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与建议
2010-08-17彭文华苗增良
彭文华 苗增良
摘 要: 研究生兼任助管、助教、助研“三助”工作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地方性高校中开展这项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研究生“三助”工作正常作用的发挥。本文作者就研究生“三助”工作在地方性高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方性 “三助”工作 现状分析
一
研究生的“三助”岗位是指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在保证完成学业的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受聘兼任学校的协助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简称。同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工作经验、管理制度等方面与美国、英国等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二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地方高校逐渐意识到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的重要性,纷纷推出各自的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增强了研究生的服务意识,改善了研究生的生活待遇,整体上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在肯定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地方性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地方性高校“三助”工作尚未与各自教育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缺乏组织,随意性较强。地方性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大多为各自的优势学科,特色鲜明,这也是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的亮点。研究生“三助”工作只有同这些亮点紧密结合,才能让在校研究生深层次了解学校优势。不少地方性高校在这方面的组织力度还比较薄弱,设置“三助”岗位的随意性较强,不利于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三助”崗位的数量少、类型单一。“三助”岗位的数量和种类是保证开展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的首要条件。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的迅速扩招,我国大量地方性高校研究生的规模发展迅速,但“三助”岗位的增加却非常有限,规模少、类型单一的局面仍然没有打开。目前理工科高校推出的助研岗位相对较多,但主要局限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课题之内,对于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岗位设置较少;而助管岗位主要集中在本专科班的班主任、辅导员等,学校管理机构设立的研究生助管岗位有限;助教在不少研究生看来就是帮老师批改作业,教学上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三)“三助”岗位经费不足、报酬低,研究生参与热情不高。研究生“三助”岗位经费主要来源于高校专项经费和导师科研经费,二者均难以与重点大学相比,“三助”岗位经费不足、报酬低成了必然现象。对刚进入校园的研究生而言,“三助”岗位是颇有吸引力的,通过兼任“三助”工作既能快速熟悉周围的校园环境,又能减轻一定的生活负担。随着在校时间的增加,不少研究生对“三助”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报酬低,比不上外出兼职;二是研究生生活热情下降,认为“三助”工作“没意思”,也“懒得做”。
(四)学校各部门和导师支持、推动“三助”工作的意识淡化。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三助”工作到现在,学校各部门和导师对“三助”工作的意识经历了一个从重视到漠视的转变过程。开展“三助”工作初期,参与的研究生毕业后大多留校工作,很多导师和管理部门把“三助”岗位看成筛选正式员工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校后备人才,各部门对“三助”工作思想上重视、态度上认真负责。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大量扩招,研究生就业已经出现较大压力,“三助”和留校工作之间联系越来越小。同时考虑到“三助”人员流动性大、需要适应期等缺点,各招聘部门对招聘“三助”的态度越来越低调,不少部门甚至停止了聘任研究生从事“三助”工作。
二
我国地方性高校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在快速发展,但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出现上述几个问题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性高校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实施“三助”工作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起步阶段,社会各企业单位和在校研究生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大部分研究生毕业以后留校或去了事业单位工作。近几年,社会上各企业单位如电子信息产业、民办高校和广告类公司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他们意识到在校高素质研究生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不断向在校研究生推出各种兼职岗位。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大量的研究生认为学习间隙有机会去企业兼职是增加就业砝码的一种重要途径,再加上兼职的工资报酬相对优厚,“三助”岗位逐渐变成了冷板凳。
(二)地方性高校“三助”管理体制不完善。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程序较多,包括计划编制、岗位申请、岗前培训、签订聘用合同、工作安排、工作管理、工作监督和考核等多个环节,每年重复循环一到两次。对于一个每年设定100个“三助”岗位的地方性高校而言,其整个循环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三助”工作的整体运行。目前,地方性高校“三助”管理存在低效率的特点:一是岗位确定权不清,“三助”招聘部门有的岗位不足,有的岗位过多;二是“三助”工作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少地方高校的“三助”工作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同酬的典型“吃大锅饭”现象,影响了研究生“三助”工作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对“三助”工作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地方性高校在开展“三助”工作过程中,忽略了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不少导师把研究生当成义务打工者,把给劳务费当成道德,不给看作应当,认为研究生为的是学位和学历,他们为导师“打工”理所当然,结果研究生成了工作机器,“三助”岗位失去了实际意义。有的高校虽设立“三助”工作岗位却不进行监督和评估,片面地认为“三助”岗位就是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一点生活补助,忽视了“三助”岗位对研究生培养发挥的重要作用,滋生了研究生工作懈怠的风气,窒息了“三助”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
针对上述地方性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我提出如下几个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三助”工作管理体系。研究生“三助”工作体系运行复杂,须有统一管理的工作机构对其进行全程管理,确保“三助”工作发挥其整体功能。对于研究生规模较大的地方性高校,可成立专门的办公室或者工作领导小组,挂靠相关部门,全面负责“三助”工作的开展。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制定有关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三助”工作开展的全程有据可依。地方性高校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必须立足现实,稳步拓宽“三助”工作的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发展,又要兼顾学校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从教育管理机构入手,制定一套完备、科学、实事求是的“三助”工作规章制度,是保证“三助”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二)地方高校要转变对“三助”工作的观念,提高“三助”补贴标准。首先要转变对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的态度,不管是招聘“三助”部门还是导师,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研究生不是廉价劳动力,不是学校的赚钱机器。地方性高校“三助”经费不足是不争事实,如何提高“三助”补贴标准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一点,可做如下两种尝试:一是压缩学校的人事编制,拓宽“三助”工作岗位设立部门,节省的经费用于提高“三助”补贴。二是让“三助”岗位走向社会。学校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在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动与地方上对高层次人才有需求量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共同设立研究生“三助”工作岗位,由校外单位支付研究生的“三助”补贴。这样既避免了研究生单独外出兼职的风险,又提高了“三助”补贴标准,还有利于研究生积累社会经验,增加就业砝码,对学校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三)地方性高校“三助”岗位要做到分类对待,合理设置。设立研究生“三助”工作岗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设置的岗位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他们的所学专业,分类对待,设置适合挖掘各类研究生潜力的岗位。同时,设置岗位时还要考虑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对计算机信息产业、高新技术开发等需求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多的行业,鼓励校企联合设岗,动员研究生深入企业锻炼,实现产学研结合,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对理论性研究比较强的研究生,重点校内设岗,有条件的可考虑跨导师设岗,或与相关专业研究部门联合设岗,全面发挥研究生“三助”岗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勇辉,陈勇强,郭新华.高校研究生兼任“三助”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
[2]裴劲松.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6).
[3]李章泉,刘庆刚.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制度化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