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坊子近代德式建筑的艺术价值

2010-08-19刘楠于超侯冬梅

山西建筑 2010年23期
关键词:德式建筑

刘楠 于超 侯冬梅

1 坊子近代德式建筑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山东境内胶济铁路沿线修建了大量殖民建筑,青岛和坊子的德式建筑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坊子的德式建筑是伴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和坊子煤矿的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些德式建筑主要集中在老胶济铁路“坊子站”周围。该片建筑分布方圆8 km2,核心区1.5 km2的区域内基本保留了原有风貌,建筑以低层为主,建筑风格有德式、日式和近代地方风格,其中,尤以德式建筑风格独特,昭显其类。

德据坊子时期的建筑类别主要为其官员和职员建造的小别墅、公共服务设施,也有用于交通、矿区、军队使用的建筑。

德建的公共建筑及住宅,一般规模都不大,但建筑形象典雅自然,又不失活泼,比例尺度宜人,施工工艺精细到位。

火车站东首的德建铁路机务段段长办公室(见图1),是一座坚固的高等级建筑,深米黄色的外墙,蘑菇石的门窗框,除了所用石料为青州一带出产的石灰石而不是崂山的花岗岩,其他的部分看上去和青岛大学路、福山路一带的建筑一模一样,就像一个青岛老建筑的复制品。而位于三马路西段的德军司令部旧址,更是与青岛福山路1号的康有为故居风格类似(见图 2),两者“形同兄弟”。德军医院脱落的瓦片上印有“TSINGTAU”字样的德文,表明了当年坊子的德国建筑曾大量使用这种产自青岛,由德商青岛捷成洋行位于大窑沟的窑厂烧制的牛舌瓦,清楚的证明了坊子的德式建筑风格“源”于青岛,“流”在坊子。

德建居住建筑“以其相对有限的规模和不受限制的地盘”充分的利用和表现了德式风格的浪漫。住宅的形式特征为没有内院,平面布置不整齐,体型自由。结构上常常底层用砖石,楼层用木构架。构建外露,装饰效果很强。屋顶坡度特别陡而高,里面往往有阁楼,开圆形或六角形老虎窗。圆形或八角形的楼梯间则凸出在外,上面戴着高高的尖顶,也有些楼层房间的局部悬挑在外而冠以尖顶。建筑以二层居多,外墙多为水泥拉毛,并涂以鲜亮的彩色涂料。

德建的交通设施建筑均为砖木结构,覆以红色机平瓦,外墙直接抹灰或水泥拉毛,窗户及门四周花岗岩拱形装饰,建筑形式注重中国和德国风格的结合。位于一马路东首的坊子火车站,平面为T形,北面沿铁路8间房,南面突出2间,以山墙面作为立面,强调立面装饰,继承了德国本土沿街建筑以连续山墙面组成正立面的传统手法。建筑在山墙尖及局部用红砖粗石装饰,屋顶则采用了中国歇山式。这种混合的结构与山东铁路沿线中的小火车站形式相同。

德建的大空间工业建筑,基本采取欧洲典型的木桁架的砖木结构,木材相互之间的锚固形成桁架支撑屋顶和大跨度的功能需要,柱子为砖材质,布局严谨,结构逻辑清晰,巨大的木结构梁架轻盈灵动,简洁洗练的高大空间,反映出德国19世纪末以工业建筑为肇端,由古典建筑开始走向现代建筑的诸多细节与特征。

此外,用于矿区使用的矿井、仓库和机械房,军队使用的军事建筑,以及一些公共服务性质的商业建筑、宗教建筑等,这些建筑的形态跟随功能,实用得体,没有过多的装饰,建筑色彩也较为朴素。

2 坊子近代德式建筑的艺术风格

坊子的发展时间虽短,但建筑规模集中,风格统一,同青岛一样,早期的建筑主要为四坡顶,强调立面装饰;屋顶采用木屋架,部分暴露木结构;外墙采用拉毛墙(由于当时的机制红砖紧缺,墙里面使用中国传统的灰砖),建筑基础墙角用花岗岩堆砌,窗户周围和门楣采用石材装饰,体现出一种庄重的气氛。不同的是青岛采用产自崂山的花岗岩,而坊子多使用产自青州的大青石作为主要石材。

2.1 外观线条简洁明快

德式建筑外观的简洁不是简单,而是基于简单基础上的牢固。如德式建筑屋顶处理上,使用多面造坡的欧式形状,更具有异域明快且浓郁的格调;使用长条状石灰石板或青石板作为门档、窗档等,风格简洁,用料简单,其实都是基于安全和牢固的考虑,并最大程度的张扬了日耳曼民族粗犷和豪放的个性。

2.2 讲求色彩对视觉的冲击效果

所有的德式建筑都讲究用色,特别讲求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处理上如桔黄色外墙拉毛装饰、赭红色牛舌瓦、青灰色条石门窗及基石、榴红色的木地板等,远远望去,色彩分明,对比强烈,并多用暖色调,体现出一种浪漫色彩,格调和谐,富有美感。

2.3 讲究对称效果的运用

德式建筑吸收和借鉴欧洲中世纪以来的艺术风格,构型上讲究对称效果的利用,门要二进,满足居用者的私密性要求;窄长的窗要双设,丰富了采光,又避免了视觉的单调;主体建筑的左边建构了一个耳房,右边也必须建一个与之遥相呼应的耳房出来,并且大到格局小到细部处理,绝对一致。在原89医院5号院最北边的德军医院医官住宅楼,其木质的廊柱和左右房间、栏杆、耳房的设置,都是以中心楼梯为中轴线设计建造的,观之整齐豪华,效果分明。

2.4 多种建筑艺术风格交融体现

坊子的近代德式建筑多是由德国多家公司设计师设计,但多由中国本土建筑工人施工建造而成,因而在建筑的艺术风格上既有差别,又有融合;个体建筑中既有西洋流派的不同风格,也糅合进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橘黄色的砂浆拉毛墙面、赭色的牛舌瓦、孟莎屋顶与老虎窗、蘑菇石的券窗,中国本土的建筑工人把变化多端的山花及满带本土文化传统的局部装饰融入其中,形成了中西文化的合璧交融。这一点从细微之处体现了建筑师不俗的品位,展现出光影变化丰富的建筑形象。

2.5 讲求环保,注重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

德建的官邸别墅尤其富有代表性,坊子老城遗存的德式别墅都从人居环保要求进行设计,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如所有德式建筑都设有地下室,地下室四周留有通风口,一年四季保持了室内的干燥和足够充足的负氧气流流通,装有炉渣的木地板,除了有效的具有防潮除湿隔音保暖等功能外,还把地下室冬天的温暖和夏天的凉爽气流透过木式地板滤散到室内,保持着室内的冬暖夏凉。回环炉壁的使用,有效的节约了燃料,并最大效果地供给了多个居室热量。居室外是高低错落的花草树木,满眼青翠植被,绿树掩映中尽享天伦之乐。

3 结语

坊子的近代德式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其核心部分是德帝国占据中国后,围绕掠夺煤炭资源而开发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现在来看,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建筑科学以及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是人类重要的、丰富的、可利用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待这样的建筑遗产,我们一方面要牢记历史,另一方面要把它同建筑样式、表现风格区分开来认真看待,仔细研究。在我们的故宫、长城,表现的是我们先民的智慧力量和审美情趣,而这个欧风小镇,则让我们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在近代中国,我们很多领域落后于西方列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必须向他人学习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以完成本民族文化的再生和丰富,并使之发扬光大。

[1]温玉清.山东坊子近代建筑遗存及其历史性景观保护随感[J].建筑创作,2007(8):64-65.

[2]姜 波.山东坊子近代德式建筑的现状和保护[A].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4:526-533.

[3]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徐慧敏,曾燕玲.德国老年人居住建筑探讨[J].山西建筑,2009,34(14):30-31.

[5]潍坊人文自然遗产编辑委员会.潍坊人文自然遗产[J].坊子德日建筑专辑,2008(7):41-42.

猜你喜欢

德式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设计研发】走群众路线,将德式定制做精、做深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式读书
默克尔的“德式”风格外交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