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2010-08-17程洪涛
程洪涛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尊重到理解的进一步体现、个性到追求的进一步演化、素质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管理到服务的进一步转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焦点、重点和着眼点,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形成。因此,高校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科学发展观 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旧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工作机制仍随处可见。高等教育要冲出旧传统走向现代化,必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学生工作体制。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一、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决策。周远清在报告中说:“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新中国成立60余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下发了《高等教育60条》,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即“稳步发展、巩固提高、重在质量”。那时的教育强调质量第一,速度服从质量。从1958年到1965年,政治审查在高考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教育部、各高校贯彻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在那个年代,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家庭成分也是考生能否上大学的决定因素。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978年,因“文革”中断了10年的高考正式举行。无数青年在田间地头、在工厂的机器旁心潮澎湃。他们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值得记忆的一幅风景。许多中国人的命运从此改变。继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2000年高校继续扩招,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此后,高校招生连续多年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增加。来自教育部的一组数据表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2006年这一数字变成504万人,2007年达560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00多万人,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而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也达到610万人。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
高校学生群体也在悄然变化。一是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特困生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学校各方面工作压力增大。二是因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实行双向选择;面对社会需求,学校和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读书无用论”思想有所抬头。三是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多数学生是家庭的宠儿,所走过的道路一帆风顺,其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自主能力较差,面对大学生活显得不知所措。这给我们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2.学生工作对象的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变化。
应当看到,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主导思想取认同态度;他们关心国家,关心时事,认识到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刻苦学习,必须有真才实学。这说明他们的务实精神明显增强。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则、观念对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人生理想的失重。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随机性、现实性、竞争性、偶然性等特征带来了价值尺度的巨大变化,人们在冲破传统的思想禁区、否定理论上的现成性、不变性的同时,形成了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倾向,当代大学生和思想空前活跃,但也造成了理想与信仰的迷失和茫然。
其次,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的失调。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更加关注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但是在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时产生了另一种极端——对个人利益的过分关注,忽视了社會责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在联合实施的“中国青年思想道德文化状况调查”中对234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看见歹徒在公共场所持刀杀人,您如何做”时,有过这种经历的720名大学生选择了“明哲保身”的行为方式。他们要么“围观看热闹”,要么“装没有看见,绕道走开”,要么“拼命跑掉”。由此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谈漠。
最后,个人主义的兴起。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中,主体利益的多元化,造成功利主义的产生,当合理的功利主义又演变为功利至上的泛滥时,连功利主义内在的道义原则也被抛弃了,个人主义在某些人的心中窃取了主导地位。在当代的大学生中流行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潇洒走一回”的靡靡之音。
3.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尤其强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工作的重心也应由日常管理转移到加强学风建设,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造就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上来。学生的创造潜力、创造意识和创新热情产生,在于学生工作者的激发和调动,在于学生工作者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思想,能否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能否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模式基本上是沿袭计划经济下的工作模式。虽然近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仍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学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没能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很不得力,工作缺乏开拓和探索精神,还是沿用旧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规章制度,统一要求多,特色培育少;缺少对学生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活跃程度不够,面对社会的挑战,缺乏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忽略了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包揽事务多,耐心引导少,致使学生依赖程度严重,自理能力差,遇到矛盾和问题往往一筹莫展。
2.高校学生工作距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是在体制与机制上缺少变化,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较多,尚未引入创新和竞争机制;二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本身就有一个提高和适应的过程,相对于复杂多变的高校形势,学生工作者整体素质出现了严重的滞后;三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教师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学校从宏观上还没有真正把抓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与高度,特别是教师远未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育人观念;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
3.高校学生工作不适应大学生的期望。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经历简单,很少遇到波折,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迫切希望高校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团结、幽雅的学习生活环境,期望老师能成为他们成才道路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能在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理想和信念,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在学习上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能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提高自理能力,使他们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可我们学生工作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学生工作创新
1.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指导思想。
要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就要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彻底摒弃“以工作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就是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成为具有积极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实现管理从训导型向咨询服务型转变,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学生为主,就是要在管理中加强人性化管理,加强对学生个性、态度及行为特征的研究,在管理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2.高校学生工作应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要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全面发展,就是要更好地把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人的全面素质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人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使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人才全面素质中的主要部分。“注重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聚结现有全面素质的优势,实现新的科学突破和科学创新”。因此,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留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开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并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全面地开展结合实际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其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努力构建学生、高校、社会协调发展的高校学生工作新格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学生工作,确立学生工作新理念,努力建设一个内外协调一致、上下呼应、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主体化的学生工作新格局。
首先,要努力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高校作为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地方建设中去,学生工作则要通过教学工作、社会实践等有效载体,鼓动学生走向社会,在历练中自我成才、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应该牢固树立全社会办大学的思想,把人才培养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完善培养目标,把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
其次,建立健全校内学生工作组织机构。必须破除原有的学生工作是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思想,确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新机制。在按要求配足配好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的基础上,要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中建立“共同参与、协调作战、全面推进”的学生工作新格局,特别要“注重发挥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作用,倡导教师教书育人,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各部门也应当遵照“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高校学生工作要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为主的原则开展工作,学生工作主要是为学生多出题目和主意,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个性的潜能,培养自主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终身自我教育能力,尽快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4.建立“管理、服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在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把管理、服务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管理与服务的統一,树立管理工作要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建立完善的管理服务功能体系,包括价值引导、素质测评、行为管理、学籍管理、学习指导、科研指导、创新指导、个性发展指导、勤工助学服务、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咨询等。该系统的建立就是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最终落实为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各种人才,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向前.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24,(1):91.
[2]赵洁,张小刚.坚持以人为本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9.
[3]李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10.
[4]田建国.关于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4).
[5]胡风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体系的完善.现代企业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