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源:“里院”建筑的历史文脉

2024-05-14苗甲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西融合德式建筑

摘 要: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百余座不同风格的建筑相继在青岛的各个角落建成。这些历史建筑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当属“里院”。青岛“里院”建筑作为中西融合的产物,既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的肌理与布局,在时代洪流中见证了青岛从过去向现代的转变,也参与了青岛的规划与发展。阐述“里院”建筑的发展概况,分析其形制来源,进而探析“里院”建筑的形制美学,让人们对此类建筑的了解更加深入,使“里院”建筑成为青岛最鲜明的“城市印记”。

关键词:“里院”建筑;“德式”建筑;中西融合;形制美学

一、“里院”建筑的发展概况

1891年是青岛城市命运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青岛仅仅是中国沿海区域的一个小渔村。1891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建设,推动了青岛的发展。德占前夕,青岛已达到传统城镇的规模。然而,当地居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

(一)萌芽时期

1897年,青岛城市发展的脚步因德国的入侵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向社会公布了第一份青岛城市建设规划,规划目标之一就是将华人居住区“中国城”设定在欧人区的北部(图1),即如今的大鲍岛地区。在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德国当局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大开港口,加快了铁路建设与投入使用。在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举措下,青岛成为外地人口争相涌入的地方,大鲍岛地区也迎来了大兴土木的热潮。随着商业住宅供求关系的诞生和迅速蔓延,“里院”建筑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最初的形态。

(二)初步发展时期

1929年以后,大鲍岛地区逐渐安定下来,城市建设也步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里院”的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迈入了第一次黄金发展时期。如今,大鲍岛地区遗留下来的“里院”建筑,大多呈现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

(三)黄金发展时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间,“里院”建筑不再局限于大鲍岛片区,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随着社会各大发展浪潮翻滚前行。在岁月变迁中,“里院”内的人文关系越发紧密,衍生出邻里亲情与“里院”文化。后来,“里院”被内涵更加丰富的“街里”一词所取代。

(四)文脉延续时期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年久失修的“里院”建筑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褪去了往日的风光,几乎损毁殆尽。进入21世纪,人们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物的观念有所提升,这种能够记录历史长河中某一阶段故事的,具有西方色彩、东方底蕴的“里院”建筑成为城市对外交流的明信片,并且文物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政策也愈发完善,“里院”建筑文化得以延续。

二、“里院”建筑的形制来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建筑领域也处于转型阶段。从德国人在青岛的建设来看,对本民族文化的需要使得他们在树立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呈现家乡的氛围与环境,力求将青岛打造成“德国城市建设展”。他们积极推行的一系列城市建设规划方案,使青岛建筑呈现出浓厚的德国建筑特色。因此,这一时期的青岛也被视为德国盛行建筑流派的缩影。

19世纪德国建筑领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发展阶段,盛行民族浪漫主義、古典主义、折中主义和青年风格派。对德国建筑流派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里院”的由来,而且有助于更透彻地研究“里院”建筑的独特风貌。

(一)德式建筑的根源

德国在建筑领域的建树是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而获得的。古希腊建筑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巨大石柱塑成的宏伟庙宇和大殿。其中的石柱以多利亚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为主。古罗马文化中的大圆柱和拱券结构呈现鲜明的特点,其建筑形式承袭了以科林斯柱式为主的古希腊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发展,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建筑文化形态,并应用于建筑各部位。

(二)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

“当我给卑贱物一种崇高的意义,给寻常物一副神秘的模样,给已知物以未知物的庄重,给有限物一种无限的表象,我就将它们浪漫化了。”日耳曼人的浪漫主义追求发扬个性、追寻自然和解放天性,在建筑领域表现为模仿中世纪古城堡的造型。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尤其是19世纪30年代,哥特式风格频繁地出现在建筑细节中,因此,该现象被后人称为“哥特复兴”。抛开邻里亲情、生活习性的人文因素,“里院”建筑在造型上几乎是对德式建筑风格的复刻,建筑细节处充满了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的设计元素。例如,青岛基督教堂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坚挺敦厚的面墙、对折圆拱形态的花岗岩门框与窗框、堆叠满红色瓦片的屋顶以及耸立在屋顶上绿色尖顶形态的钟塔等,使教堂的整体结构简洁清新,保留了宗教建筑的美感,是德国古堡式建筑的典范。

(三)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兴起于17世纪。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尤其尊崇。在建筑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纪功柱、柱廊、神殿、凯旋门等成为争相效仿的典范;在建筑形式上,人们更加强调对称关系与轴线、主次结构的层级关系和立面构成的比例关系;建筑贴面多选用花岗石,使其与柱式花岗石、水刷石墙面相映衬,结实耐看,雍容华贵。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青岛并不多见,总督府属于这一类。1904年,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负责该项目的规划建设。在规划中,他引入19世纪初期欧洲公共建筑的式样,以中轴对称的平面和略微凸起的四角为中心,正立面横向三段、纵向五段,在二层券廊与矩形爱奥尼式壁柱的映衬下,极具古典主义色彩。此外,古典主义建筑重要标志之一的山花在总督府建筑中成为普遍的装饰性元素。

(四)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流行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折中主义建筑注重比例和形式美感,集各种风格于一体,尤其是巴洛克建筑手法(常用于建造宫殿府邸,给人以富丽堂皇的豪华感)的掺杂大受欢迎。例如,总督楼始建于1905年,历时三年才竣工。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采用了石、钢、砖、木等各种材料,四层楼房中充满了不对称的平面、粗重的石料、陡坡的楼顶、厚实的墙身和窄小的窗户,无一不在体现德国的建筑特征;房间内部的装潢、陈设豪华,有以人字形进行拼接的地板,雕刻精细的护墙板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同时,总督楼具有威廉时期的建筑风格和青年风格派的建造手法,例如:花房完全采用钢架结构;用玻璃围合成的阳光大厅;屋面既有红色筒瓦,又有中国传统的绿色琉璃瓦做衬托,是典型的多元素有机组合的折中主义建筑。

(五)青年风格

工艺美术时期,艺术家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并在浪漫主义思潮中绽放,为之后的“新艺术”运动提供了可能。德国的“新艺术”被称为“青年风格”,在设计上主张装饰元素的自然化、抽象化;在装饰形式上追求自然曲线和直线几何形,利用铁艺表现植物的曲线形态,反对机械化和千篇一律的廉价艺术品。例如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的医药商店,该建筑整体为钢木砖石混合结构。在红砖砌成的外立面上,镶嵌有作为点缀的红褐色石砖;阁楼的墙面上有一根缠着蛇的圆杖,清晰可辨。整座建筑充满动感,曲线装饰丰富,被称为最漂亮的德式青年风格派建筑之一。

三、“里院”建筑的形制美学

在中华大地上,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对于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化传承、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而言,中西交融才是最恰当的方式。大鲍岛华人区是由德国人规划的,他们还制定了建筑条例,然后交付给中国工匠开展各区域的房屋建造,这样的分配方式恰巧为两种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提供了交叉碰撞的可能。

“里院”建筑形制美学从产生到趋于成熟大抵分为“抵触”“碰撞”“交融”三个阶段。从被迫接受逐步变成主动拿来,融会贯通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理念,从而影响着青岛城市建设规划与形制美学的长远发展。

(一)抵触

德国人在对青岛城市的建设规划中,想尽可能地把家乡的氛围与环境呈现出来,将青岛办成“德国城市建设展”。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实际情况与预想的结果相背离。德国当局推行的方案很难让浸润在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中国人全盘接受,中国人无法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工作、生活。例如1902年在沧口开办的“德华缫丝厂”,为了让中国工人们“住得近,工作起来既健康又有干劲,享受现代卫生成果”,德国开发商刻意建造“军营宿舍”和“家庭式住宅”,但“集中式”住宅形式让习惯传统合院式居住模式的中国工人无法接受,最终缫丝厂在1908年因难以招聘到稳定的长工而终止营运。

(二)碰撞

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过程往往是反复的、谨慎的,这体现了当时青岛群众对于西洋文化的新奇与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相矛盾的心理。例如,在大鲍岛地区“里院”建筑雏形阶段,还能见到屋脊起翘、宽大出檐的中式建筑元素。在西洋文化的不断冲击下,采用中式空间,西式外立面、门、窗和洞口装饰成了主流。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国建筑师开始在“里院”建筑中主动融入西方元素,这种演变过程中的“西化”手段,在人们广泛的实践中逐渐被掌握,成为打造中西合璧建筑的先决条件。

(三)交融

德占末期,德式建筑风格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下融入“里院”建筑,“里院”建筑“外西内中”的布局和建筑风格进一步优化。“里院”采用传统中式工艺和欧式联排别墅建筑风格的外墙立面;平面布局接近中国传统合院式住宅“底商上住”的格局,厨房、卫生间等公用附属用房单独居于院落中部,或单独坐落在院落的拐角处;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的花岗岩和砖木进行建筑建造。这种适宜生长在大鲍岛上的新型居住模式,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中西合璧的“青岛里院”。例如,广兴里(图2)是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里院”建筑之一。建筑整体沿着地势起伏而变化,上下两层围合而成,庭院内部留出宽旷的空地;中山路一侧的外立面简洁素雅,拉毛粉刷将建筑衬托得更加朴素,由于建造时间的差异,早期建造的两个立面造型中的欧式元素更多,其余三面则具有明显的中西结合的特征,欧式联排别墅与中式房屋的特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入口处是拱门形态,并有用于装饰的石块;中式木廊架以典型的传统平面布局形式斜撑在院内沿上,整座建筑呈现出鲜明的“内中外西”式样。

四、结语

青岛如今独特的城市风貌与形制美学是科学与严格的城市规划建设的结果。德国当局在“里院”的建设方面也别具匠心,将德国重要建筑流派引入青岛,并根据本土的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习性不断调整,尊重中国传统“院落—走廊—室内”的生活层次关系,使青岛城市至今仍具有明显的德国建筑情调,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居住理念与文化传统。正是这样,才有了中西交融的结果。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发展,最终发展成为具有青岛特色的“里院”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国忠.十九世纪音乐:古典传统与浪漫主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1):4-23.

[2]李少红.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J].中外建筑,2008(4):77-79.

[3]解盛杰,张扬,周小儒.青島德式建筑风格鉴赏[J].学园,2013(15):195-196.

[4]陈熙.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5]杨倩.循根·寻路[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5.

[6]王睿.徳占时期青岛中德建筑文化交流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5.

[7]曹学聪.反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20世纪初德国文化氛围及其社会学考察[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5):62-69,123.

作者简介:

苗甲东,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与数字艺术。

猜你喜欢

中西融合德式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默克尔的“德式”风格外交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用符号三分法分析中国旗袍文化之美
德式与美式创新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