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

2010-08-21屈君红许红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9期
关键词:热量胎儿孕妇

屈君红 许红玉 王 敏

妊娠期糖尿病(GDM)主要是指妊娠期第一次出现糖代谢异常性疾病,其当前的病发率在4%~6%,但未经治疗患者病死率却高达50%,且糖尿病呈逐年增多趋势,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经过复杂,母婴并发症多,尤其围生儿病死率远大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正确处理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是内科、妇产科、儿科医师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观察,并在血糖指标方面正确监测控制是产科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医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41例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取得的较好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82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医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27.4±3.2)岁。其中初产妇65例,经产妇17例。选择41例为观察组(系统的产前检查,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和41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才确诊,未采取干预措施)。两组孕产妇年龄、孕次、体质量和身高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组患者的入选标准

糖筛查(GST):一般在妊娠24~28周进行,而对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胎儿大于实际孕周、羊水过多或孕妇肥胖、高龄、自觉有“三多”症状的或在初次产检发现异常时即行血浆葡萄糖值的筛查。口服50g葡萄糖后1h 血浆葡萄糖值≥7.8mmol/L者为阳性。糖耐量试验(OGTT):对GST阳性者进一步行确诊试验。GDM诊断标准[1]:妊娠期空腹血糖≥7.8mmol/L,或OGTT任何一次血糖≥11.l mmol/L,加空腹血糖≥5.8mmol/L。

1.3 干预方式

1.3.1 缓解心理压力

在患者被确定GDM后,常常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异常情绪,这些会使患者的血糖升高,恶化病情。这就需要护士做好GDM 患者的心理护理,开展心理引导,维持患者内心的稳定性,使其树立面对其治疗的信心,在医生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治疗工作,促进血糖指标正常,保持病情的稳定性。

1.3.2 保持科学饮食

对GDM患者做好科学的饮食搭配,能够有效控制或降低糖尿病的病情。首先,需对血糖加以控制,防止因血糖增加而造成胎儿胰岛素分泌过多;其次,对胎儿本身给予足够的营养补充,这样能够避免热量的过多摄入,造成饥饿性酮症酸中毒。科学的饮食不仅能够维持妊娠期的热量和营养需要,还能避免出现餐后血糖过高的问题。孕妇热量摄入需结合其体内血糖,以及体质量具体情况确定,参照每日150kJ控制总热量,妊娠中晚期每周热能摄入上升4%~7%。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在45%~55%,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25%~30%,在饮食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应的水果蔬菜,为孕妇体内补充需要的营养元素。应行少量多餐制,基本上保持5~6餐/日。早餐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0%,午餐、晚餐的热量需占30%[2],其余阶段需要在中午或睡前需适当增加,饮食控制3~5d后监测24h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包括0时、三餐前半小时及三餐后2h血糖水平及相应尿酮体,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

1.3.3 正确运用胰岛素

GDM会给母婴身体状况造成作用,这主要是由糖尿病病情与血糖控制情况而定,根据血糖轮廓试验结果,结合孕妇个体胰岛素敏感性,合理应用胰岛素(表1)。

表1 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

可对饮食控制低于血糖标准,空腹血糖>6mmol/L,早餐、午餐后3h内的血糖超过7mmol/L等情况可配合运用胰岛素[3]。实际用量则要参照具体病情、孕期做出适当调整,对实际用药情况做好记录,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控制GDM糖代谢紊乱中最好的方式。

1.3.4 血糖监测

监测血糖与胎儿预后有着很大的联系,护理人员需引导孕妇正确使用微量血糖仪对血糖进行自我监测,孕期要定期做好血糖测量,一般1周1次,可适当将测量次数增加到每天测5次,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每日测6~7次,在餐前、后进行,对监测结果详细记录。

1.3.5 做好病情观察

对GDM造成孕妇、胎儿的变化高度重视,对于孕34~35周患者,建议住院观察,每周重复E2、B超检查,2~3d复查NST及至分娩,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胎盘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结合孕周及母亲情况,选择正确分娩时机,系统检测中有2例于孕36周时胎动计数减少,NST有阳性转阴性,并E2值下降,考虑胎盘功能减退,在予以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3d后予以剖宫产术,新生儿避免胎死宫内,其余39例患者均在孕37~40周后分娩,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新生儿均按早产儿处理,严密观察,予以保暖、早喂糖水、早开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感染等。

2 结 果

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妊高征、酮症酸中毒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巨大胎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和围生儿的预后均有明显改善,见表2和表3。

表2 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比较(n)

表3 两组新生儿分娩结局比较(n)

3 讨 论

妊娠期受到胎盘泌乳素、催乳素、糖皮质激素、孕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水平的影响,常造成体内出现了不断增强的胰岛素抵抗。且因为孕期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使得孕妇易发生血糖的能力增强。此种糖代谢的转变使得孕前已出现糖尿病的孕妇在控制血糖方面的难度增加,若孕妇的胰岛功能难以达到分泌足量的胰岛素,以发挥出抵抗拮抗激素效果时,其通常体现在糖耐量异常或妊娠期糖尿病等症状上[4]。妊娠、糖尿病、孕妇三者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在孕妇的影响体现在羊水多、出血、感染导致剖宫产率上升,会造成新生儿出现巨大儿,以及代谢异常、早产、畸形甚至死产等[5]。

这就需要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做好护理工作:①心理护理:环节孕妇的心理压力,提高精神状态,对血糖有效控制。②饮食调整: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十分重要,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促进血糖代谢功能的完善,避免出现高血糖。③血糖、胰岛素运用:对患者的血糖指标科学评估,能保持血糖处于正常状态,这直接影响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情的恢复。④病情观察:了解GDM给孕妇、胎儿带来的影响,出现病发症状时,如胎儿畸形时需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与围生儿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能够尽早发现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护理方案,以保证妊娠质量、减少并发症、维持母婴健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廖军,周玉琴.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的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1):5-8.

[2]张金慧,吕阳梅.新型饮食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39.

[3]Tracy L,Ann J.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J].Clin Diabetes,2005,23(1):17-24.

[4]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6.

[5]汤佩玲,胡淑君.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管理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32.

猜你喜欢

热量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剧烈运动的热量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热量计算知多少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