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应全面激活学生的主体性
2010-08-17李勇
李 勇
摘 要: 本文通过讨论创新型人才与主体性发挥、知识获取和智能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激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激活 学生主体性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在日益凶猛的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本。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华民族要崛起,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诚然,教育一直都在改革,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教育改革的成效还不理想。本文通过讨论学生的主体性与创新型人才、知识获取和智能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激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1.充分发挥主体性是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尽管目前国内外针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专门研究还不多,尚未形成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准确定义,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探讨。例如:王亚斌等人在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创新”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将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指出“创新意识”就是指创新型人才对创新活动的自觉认识和自主意识[1];徐恩芹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合作精神与能力等四大核心特征[2]。虽然这些研究对“什么是创新型人才”还未达成共识,但都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自主”“自覺”等个性品质。而“自主”与“自觉”正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在与实践对象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主体性”的体现。主体性作为一个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觉能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3]。创造,是人主体性的自然表现[4]。一般说来,主体性强的人创造性也较强,创造性较强的人主体性也必然较强[5]。由于创新可以界定为在旧事物基础上的量变或部分质变,创造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或飞跃,在这个意义上,创新与创造可以等价、互通[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个性品质。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举措及其成效也证明充分发挥主体性是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对此前半个世纪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于1987年发表了美国大学教育的七大原则[6]。七大原则自发表后,引起了欧美等国高等院校的积极反响,对近几十年来欧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分析这七条原则,可以发现除了“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和“给予学生较高的期望”外,其余五条原则无不强调或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说,这七大原则的主旨就是张扬学生的主体性。
2.尊重与发挥主体性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客观要求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和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对于知识与知识学习,现在已广为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7]。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主面方面在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人,获得知识要靠自己积极主动地建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有赖于主体性的发挥。这从认知科学层面为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关于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只不过各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形式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8]。智能及其组合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表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智能生命个体,都可能是出色的,只不过有没有挖掘或被挖掘出来而已。而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都成为“独特而出色”的个体。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现自己智能中“独特而出色”的。而“充分展示自己”就意味着“主体性”必然“在场”。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把学习分成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和自我表达型四种风格,并认为擅长不同风格的人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式存在相当大的差别[19]。如果说多元智能理论是从“发展什么”的层面要求学生“主体性”“在场”,那么学习风格理论就是从“怎样发展”的角度要求“主体性”“在场”。因为个性化的学习风格需要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从前述分析可知,现今颇具影响的几种学习理论,尽管不是专门论述学习需要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但通过揭示学习过程具有个性化、个体智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获取知识的建构性,从客观上揭示了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要求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3.当前我国教育学生主体性严重缺失的原因
我国传统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种种复杂的原因,但学生主体性缺失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最直接的重要原因。那么造成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相当难回答的问题,本文从学生、教师、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背景四个层面进行一些尝试性分析。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不应成为其自身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但很多情况下作为教育活动特别是学校教育活动对象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受前期教育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些个性特征,尽管还不是很稳定。如果这些个性特征对行动有“依赖”或“懒性”导向,那么学生就成为其自身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因为如果学生对教师“激发主体性”的课程设计不积极回应,那么教师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就有可能重新拾回“满堂灌”的模式。同时,在善讲的教师面前,学生也可能自动交出学习主动权,无形中充当“接受角色”[10]。当然,学生不可能是其自身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责任者。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过时和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直接原因。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的教师,注意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注重知识的系统讲授,看重课堂秩序和控制课堂,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醉心于“满堂灌”,客观上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但教师也往往是“身不由己”。从客观上讲,教师本身也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自身就缺乏主体性和创造性。即使他们在取得教师这个角色之后受外部压力及自身成长的双重作用,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但大部分人主体性的张扬也是不充分和不健全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创造性强,而相当多的教师教学缺乏活力的根源之一。另一个导致教师“身不由己”进行“满堂灌”的原因在于教育行政管理的压力。
我国传统教育行政管理对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班级组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从教育目标看,以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将所有学生铸成“标准件”,从而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11]。从教育评价看,评价指标过分功利化和单一化,学生、教师、学校,甚至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代表一个地区)都被绑在了“出成绩”这棵树上。不仅学生失去了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的自由选择权,主体性被剥夺,就是教师、学校具有的支配权也不是一种建立在其自身主体性充分发挥基础上自觉性支配权,而是一种“被塑造支配权”。同时,即便有部分教师或学校能发挥完备的主体性,且有能力对学生实施“激活主体性”教育,但如果社会评价教育的标准依然是“名次”和“分数”,那么就很难希望教师或学校会冒短期内“名次”和“分数”下跌的风险去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除非学生前期接受的教育已属“激活主体性”的教育。从班级组织看,由于我国适学人口众多,很多地方教育资源相当短缺,一个班通常都是四五十个学生,多的甚至达到近百人,庞大的班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激活主体性”教育的选择。从课程设置看,课程经常是被给定的,按照整齐划一的格式,根本不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别。学生常是被限制、强迫地学习,基本没有根据个体智能差别进行选择的余地。
从文化背景来看,依俊卿先生認为:“传统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塑造出中国人普遍的整体主义、经验主义、直觉主义的行为方式……既没培养起对事物内在结构的精密的理性分析与解析的能力,也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主体性和个体性的自我意识。”[12]胡滨、骆建华等[13][14]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阻力进行探讨时,均分析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整体,缺乏个体独立性”和“群体意识”的文化取向严重阻碍了个体“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竞争意识”的发展。由这此研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最深刻根源在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缺陷还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改进,尽管教育本身就担任着这种“改进”功能,但由于我国现代教育起步晚,还不足以完成“改进”的任务。
4.重塑学生主体性的对策探折
由前所述,学生主体性严重缺失是我国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障碍,所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如何激活学生的主体性便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历史课题。在此,我拟在前面分析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基础上做一些初浅的探析。
首先,教师自身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学习,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尽管教师也是传统教育的产物,其自身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充分,但教师毕竟已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具有较强的“自觉”意识,已具备自觉激发其自身主体性的条件。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才不会成为“传授知识”和“教出高分”的奴隶,才可能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知识观、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同时,也才有可能主动学习,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其次,教师在教育行政管理上,要勇于对传统的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班级组织、课程设置等进行扬弃。在教育目标上,必须改变传统的群体化教育目标,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目标。在教育评价上,要改变以“分数”“排名”为导向的功利化和单一性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创新型人才内在需求的以“素质”为导向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在班级组织上,应加大教育投资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师比例,创造条件开展小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应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主体意识。另外,教育管理也要有长远的眼光,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波折要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因为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取得成效甚至反而使“成绩”下跌了而失去改革的勇气和坚持力。
如前所述,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妨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文化价值取向。尽管文化这个东西常常隐而无形、抽象无实,但却无处不在,同时也往往是人类行为最深的、最顽固的根源。因而,要想从根源上破除激活学生主体性的障碍,必须进行文化转型。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衣俊卿先生认为“正在悄悄地”进行,但为使其成为“普通人”“更加自觉”的行为,必须经过深层次的文化启蒙。关于这种深层的文化启蒙,衣俊卿先生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普及素质教育;二是推进社会运动机制的理性化与民主化;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使普通民众接受开放的、现代化的、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所内含的新文化精神[12]。
5.结语
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但不是什么教育都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认为创新的前提在于人才本身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同时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等理论也揭示了知识的建构与智能的发展都有赖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但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教”轻“学”的教师主导式教育局面,学生主体性缺失,改革势在必行,其根本出路就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2]徐恩芹,刘美凤.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
[3]李为善,刘奔.主体性与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4]毛天虹.论高校创造教育与主体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5]徐金城.“主体性教育”认识误区三题[J].哈尔滨学报,2004,25,(4).
[6]Arthur W.Chickering,Zelda F.Gamson.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The Wingspread Journal,9,(2).
[7]郑召英.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8]李子华.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2).
[9]李玲艳.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导刊,2004,(17).
[10]黄建平,李振春.论我国高校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0,(4).
[11]李澍.论学生的主体性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09,(4).
[12]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0-120.
[13]胡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传统文化阻力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14]骆建华.论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阻力及个性化培养[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