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策略
2010-08-17郭伟
郭 伟
摘 要: 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习作成为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鉴于此,本文作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先说后写,对学生习作评价的人文化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误区 改革
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校园里就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猪怕年,羊怕五(八月十五),老师怕视导组,学生最怕星期五(那时候一周上六天课,星期五下午统一上两节作文)。”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做了一名语文老师。从教多年来,我觉得:作文教学仍然是一大难题,习作还是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一、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误区
误区一:“黄河之水天上来。”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比如写老师——深夜带病批改作业。
误区二:“天高也不任鸟飞。”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改,教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没有习作的自主权。
误区三:“质本洁来还洁去。”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只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的联系。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成就了以应试为主的训练性作文教学方式,这样的习作教学虚化并脱离了儿童的认知水平,远离了儿童生活,也压抑了学生的天性。由于存在上述诸多教学误区,因此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感受不到儿童特有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和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所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理解童心,尊重童心应该成为当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积累
我觉得作文也应该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不断地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课文的思考练习中有很多“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习作材料,就为写作做好了语言储备,作文时就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较好方式之一,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就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或者是搞了一次活动后,我都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以上两种积累习作素材的方法固然很好,但不可刻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掌握好一个度,否则不但拔苗助长,而且学生容易养成抄袭的习惯。
(二)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
观察生活情景、再现生活情景、体现生活情景是解决小学生作文没得写、作文写不长、作文胡編乱造的良方。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习作指导很重要。
三年级作文“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习作的要求是写一次活动或者是一次游戏。我便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吹泡泡大赛”。由于每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学生在开心游戏的同时不断地发言叙述,最后写出东西来也就顺理成章了。结果我自己都感觉到惊讶:三年级的孩子竟有很多人的文章有近千字,而且语句通顺,感情充沛,层次条分缕析。这篇作文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了充分体验,用心贴近了生活,并把这种对生活的体验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让学生先说后写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了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只要学生写出他们的内心的感性认识,他们就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我在教完《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感谢、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琐事,进行感恩教育。学生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个学生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时声泪俱下,说母亲每日披星戴月地忙碌着,只是为自己和妹妹能坐在教室里好好上学,而母亲自己却三年都没有穿上一件新衣服。更让人悲痛的是,在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由于车祸母亲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学生说得声泪俱下,当时我的眼圈也红了。因为他说的是真话、实话。如果认同了“作文是心灵的产物”的理念,那么以儿童的视觉看世界、感悟世界,就应成为小学生习作应有的追求,因为那是在儿童心灵原野上绽放的言语鲜花。
(四)对学生习作评价的人文化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作文评语最忌讳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字迹是否工整,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因为僵化教条的语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评价时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习作也写得是文从字顺,情感真切。我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好好努力吧,老师就在你的身边!”简短的几句,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相信学生能感受到我的用心,能取得进步。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地总结经验,如此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