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2010-08-17李彬
李 彬
摘 要: 高中语文课程应为造就新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有:激发兴趣,培养思维主动性;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励质疑,培养求异思维;探究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的这一则名言启示我们:人类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对此,我就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培养思维主动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来源于实际需要,需要与否及其强烈的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浓厚程度。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和教师一起积极思考。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认识触角是敏感而又兴奋的,只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为他们创设主动探索、深入思考的条件,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创造性的火花才随时可能迸发。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对作品主旨的解读,对文学形象的界定,对已有观点的评价,对作品空白的想象,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良机。
“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德·第斯多惠)。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而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只有樂学,才能发挥其特长,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每一个创新因素,竭力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在这样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并由此产生自主创新意识。我在教授龚自珍《病梅馆记》时,引用了《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和第一百二十五首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两句诗,特别是诗中的“人才”二字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地悟出了课文中“梅”的作用是喻人,发现“文人画士”“好事者”的喻意,指的是统治阶级……总之,学生完全领悟了课文的主题,效果之好令人惊叹。兴趣不但能创设一个欢乐而和谐的教学环境,而且能激发智慧的内驱动力,使学生进入一种欢乐愉快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激发思维的最佳时机。
二、天光云影共徘徊——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创新能力的开发。
1.创设感染情境,诱发积极思维。
成功的教育总是动情的教育。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则渐入佳境;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则如坐春风;教师慷慨陈词,学生则悄然动容;教师悲怆凄婉,学生则黯然伤心;教师亦庄亦谐,学生则既得乐趣又得理趣。创设一种情绪佳境,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再由“情”上升到“理”,把感性的内容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把形象感知变为理智的思索。教师的动情渲染,利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创造的灵感,毕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碰撞。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合作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针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神,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人,把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变为师生同奏的“交响乐”,使开发思维潜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要留给学生一方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集体研讨中得到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找到便捷的解决方法和圆满的答案,并从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思维碰撞的过程往往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激励质疑,培养求异思维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思维的表达可以是多渠道的,探求知识也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使用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巧妙构思,运用一切有利因素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多向性,并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要灵活地“用教材”,教师要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引导学生灵活地解读文本,鉴赏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与不同的阅读层面对文学作品作出独到的解读,加以崭新的开掘,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天地。如在赏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诗句时,我让学生试着把“敲”字换成“推”字,比较两字的优劣,并说明其理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从新的角度去加以分析,同中探异,异中寻同。师生研讨后明确:“敲”和“推”都是开门的动作,用“敲”字,敲门声惊动了倦栖的鸟儿,打下几片树叶,敲破一池琼瑶……之后蛙声、虫声,打破原有的寂静——在韩公心中,这正是体现了夜的“幽”和“趣”;用“推”字,僧人来到院外,门虚掩着,轻轻推开,主人不在,题诗留言而去,不作过多惊扰,或许更符合出家人的“清修”……
2.鼓励质疑,求新求异。
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态有灵感迸发式和自觉驾驭式两种。其主要特征是质疑、多端、变异、独创。任何创新都包含对别人观点不同程度的否定和超越,而没有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是不可能实现这种否定和超越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就学生而言,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不断拓宽思路,才能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盲从,不迷信,要敢于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让学生经常处于这样的“愤”“悱”的思想状态下,他们的思维往往才能被更深层次地激活,才能有思想激烈的碰撞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思维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砥砺与提高。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探究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为想象、创造提供了丰厚的“原料”。同时,在探究实践中遇到新困惑,产生了新需要,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本身是博学和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且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夸美纽斯)。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充分挖掘其思想潜能和情感潜能,从而引发其创造的欲望。积极开展探究性阅读,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以目的性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让学生借助教材和材料去亲自探索,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语文教育应当高扬人性,遵循人本,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又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去设计自己的未来,去选择、竞争、体验、创造,而教师应该是一个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引导者和创造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7.
[3]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6).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5]周祯祥.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