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2010-08-17张庆华
张庆华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连云港师专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研究,找准其倦怠的主要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并评估干预手段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倦怠成因 倦怠干预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课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高职高专学生中出现学习倦怠现象。对于师范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一旦走上教师岗位,不良的学习倦怠的习性会直接影响工作,进而影响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因此,探讨高师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及其相关干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连云港师专学生学习倦怠问题调查
1.学习倦怠的概念及维度
美国的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把倦怠定义为“当个体的工作不被他人或组织所认同且不予相应回报时,个体产生的慢性疲乏、抑郁和挫折感”。杨丽娴和连榕等人则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逃避学习的行为”[1]。此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而提出来的,强调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主要原因,具有较高的针对性。
学界对倦怠结构的研究一直是重点,其中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三维结构(情绪耗竭、乏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模型,倦怠阶段性出现。[2]最初,因为工作上长期过度的需求,超过个人情绪的负担,导致情绪耗竭发生;进而,个人开始疏离他人,表现出乏人性化,而后,怀疑自己的能力,给自我以负评价,最终导致个人的成就感丧失。
台湾学者杨惠贞在测量台湾高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研究中,发现学习倦怠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3]国内杨丽娴等人认为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参照我国国情,研究者通常以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因素作为维度特征展开研究测量。[4]
2.连云港师专学生学习倦怠现状
为了测量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参照杨丽娴等人的三因素结构理论,我们以2008年连云港师专在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编制调查量表,利用SPSS11.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修正。
(1)问卷编制、校验和修正。
我们将学习倦怠测量和成因调查放在一起,编制了开放式问卷,要求被试对象填明性别、年级、父母状况、学习情况、所学专业等基本情况。倦怠测量问卷共有24道测试题,倦怠成因问卷有38道调查题,均为5点记分法。
2008年3月中旬,我们集中发放问卷初稿,共两个班80份问卷,回收后进行了初步数据分析和修正,根据数据结果筛除后,最终获得17个倦怠测量题项和27个成因调查题项,构成此次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此后一个月,我们对本校在读的6个专业18个班计531名学生进行了重测,共回收问卷507份,剔除无效问卷33份,共得到有效问卷474份,数据分析处理显示:
重测的KMO值测量问卷的为0.859,成因调查问卷的为0.884,Bartlett检验差异均极其显著,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其方差分析的P值均小于0.0001,表明其重复度量效果良好。分析得到的主因子,符合理论设计,表明其表面效度和建构效度良好。下表数据显示其分半信度、同质信度均满足要求。因此,两问卷作为学习倦怠的研究工具是稳定可靠的。
《学习倦怠测量问卷》的信度分析表
《学习倦怠成因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表
(2)测量和分析。
①连云港师专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
测量问卷各题项得分均值表
题项7、6、5分别描述的是学习耐心、学习兴趣和课程学习的求知欲,从上表得分可以看出,成梯次下降,以学习耐心表现最差,学习兴趣次之。题项16、15描述的分别是学习自尊心和成就感,数据表现较好,反映出,即使是倦怠群体中,学生的自尊心和希望成功的愿望仍然是非常强烈的,倦怠干预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
②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通过SPSS进行人口学变量方面对倦怠现状的影响分析,结论显示:不同性别、父母情况的学生在学习倦怠方面未体现显著差异,而专业差异,在本研究中不满足相关检验条件,无法深入研究。在年级差异研究中,大二的被试在学习倦怠综合得分较高,与大一、大三的被试均体现出显著性差异。大三对大一,尚无显著性差异。学习情况的差异在被试的学习倦怠上,体现出显著差异,学习成绩班级排名非前二十的,其学习倦怠显著高出。
③内在个体因素、外在情境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本研究对成因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应对策略、自我效能感、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五大形成倦怠的主因。与Brissie(1988)、Yang等(2005)的研究中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结论;与Lewis等(1992)研究者关于应对策略的结论;Yang等(2005)等研究者关于人际关系、人际支持的结论相印证。为进一步明确针对连云港师专学生的倦怠成因的主次,本研究对五大主因与学习倦怠作偏相关分析,确定各自的影响效果。
《学习倦怠成因调查问卷》归纳的主因与学习倦怠程度的偏相关分析
(每项主因与倦怠得分的偏相关系数,均已去除其余四项的影响)
从上表的相关性分析看,应对策略的偏相关系数为0.5336,自我效能感为0.4077,表明应对策略和自我效能感对倦怠形成的作用明显高于其它,从而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倦怠干预提供了突破方向。
二、连云港师专学生学习倦怠干预措施
所谓倦怠干预是指通过预防、抑制和治疗等手段帮助从业者摆脱倦怠所带来的困扰,其终极目标在于降低未来发生倦怠的可能性,减缓已经发生倦怠的危险性。通常倦怠干预分为指向个体的干预和指向组织的干预。
组织干预主要是通过企业主动改善外部情境,减缓倦怠的发生。个体干预主要采用以下两类措施:一是从应对策略等着手,通过个体主动改变工作策略,协调周边关系等途径实现。二是从控制源着手,类似于阿Q的精神疗法,着眼于个体内控管理,通过选择发泄或转换情绪,调剂生活方式等方式实现。
广西大学的廖兰莹[5]、湖南师范大学的黄卫平[6]等分别通过改善自我效能感、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措施,进行学习倦怠干预。结合前面的倦怠成因分析,不难看出,应对策略和自我效能感的改善,在本研究中更具针对性。由于自我效能感的改善需时较长,研究的内容较多,且师专学生在应对策略方面更需改善。因此,本研究将应对策略的改善作为倦怠干预的主突破口,结合学生的择业规划,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具体的干预措施,通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制定具体的改善计划,缓解其学习倦怠的程度,并通过干预实施前后的对比,评估此次倦怠干预的效果。
1.干预的实施——针对被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
本研究按团体心理辅导模式,选取初等教育和英语教育2个专业2个年级共4个班的学生作为辅导对象。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分为8个步骤:即人生目标的确认、自我分析评估、职业评估、环境评估、职业发展的具体选择与决策、职业具体发展路径的确定、具体的短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整套方案经常性的分析评估和及时反馈修正。辅导用5周完成,在新学年开始一月后进行。
具体安排为:
第1周,辅导被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人生目标确认和自我分析评估。引导被试充分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第2、3周,辅导被试进行职业评估,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絡、亲友等途径,了解可选择的岗位,最感兴趣的,结合上周的目标和自我分析,进行深入了解,确认一两个适宜的岗位。
第4周,辅导被试进行环境评估和职业发展的具体选择与决策。针对上周确认的适宜职业,全面了解家庭、亲友对于自身达成此目标的助力与阻力,自身所处条件对于达成目标的支撑能力,外界的社会压力、人际压力,从而最终确认。简而言之,就是对照现实条件,选择自己能实现的职业目标。
第5周,辅导被试进行职业具体发展路径的确定及具体的短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主要是确认自己不同人生階段所要达到的职业层次,并制定相应的具体的短、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计划应从一生的发展写起,然后分别定出十年计划,五年、三年、一年计划,以及一月、一周、一日的计划。计划定好后,再从一日、一周、一月计划实行下去,直至实现一年目标、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十年目标。计划的关键在于必须具体量化、详细切实而具有强操作性。
随后又给被试留下一个月的时间,对自己的月、周、日计划进行不断的评估和反馈修正,经常提醒,争取被试每日按计划执行,按照预定要求积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对比职业目标的机会和威胁,扬长避短,力求主动。
整个辅导过程,被试的应对策略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自我效能感在月、周、日计划的评估和反馈修正中,不断得到改善,学习倦怠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扭转。
2.通过对比评估干预的实施效果
本研究以团体辅导的4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干预组,思想政治和生物教育两个专业原大一大二的2个年级共4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开始两个半月后,以前面的学习倦怠测量问卷所测的分数,与对照组对比,与自己前面的得分对比,进行干预效果评估。
实验数据表明,干预组的倦怠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的倦怠情况与干预前比,有明显改善,但在社会支持方面未体现明显差异。
考虑到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间尚短,应对策略的改善尚未深入,自我效能感的改善尚有待于强化,人际关系由于个体的主动作用,正处于改善中,但社会支持的变化需要个体足够的变化来催化,短时间难以见效。总体而言,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的有效措施应该是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
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2]MaslachC,JacksonSE.Themeasurementofexperienced burnout.JournalofOccuaptionalBehavior,1981,2:99-115.
[3]杨惠贞.影响资管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博士论文,1998.7.
[4]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5]廖兰莹.改善学习倦怠之行动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07.9.
[6]黄卫平,李潜.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