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2010-08-17王莹
王 莹
摘 要: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分支化和综合化趋势的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科学技术研究不再是手工作坊式的个体研究,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体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大。文章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历史与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历史 现状
一、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动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学科之间彼此交叉、渗透和融合,科学研究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研究者面临的研究问题带有综合的性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对高校的组织变革也带来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科研组织不断从教学组织中分离出来,与教学组织产生了相互间的漂移现象;二是高校科研组织建制日益显现出多学科性和交叉学科性的特点,以往的研究小组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团队创新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①个体研究人员由于学科的局限,信息量和知识量难免受到影响,孤军奋战的科研形式不再适应科研工作的要求,科学研究活动的集体性、开放性也日益凸显。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放弃单干式的科研方式,以积极开展团队式的合作研究。科研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高校科研团队组建的直接动因。
另外,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学术水准的重要标志。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是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的集成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受困于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局限,要想在科研上获得优势,提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研究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必须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科学研究群体。近些年来的实践表明,科研团队通过人才的群体效应和资源当量积聚效应带动了高校的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知识储备,同时通过科研团队的形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学术能力与竞争实力。②
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看,随着知识多元化、边缘化趋势的加强和更新周期的缩短,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及学科界限的日益模糊导致科研组织方式的重大转变。被企业界广为接受和应用的“团队”运作模式由于其更加强调集体智慧,适应了科学研究的变化要求,正逐步发展为高校新的科研组织形式。科研团队已经取代了个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
同时,高校科研团队的出现也与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知识和信息量与日俱增,单凭个人的能力很难有所建树。再者,教育部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明确提出评审中既要求受资助的骨干教师具有优秀的教学与科研背景,又要求受资助骨干教师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加强联合,共同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各高校在科研项目资助或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也都有申请者参与科研团队协作的相关要求,如华中农业大学在“学术大师培养计划”申请条件中,要求申请者“必须初步形成5人以上的稳定的科研团队并成为团队的核心”。③可见,组建高校科研团队已成为培养和发展科研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团队协作可以使大家在平等、民主、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多种形式地对学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参考和批判创新,进而去寻找和推敲真理。激烈的辩论,会使成员陡然转入新的境界甚至改变思维方式;紧密的协作,有利于不同个体和整体克服自身的局限和认识的偏颇,从而比较深刻地接触到真理、揭示出真理,有力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二、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过程
高校科研团队产生的直接动因在于科研环境的变化,环境变化促使了组织管理形式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左右着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上的主动性。为此,世界各国都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凭借其齐全、基础雄厚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来源,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④但是,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健全,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还未能充分发挥。⑤科技创新的基础组织呈现出分散化、小型化的趋势,资源配置不合理、分散、重复浪费的事实长期存在。无论是高校内部,还是整个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团队组织的模式都有利于科研的集约化。为此,国家在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来鼓励高校科研团队的创建。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和建立创新型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高校的科研团队建设已经不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开始成为政府和高等学校有组织的行政行为。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试行办法》,每年资助团队20个左右,资助额度为每个团队3年总金额360万元,目的在于“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⑥截至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遴选出96个创新研究群体,其中高校获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占总数的1/3。⑦
2002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优秀科学家研究团队。要把培养和造就团结协作和高效精干的优秀科学家研究团队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优秀科学家研究团队要采取确定方向、稳定支持、自由选题、重点突破的做法。”随后,科技部、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并指出:“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为落实上述精神,中国科学院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对于科研团队的建设作了相关规定,如科研团队组建的基本条件、人员组成、审批程序、支持方式、组织与管理等。
2004年开始,教育部实施了《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计划每年遴选并支持60个左右的创新团队,每个团队3年资助总额为300万元。其目的在于“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⑧截至2007年,教育部已经批准了245个国家级的创新团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新的发展点,这一项目旨在吸引、遴選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综合优势,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的产生和重点学科的建设。
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前教育部长周济再次强调了“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⑨可见,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就高等学校而言,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对重点大学直接拨款加速了高等学校的分层发展。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科研是其生命线,科研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决定了其在残酷的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争取科研项目,发挥团队的优势,整合科技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高效地完成,获得外界的认可越多,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就越高,所获资源也就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环。此外,研究型大学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是其大规模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支撑。
总之,高校科研面对科研环境的变化必然要变革原有的组织形式。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客观上促进了科研团队的建设。
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状况
在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方面,高校具有一般科研机构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首先,近年来通过国家及教育部一系列举措,诸如“211工程”、“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等的实施,高校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及物质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建设科研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能够相互交叉渗透,容易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为组建科研团队提供了学科知识方面的保证;最后,高校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调适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趋势,使得科研团队能够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只靠单一环节难以实现的重大创新。同时,高等学校具有学术自由、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为研究人员为追求创新目标而自发或有组织地进行动态结合,形成学科团队提供了精神保证。⑩但由于高校科研团队出现时间较晚,其又主要是借鉴企业团队运作形式,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在管理方面缺乏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在组建及管理方面仍处于探索时期。
(一)科研团队建设日益受到各高校的广泛重视
科研团队的组织形式在高校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科研团队的作用。多数高校都出台了有关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力图使科研团队规范化发展,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
如,自2003年5月起,大连理工大学先后建设了29个科研创新团队,并制定出相应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及考核办法来鼓励科研团队的构建,如学校根据团队类型、规模和发展要求,定期给予一定额度的学科建设经费支持,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和再发展,团队优先使用校内大型仪器等资源;团队成员职务评聘可在特殊评审组进行;团队教学工作量也可按整体考核,要求在人才培养、论文、专利、鉴定和获奖等成果指标方面高于学校按个人考核时的指标值,等等。
山西财经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各有自己的资助办法,在考核标准上各有侧重。如山西财经大学制定了专门的考核评审办法来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学术带头人、团队双达标考核制;团队总得分中,学术带头人得分和团队得分各占50%。湖北工业大学主要考核团队成员学术职务及学术影响的变化;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被SCI、EI、ISTP收录情况;形成有关知识产权情况;争取到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的情况;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情况等。
华中科技大学为了进一步规范科研团队建设,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经费使用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条例,并出台了科技奖励办法来鼓励科研活动的开展。目前,华中科技大学中已有“燃煤污染及其综合防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国教育科研网络及其典型应用示范”、“生物医学光子学”、“肿瘤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干预对策”、“信息存储系统与技术”等7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科技创新团队”。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逐渐开始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如,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教育厅实施了“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6年批准设立了70个创新团队,2007年新增189个;文科团队资助50万左右,理工科团队资助100万左右。
科研团队建设有了高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开始迅速发展起來。
(二)高校科研团队的类型越来越走向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大致形成了基础研究型团队和应用研究型团队两种类型,具体包括教学型团队、科研项目型团队、学科发展型团队、课程建设型团队等。
教学型团队指为了结合教育教学创新工程,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以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为主、结构合理、能够承担重大教改项目、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教学团队;科研项目型团队一般是为了从事国家、省市及学校自身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工程化研究、新产品开发以及国防科技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而组建的;学科发展型团队指为了调整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发展交叉学科、培育完善的学科体系而组建的科研团队;课程建设型是指为了进行学校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而组建的科研团队。
根据运行周期,高校科研团队又可分为长久型和临时型。
根据不同的项目成员组织管理方式,高校科研团队又可分为协作团队和行政团队两种。
协作团队主要是指师生团队。师生团队是目前高校中最基本的、存在最多的团队。该团队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这种团队具有很好的协作能力,容易管理。由于相互间合作时间较长,个人的特点相互熟悉,团队角色基本确定,相互间的信任沟通一般没有问题,有共同的工作语言。教师成为团队的负责人。团队的水平由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决定,团队的课题性质也由教师的兴趣和活动能力决定。教师的人品会影响团队的各方面,影响到新团队与老团队的合作关系。这种团队的知识结构类同,对横向复杂的课题的研究不太适合。
行政团队是以行政调配方式建立正式组织的科研团队。该团队成员间有严格的级别等级,管理上有一套严格明确的制度。当项目较大,需要人员较多,或者项目对高校的声誉或利益特别重要时,高校为体现领导重视,为集中科研资源,确保项目成果质量,往往用行政办法组建项目团队,由学校或部门领导亲自担任项目团队的负责人或行政任命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学校出面组织团队,分配任务,调配资源。
(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
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高校科研团队一般是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如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些科研团队就依托于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2.高校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重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由于受高校自身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
3.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大体上都是由本校或不同高校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组成。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一般是由本校内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一个领域或一个院系并且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科研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缩短了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较快地出成果、创佳绩。
4.高校科研团队一般以国内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科研带头人和研究骨干。这是国家在对高校的科研团队进行资助时提出的要求,有利于国内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5.高校科研团队一般要求有3至5名核心成员,并要求其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这个要求有利于防止专家“一言堂”现象的出现,更有利于团队的责任互担和权利共享,并且从结构上保证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6.高校科研团队一般更强调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和协作,更强调原创性和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1}
(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在现阶段高校中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为数并不多,多数科学研究工作还停留在研究人员自下而上的自由式探索阶段,充其量是科研人员为了申请项目、申报课题而临时组成的科研小组或课题组。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科研团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师徒型”多、“混血儿”少。不少团队是由研究生导师和由其指导的或毕业留校的研究生组成,这样的团队一般规模较小,研究方向不轻易改变,创新活力不足,很难产出新成果。
2.严重缺乏能够担任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学科带头人。在同一学科内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往往呈圆柱状,而不是理想的金字塔狀结构。由于缺乏领军人物,几名教授、博士或其它同类型人员并驾齐驱,互不合作,因此在一些高校学科带头人往往被弱化为召集人或负责人。
3.科研方向分散,承担课题小、级别低、重复项目多。高校中每个学科往往由多个研究方向组成,每个方向都有一个或几个团队从事科研工作,其方向负责人往往在该方向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但负责人之间缺少创新目标的牵引,因而对整个学科发展难以产生合力支撑。
4.“拉郎配”多、“自主结合”少,科研团队多数流于形式。科研项目申报之初,项目负责人往往从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组成等方面考虑,到处张罗拉人组成科研团队,有许多团队的形成是由于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人而临时“拉郎配”建立的,这些团队目的明确、功利性强、短期行为多、稳定性差。项目申报成功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分工协作就流于形式,或者说基本上就不在一起或很少在一起开展研究合作了。高校目前缺乏的是由不同学科人才自主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针对前瞻性研究的科研团队。
参考文献:
①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
②姜雪.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3.
③管靖,胡澄宇.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3.
④王生钰,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34-37.
⑤周济.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04-13.
⑥国家自然科研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试行办法[DB/OL].http://www.nsfc.gov.cn/nsfc/cen/02/htmlcreated /2004/2004_001.htm.
⑦罗静,陈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N].江南时报,2005-03-01.
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B/OL].http://www.edu.cn/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军,穆养民,李兴鑫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15.
{11}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
参考文献:
[1]徐青,张云,应飚.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甘肃科技,2009,(4).
[4]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宋小清等.创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路的认识与思考[J].经济师,2005,(8).
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dj09019)、2009年度上海电机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9C203)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