组(n=6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密度(×106/ml)21.7±10.9 22.3±14.6 21.3±15.2 23.4±12.6活 率 (% )38.9±11.6 39.6±15.7 39.2±12.1 56.3±13.4#※活力(A+B,%)28.6±14.7 30.8±15.6 29.5±15.2 44.3±16.1#※畸 形 率 (% )36.9±11.6 34.7±15.2 37.2±14.7 33.8±10.5精液量(ml) 3.3±0.7 3.4±0.3 3.3±0.5 3.5±0.6液化时间(min)50.7±15.8 48.6±12.5 50.5±16.4 30.7±12.8#※pH 值7.4± 0.3 7.3± 0.4 7.3± 0.5 7.4± 0.2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治疗中有5例出现痤疮、上腹部不适、食欲增加,治疗组3例出现上腹部不适,但均症状轻微,未进行特殊处理,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

3 讨论

不生育是影响男女双方和家庭的全球性问题,估计我国不育症的发病率在10%左右,并有增加的趋势,而男性生育能力缺陷所致不育者约占不育夫妇的50%[1],其中男子免疫性不育症约占男子不育症的2.9%[6]。目前西医治疗免疫性不育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临床常用泼尼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长期服用可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副作用,且停药过程复杂,对胚胎还有致畸的危险[7、8]

免疫性不育属中医学“不育”、“无子”范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指肾虚,标实即湿热、气滞、血瘀[2]。笔者基于以上病机认识,组方消抗饮治疗免疫性不育。方中败酱草、红藤为君,二者结合既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又活血祛瘀;薏苡仁、茯苓为臣,两药共用,一可清热利湿除湿热之标,二可强健脾胃除生湿之源,三可排脓消痈治疗局部炎症,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9]。丹皮、赤芍、桃仁、丹参、黄芪、淫羊藿、枸杞子、川牛膝共为佐药,其中丹皮、赤芍活血化瘀、凉血清热;桃仁善泄血分之壅滞;丹参既能凉血化瘀,又可调节免疫功能,消除已形成的抗体,抑制新的抗体产生[10];黄芪既可益气以助行瘀,又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淫羊藿温阳补肾,能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枸杞子滋阴补肾,对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川牛膝既可补肾又能引药下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生甘草为使,既调和诸药又能抑制免疫反应,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补肾益气之功。在此基础上配合阿司匹林,通过其抗凝集作用,使精子不再凝集、制动,达到改善生精环境,消除 AsAb的作用。通过本研究120例临床观察,能明显提高 AsAb转阴率,改善精子活力和活率,缩短液化时间,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注意的是,有消化道活动性溃疡者或有出血倾向者或对阿司匹林过敏者需禁用阿司匹林,单用中药消抗饮即可。

总之,消抗饮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1]郭应禄,李宏军.男性不育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0-275.

[2]孙自学,张宝兴.实用中西医诊疗男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3:469-475.

[3]徐晨.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8.

[4]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192.

[6]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98.184.

[7]程可佳,陈桂冰,黎杰运,等.橘核丸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132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7):41.

[8]刘瑞军,岳锡宏,王志勇,等.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653.

[9]王祖龙,孙自学,李灿,等.消癥饮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 200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49(8):701-703.

[10]骆和生,罗鼎辉主编.免疫中药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40-388.

R285.6

B

1006-3250(2010)09-0842-02

2010-01-08

王祖龙(1965-),男,河南焦作人,医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生殖医学、男科医、教、研工作。E-mail:wangzulong123@126.com。

猜你喜欢

肠溶不育症免疫性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男性不育症不用愁,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治疗方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消栓肠溶胶囊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菟丝子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