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陶艺创作中意象的生成

2010-08-17郭琪美

文教资料 2010年14期
关键词:意象

郭琪美 刘 鹏

摘 要: 意象是艺术创造的主要任务,真正的艺术创造最初也是从意象的孕育开始的。陶艺家在陶艺创作的时候,必然先要进行切实的意象营构才有可能进行具体的艺术表现。本文从陶艺创作中意象生成的三个层面:来源、程序和机制试分析陶艺创作中意象的生成。

关键词: 陶艺创作 意象 生成

意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和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陶艺创作中的意象,顾名思义即指的是陶艺家在创造作品过程中所酝酿的意中之象,它是陶艺家在观念中所建立起来的未来作品形象。尤其现代陶艺强调现代社会中人内心世界的表现,即通过各种手法(如隐喻、象征等)和对粘土的引导与交流,视觉化作者的意象,藉此展示人的意识流动和对这个世界的多种认识。

陶艺创作首先经历的是一个意象产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借助泥土作为主要媒介使自己的意象物态化,以唤起观者审美感知,然后再是一个意象的延续、产生新意象的过程。因此,在陶艺创作中,意象的营构是陶艺家无可回避的重要环节。陶艺意象不同于侧重内在心理体验的心象和注重外在形貌特征的表象,但又与它们有一定得联系。它是一种具有美感功能与表现价值的艺术之象。因此,陶艺家意象的营构首先离不开具体的表象材质,离不开艺术家的心理体验,也离不开特定的艺术符号这三个要素。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陶艺意象生成的三个具体层面:陶艺意象生成依据、陶艺意象生成程序和陶艺意象生成机制,试分析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怎样营构作品意象。

一、陶艺意象生成的依据

陶艺意象的生成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一定依据的。一般来说,意象生成的依据可归为三类:生活的直接挪用、童年经验的馈赠、原型意象的置换。

生活的直接挪用方式在陶艺作品意象生成中是十分常见的。陶艺家一旦有了创作的想法便寻找合适的生活当中的素材,以此为依据提炼出形式语言,从而营构出陶艺意象。不少陶艺意象就是这样生成的,最后的陶艺作品可能与最初的生活场景有一定区别,但为完善陶艺意象所作的作品明显地依据了真实的照片。如日本陶艺家Kimura Yoshiro在创作作品时主要从爱琴海的迷人风光中寻找灵感,通过创作表面光滑、空气流线造型的生活陶艺来表达自己对海洋的心醉神迷。生活中的几个形象和环境空间在创作中不断被修改之后,原来简单的“象”和“意”就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刻。

童年经验是任何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依据。儿童的稚气幻象与陶艺家的创造性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陶艺家在创作时作品中反映生活的心理定势常常与童年经验嫁接在一起,不断催生出新的陶艺意象。但是童年经验进入陶艺创作中并不是以童年经验的原本和自然态的形式进入,而是由陶艺家自组织和再创造。

最后一种来源形式则是原型意象的置换。任何一种艺术意象都或多或少借助了某种艺术传统所赋予的现在图式。在陶艺创作中,陶艺作品完成的过程实际就是在运用和发展艺术传统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过程。如英国陶艺家瑞·露西一直从事着容器性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她从容地在传统陶瓷形式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意象表现形式。在她的眼里,一个新的陶艺意象只不过是已经潜在于原型次序中的东西,她所做的只是重新调整这些原型中的次序。

二、陶艺意象生成的程序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在一则“板桥题画”中把一个繁忙而又复杂的意象生成程序描绘得既简单扼要却又内蕴深藏: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陶艺意象的生成程序也恰似一个感性生命的诞生过程。不同陶艺作品的意象生成尽管千差万别,但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个简明的程序:从最初的经验形象,即艺术家对客观自然的内心观照(眼中之竹),到经过艺术家的情意熔铸内在的心灵形象(胸中之竹),再到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加以物化呈现的外在的艺术形象(手中之竹)。

一位陶艺家曾经在谈到自己作品意象生成过程的时候说:“我很迷恋于梦境或顿悟一类相对‘玄之又玄的创作方式。我多数创作的作品,她们产生于我的半梦半醒之间,当她们的倩影从我枕边轻轻飞过时,我会用笔将其优美的姿势、动态粗略而含糊的勾勒出来,等早晨起来再将其‘印象在制作的技术及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初步草稿。然后根据经验,写下其制作的几种可能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初稿与成品之间会有很大差距,这是经常发生的事,但这也正是陶艺迷人之处。”

在这里,无论是“梦境”还是“顿悟”,这位陶艺家随时随地将感知到的身边的一切(眼中之竹)结合他的文化理念,文化性所构成创意的内核(胸中之竹)。从陶艺家感知身边各类信息在脑海中开始提炼分析就已经是意象生成的一次跨越。只有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相互契合,陶艺家才会“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才会开始有了创作的冲动。这次跨越是一个从对峙到统一的过程。此时,陶艺家内心总是骚动不安的,他们冥思苦想,乞求的是物我的契合。接下来陶艺家“用笔勾勒出心中所想”及“多方面加工、整理,形成草稿”的过程则是意象生成的另外一次跨越,是把生活表象存留下来的过程(手中之竹)。草稿成为了意象存在形式或存放的载体,成为了艺术家用形式符号把心理世界物化的工具。从有形到无形,近似于老子所谓的有无之间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有着无限的生成性。因此,陶艺意象的生成过程恰似一个感性生命的诞生过程。无论是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内化过程,还是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物化过程,都充满着生命的奥秘。

三、陶艺意象生成的机制

陶艺的意象生成是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心理机制无疑也是独特和丰富的。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陶艺家往往是通过知觉、情感和想象这几个关键性心理因素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促成了作品的意象生成的。陶艺意象实际上也是一种通过知觉获得的融合了陶艺家情感、想象、记忆和气质等要素的心理表象的存在。同时,由于陶瓷材质的特殊性,陶艺作品意象的生成当然有其独特的地方。例如由于“火”这一自然力的介入,以及烧制过程的不可预见性,给创作者和欣赏者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陶艺家创造的意象首先是受到知觉材料影响。例如陶艺家所画的草图、所捏的泥稿都是一种知觉材料,这些知觉材料是陶艺家建构意象的基础。无论是现代陶艺中以再现为主要形式的艺术流派(具象风格、超写实主义等),还是以表现、变形或抽象为主要艺术形式的流派(极限主义、象征表现风格等),都不得不承认知觉信息是再现、表现或变形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其次,情感对意象的生成也起着关键性作用。现代陶艺创作是一种情感流露的艺术活动,对情感与个性的追求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因此,现代陶艺作品是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是创作者情感的流露。陶艺家在他们作品中不同系列的造型变化,直接、敏感地切入他们的内心感受和生命状态。如德国陶艺家彼得·沃尔夫(Petra Wolf)在他的《有机物造型》系列中,在尖锐、布满自然物肌理的形体上,表達一种韧性的、顽强向上的生命意志。这种陶艺意象的传达不是通过符号来体现,而是通过整体的结构、肌理、色泽来显示。如果没有牵动陶艺家寓于其中的爱和恨、喜和怒的情感之线,没有实现陶艺家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浸透,就不可能将那些出自于经验和记忆、感受和印象的表象凝聚成陶艺意象。因此,陶艺意象的生成有赖于陶艺家特定情绪状态的推动和酝酿,有赖于具体情境的协调,由陶艺家的情操去传达意象中的“真、善、美”。

除了上述的知觉和情感对陶艺意象的生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之处,审美想象对于陶艺意象的生成更是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陶艺意象的生成最主要的就是基于陶艺家想象力的发挥。美学家姚一苇曾说过,“表现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艺术家独有的想象力的表现,脱离了想象便没有艺术”。想象对于意象的生成的功用不仅仅是意象的“移植”或“置入”,更多的是对意象的创造,就是在记忆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新的形象和形象体系。想象贯穿着陶艺意象美产生的始终,使陶艺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种贯穿往往通过联想和幻想两种方式实现。一个或几个记忆意象一旦在陶艺家的意识中出现,就有可能通过联想引出另外一些相近的、类似的或是具有对比意义的意象。而创造意象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幻想,陶艺家往往根据主观愿望凭幻想创造出记忆意象不能提供的或无法见到的新意象。如陶艺家理查德·肖恩(Richard Shaw)在其作品中,经常将一系列生活中看似毫不关联的物象(棒球、油漆桶等)作为元素,重构成一个个荒诞的形象。每件作品都好像童话故事中的一个场景,看似怪诞不羁,细细品味却能体会到艺术家内心对现代城市生活中快节奏和混乱的潜意识抵触心理。在这里,陶艺家正是凭借想象这一杰出的艺术本领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生发为鲜明、生动、独特的陶艺意象。

四、结语

艺术家创造艺术品,首先是创造意象,意象的生成,伴随着艺术创造的全过程。陶艺创作过程中意象的生成并非是“意”与“象”的机械相加或简单拼凑,而是“意”与“象”的“并置”,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材质、情与景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交融、化合,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只有陶艺家将这样一股由心理要素和机制组合而成的“心理流”融入到陶艺创作中,才能赋予作品张力,才会打动观者。

参考文献:

[1]腾小松.潜在与显现——雕塑草稿研究[C].荣宝斋出版社,2007.

[2]蓝华曾.意向与意境[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王爱红,欧阳之川.论现代艺术中构建意象的纽带—想象[J].中国陶瓷工业,2002,(6).

猜你喜欢

意象
雨的文化意象
新自然主义的意象之美(视频)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玉人”意象蠡测
例说古诗中“鸟”的意象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