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

2010-08-17杨晋夫司正权

文教资料 2010年14期
关键词:涵义中学语文

杨晋夫 司正权

摘 要: 批注式教学是一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工具书或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感知、揣摩、批注的自主阅读中提高自读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尝试着从何处批注、何时批注和何种形式批注等三方面来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批注式阅读教学 涵义 优势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无不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就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和感受走向教师。批注式阅读的教学视点正是学生。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涵义及优势

什么是批注式教学呢?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有自己特定的涵义。前人的所谓批注,包括批评与诠释两个方面,是做学问。其批注主要从内容、形式和方法方面给人以借鉴。而批注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或者说是教给学生自读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当然,批注家的批注又完全可以借鉴。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给批注式教学作了如下解释:批注式教学是一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工具书或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感知、揣摩、批注的自主阅读中提高自读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与其它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批注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被动,消磨个性,减掉性灵”的现象,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而批注式教学给学生的是掌握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具备会学的能力。学生在批注与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比教师的单纯传授好得多。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只是学会一个知识点、一篇课文,还能把这种学习方法用之于其它课文、课程。这种学习往往会出现的实际情形是:学生的批注有比较多的局限性,而且不一定正确。这是极自然的事。即使是专家,也会出现这些问题。批注式教学在起始阶段,只看重学生批注的兴趣和热情而不看重结果,即不以批注的质量为标尺。随着学生批注习惯的养成,批注的质量要求自然应逐渐被提出来。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教法

(一)何处批注

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批注的内容不能是预设的,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找准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这样学生的笔就会“力透纸背”,就会“点石成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应是:①文本留有的空白点;②文本内容的矛盾点;③对文本理解的疑惑点;④文本描写的精华点;⑤文本描写的着重点;⑥文本蕴含的丰富点;⑦文中角色冲突点。

(二)何时批注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

1.课前自由批注。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以及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专题批注。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上,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这样学生获得的精神滋养就会流泻于笔端。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3.课末扩展批注。课末批注是课堂对话的意犹未尽,也可以是对课堂对话的反思、提炼、总结。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三)何种形式批注

1.理解式批注

这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如《故都的秋》文后有三个问题:a.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b.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c.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特点的?学生预习时在书本上一一作了回答,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究文本价值,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品读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充分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解、感悟和评价等,这便是理解式批注。

2.拓展式批注

这是对文本的补充、具体化。文本的空白点、丰富点,经过学生的拓展,使得文本更具张力、感染力。“信息的提取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一方面需要对新信息的意义加以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1]如《荷塘月色》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底色。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依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也许在这个问题上无所谓权威性的唯一答案,應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才称得上是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因素的不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3.延伸式批注

这是以文本为辐射点,广泛吸取与此相关言语材料,引入社会生活事件等。延伸式批注使生本对话更具开放性、创造性。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在此是白居易的着装,它是八九品小官穿的衣服。一个“青”字,本为会意字,为草木初生的形状,我们由此联想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15—25岁是人生最初的阶段,叫做“青年、青春期”。上古,读书人穿着青色衣服,《诗经》里赞美他们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色乃蓝天之色,青云比喻高的地位,有“青云直上”之说。汉唐以后,青色“贬值”,“青衣、青领”变成卑贱者的衣服了,传统戏曲里“青衣”这种旦角总是扮演着如秦香莲、窦娥、苏三等社会地位低下、命运悲惨的妇女。官员如穿青衫则表示地位卑微。唐代以后,“青楼”成妓院的专称了。一个“青”字,俨然一部历史。“索绪尔认为,语言作为符号的表达,有两种必要的作用,一种是语序轴的作用,一种是联想轴的作用。所谓语序轴,即语言符号横向结合的顺序;所谓联想轴,即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会引起纵向的联想并带出与它相近的一系列语言”。[2]

4.感悟式批注

这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流淌。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文艺学家尧斯认为:“言语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3]在接受美学的观照下,读者成为文学活动中最重要且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进行具体化,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学生在与作品、作者、主体间对话后完成了对作家作品创造意义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文本才变成了真正的文学作品。如我们在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果仅仅将文本所描述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则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动用我们的生活体验与审美情趣,让学生置身于这秋天傍晚的景象之中,体悟作者漂泊天涯、饱尝羁旅之苦,然后描述出一幅幅画面来。此时,既是尊重作品的意义,又是与自身进行了一场对话,这样的批注更具独创性,学生在感悟、理解、创造和表达过程中自身得到了提升,重塑了一个崭新的自我。作品也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成为学生在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与形象。

参考文献:

[1]邓立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J].小学语文教学,2004,(5).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

[3]尧斯·汉斯·罗伯特.审美经验论[M].作家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涵义中学语文
论属辞比事的学术涵义
我的仙人掌
探究《说文》省形的真实涵义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我对国防教育的涵义的理解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
政府传播:涵义、特征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