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开敞空间环境分析

2010-08-20文晓枫

山西建筑 2010年28期
关键词:自发性环境活动

文晓枫

1 环境行为学理论

环境行为学(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1]。在城市设计层面,我们需要用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系统为设计提供依据。其理论系统的内容包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对于感知、认识和偏好的研究;通过设计来实现人与环境共生关系的建构。环境行为学理论的根据主要来源于环境心理学,优点在于它把这些抽象的理论应用于规划和设计当中,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2]。

在环境行为学中,无论是相互作用论还是相互渗透论,都强调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只是作用方式有所不同。这个过程是一个包括人对环境的感觉、认知以及对待环境的态度的连续过程,同时也包含如空间行为这一外显活动。环境行为的研究要素有:1)客观环境。指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2)自我的需要。由于人的不同性别、年龄、地域差异、种族区别等造成对环境的需要是不一样的。3)环境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共同作用。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列文(K·Lewin)提出,人的行为是人的需要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函数B=f(P×E)。公式体现了:一方面,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满足一定的需求,行为是人自身动机或需要作出的反应;另一方面,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在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中叠加了外在环境刺激的作用。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对行为产生阻碍[3]。

2 人的行为特征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使人的行为产生了环境适应性的特征。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发展中,由于人和环境交互作用,逐步形成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这就是人的行为习性。人在环境中的生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性。捷径性——指人们在清楚知道目的地的位置或是向目的移动时,总是有选择最短路程的倾向;从众性——追随大众的一种心理,跟随大流,人们总是喜欢向着人多的地方聚集[3];习惯性——人总会喜欢做平时习惯的事,走常走的路;舒适性——人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总是选择以感受比较舒适的方式进行,如冬季向阳、夏季遮阳、走较为平坦的路等;视觉引导性——人会向着视线通透,可以看见场所内部活动的方向行进,而抗拒不可见、未知的场所;场所限定性——环境对人行为作用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限定了环境对人的行为提供了唯一性的选择。

人的行为是对其需求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需要有环境作为载体。丹麦设计师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中指出,城市或居住区的人们需要通过交往获得信息、受到启发、感觉快乐。建筑室内外的生活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根本、更有意义。而建筑和规划能影响人们相遇、观察、倾听他人的机遇,这些机遇有其自身的质量,它们构成其他形式交往的背景和起点。他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指人们在各种条件下都要参与的户外活动,即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自发性活动是指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户外活动。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4]。必要性活动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与外界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而自发性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意愿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大部分户外的娱乐消遣活动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活动往往受天气和环境的吸引力影响,要求有好的物质规划。当户外环境质量好的时候,自发性活动的频率增加,随着自发性活动水平的提高,社会性活动的频率也会稳定增长[5]。

3 通过实例分析环境对行为的作用及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1 对同济大学彰武校区学生室外行为问卷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以同济大学彰武校区为环境对象,探讨校园环境与学生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作用。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居住在该校区学生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情况及学生对校园场所的使用情况和对环境的感受、认识和评价。检验在外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性,提出校园环境改善的措施。

本次研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3份。其中男生22份,女生21份。包括了17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填写问卷的学生全部为居住在该校区的研究生。鉴于调查的人群基本年龄、背景相差不大,所以只选取了性别和专业两项来表征调查人群的特性。数据处理过程是分别对问卷中的调查项目进行赋值,然后用SPSS软件对赋值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做统计学分析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行为对校园环境的反映来检验行为学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找出哪一种行为特征对相应的行为类型起主导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出对校园环境的改善措施。本次调查的具体行为活动包括:上课、吃饭从寝室到教室、食堂经过的路径、打篮球、跑步、散步、室外交谈、晒太阳等。其中必要性活动包括吃饭和上课从寝室到教室、食堂的两项路径选择;自发性活动包括跑步、散步和冬季晒太阳三类;社会性活动包括打篮球和室外交谈两类。问卷分别对各类活动发生的路径或停留地点及其选择该路径或停留点的原因进行调查,找出每项活动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行为特征归类。通过软件对各项行为与分类属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测定各属性与各行为之间的相关度(活动发生频率以样本个体每周发生该活动的次数计),见表 1。

表1 分别对各项活动进行行为属性的多元回归分析输出结果表

从表1中的数据看出,必要性活动中的吃饭、上课行为的发生与外部环境并没有显著相关性。符合扬·盖尔对必要性活动的定义,人们在各种条件下都要参与的户外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而必要性活动发生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则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属性。对吃饭行为的选择路径数据进行分析,具有从众性、舒适性、视觉引导性及习惯性特征的样本分别占总样本的2.3%,16.3%,4.7%及39.5%,而具有快捷性特征的样本占总样本的100%。可见,必要性活动的主导行为特征是捷径性。

表1数据显示,无论是自发性活动还是社会性活动,除了人的本身需求外还与环境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中跑步行为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环境舒适度并与场所限定性线性相关,所以活动的舒适性和场所限定性行为特征明显;散步与晒太阳活动的舒适性行为特征显著;打篮球活动的场所限定性和舒适性行为特征显著;室外交谈活动的舒适性和视觉引导性行为特征显著。证明虽然各种具体活动的行为属性特征有所差异,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明显受室外环境的影响。

在该调研中必要性活动对人的基本属性即性别和专业都不具有相关性。而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对性别属性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分别对各种行为与性别做单因子的相关分析,见表2。

表2 各种行为与性别的单因子One-Way ANOVA分析输出结果

根据表2中数据可知,跑步、散步及交谈等基本健身、休闲活动,男女发生频率的差别不大。而晒太阳和打篮球则与性别呈现显著相关性,女生晒太阳的活动的频率远大于男生,打篮球的体育运动男生的发生率远大于女生。从整体情况来看,必要性活动的发生率为100%,而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个体数及个体的发生频率均较少。据访谈发现,这主要是由两点原因造成:1)该校区为研究生校区,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社会实践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他们的空闲时间不多,对户外活动的需求也就不多。2)该校区用地有限,几栋高层公寓住了几千学生,而只有中间一小块中心绿地和两个半场篮球场可以提供学生活动,其他设施十分缺乏,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室外活动需求。加之停车用地不充足,造成公寓楼下的空地上见缝插针的停满了自行车,通道受阻,公共活动空间被占用的局面。据访谈,学生对校园室外环境的不满主要在路径设计不合理、设施场地缺乏、室外遮阳挡雨设计不足等方面。基于上述的各种行为状况及学生的现实需求,下面对同济大学彰武校区的校园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3.2 校园环境的行为学分析

首先对校园中必要性活动发生的路径进行分析,即学生对从寝室到教室或食堂的路径以及从该校区到本部校区的路径选择分析,如图1所示,图 1中 1,2和 6这三个点是从寝室到教室、食堂或出校门最快速的通过点。但是在校园的规划及管理中,1,2和6这三个点都被管理方设路障堵死。其结果是,点1处的门栏旁作为路障而种植的一株带刺灌木被推倒,其树叶被摘光,最后枯萎。在上下课和吃饭时间,学生们排着队从这个缝隙穿越。最终,管理方在规定时间开放门栏,让学生通行。点2同样,原本栽种的带刺灌木丛被一根根拔起或踩倒,形成一条被踩出的狭窄通道,雨天就成了烂泥路。点6处被管理方用铁栏杆拦住,使得学生出入校门需要从旁边的圆形管理房绕道过去,而翻栏杆也就成为常见行为现象。点3处原本就是石板小路通道,由于在做环境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使用者行为路线的实际需求,设计师据自己的喜好和构图美观随手勾勒环境中的小道,将其铺上青石板。实际上根据人行为的捷径性特征,学生会向着教室和食堂的一侧行进,所以特意铺装的青石板小径少有人走,而原来的草地却被踩出一条小路来。后来管理方只得将原来铺上的青石板挖出来重新铺在被踩出来的路径上。100%的被访学生都希望能拆除点6的栏杆;80%左右的人希望在点2能够铺上石板,在下雨天也能方便的通行。

跑步、散步、晒太阳等自发性活动受天气、季节的影响很大,对场所没有特殊的要求,随意性大。跑步、散步一般发生在春、夏、秋季的傍晚,沿着宿舍楼外围的道路行进。晒太阳的活动常发生在冬季,学生会不定时的在宿舍楼下阳光充足的地方悠闲晒太阳,但校园中提供的这种开敞场地十分有限。整个校园由西面的教学区、东面的住宿区和北面的食堂、澡堂服务区三个分区组成。其中住宿区是学生活动的核心区域。住宿区由6栋18层~24层的板式高层公寓楼组成。板式高层分布在四周,围合出的中间空地自然就成了整个区域的中心活动绿地(图1的点5)。中心绿地主要由草地和水体构成,草地围绕在水体周围,种有几棵小树苗。中央是一个东西向长方形的水体景观,水面上局部铺装了木质地板,其上设有10个条状木凳供学生休闲交谈之用。整个中心绿化设计美观,但实际上使用率很低。冬季天气寒冷,户外活动比较少,晒太阳是冬季发生较多的户外活动。然而,在中午和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中心绿地被南面24层高的宿舍楼遮挡,阳光照射不到,水面还有薄冰,感觉阴冷。夏季,白天阳光直晒这块场地,没有任何遮挡物,感觉炎热无比。只有到傍晚以后,此处才显现出生气,两三团人群会坐在条凳上聊天、唱歌。另外,该绿地处于几栋楼的包围之中,空间完全没有私密性,不想成为视觉焦点也是很多人不在这里活动的原因之一。由于设计中没有考虑到人的行为对环境的要求和选择,中心绿地的实际使用功能丧失。访谈中,大多数人期望能在木质铺装上修建小凉亭,并且种植几株高大的乔木。这样既可以遮阳挡雨,又能提供外部视线有所遮挡的空间。

打篮球、交谈等社会性活动的发生依赖于适当活动场所的供给。处于三栋公寓楼之间的两个半场篮球场地是校园中人气最高的户外场所(图1中的点4)。平时几乎一整天都有学生在此打篮球。因为它是整个校园中唯一的运动场地,所以常聚集了为数不少的活动者。社会性活动依赖于人的参与,具有从众性特征。人总是喜欢向人多热闹的地方去,在一定吸引点上停留聚集起来。人们喜欢观察他人的活动,当人们休息停留的时候眼光会为旁人的表演所吸引。在场所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旁观者的位置与视线通透,各类型的空间应有相互的联系与可见度。但交谈中的人们却不喜欢自己成为被参观的对象,所以一定的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是必要的。这样的空间在整个校园中都比较缺乏,很少有可以供人聚集交流的吸引点。

4 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需求

从该案例中得出以下几点设计结论:对于必要性行为的引导,应重点考虑场所使用的便捷性。对于自发性行为的诱导,在设计中应做到除了良好的视觉环境,更应该考虑到舒适性及吸引力,场景的设置除了景观性还应具有使用性功能(如遮阳、避雨等)。对于社会性行为的引导,设计需要提供舒适且丰富多样的空间类型以满足不同活动的功能需求,并应注意各层次空间之间的渗透与衔接。

根据上述实际案例可以看出行为研究对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对环境使用功能需求的研究,更加重视人的行为特征及其在外部环境刺激下的迎合度研究。在打造民主、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基于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是未来设计学科发展的趋势。

[1]李 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2008(2):31-36.

[2]尹 洪.论环境行为学与公共空间设计[J].艺术与设计,2008(7):27-29.

[3]崔木扬.略论环境行为对公共景观设计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2007(6):11-13.

[4]邓晓明.汉正街传统街区隙间环境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苑 坤.南普陀寺前广场环境行为调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3):10-14.

猜你喜欢

自发性环境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环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