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大肠杆菌病诊治体会
2010-08-16吴利锋刘静波山东省济宁市畜牧兽医局272037
吴利锋 刘静波 (山东省济宁市畜牧兽医局 272037)
2010年7月份,一5000只规模蛋鸡场发生疫病,每日死亡50只左右,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但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怀疑可能有流感,随送实验室进行诊断。经诊断,禽流感RT-PCR实验阴性,细菌学诊断为大肠杆菌病。药敏实验显示,对多种药物耐药,因此造成临床上治疗效果不佳。
1 临床和剖解症状
病鸡有呼吸道症状,呼吸时发生“咕咕”的声音或张口呼吸,鸡冠暗紫,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或废绝。剖检见心包膜肥厚、混浊,肝脏肿大、质脆易烂,有出血点,肝脏表面有少量白色胶状透明膜;脾脏充血肿胀,可见到小坏点;肺脏充血或出血,有炎性病灶;气管有黏液。
2 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
2.1 细菌分离 采集解剖病死鸡肝、脾内脏病料。无菌操作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分离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粉红色或红色、光滑、圆形隆起、边缘整齐,直径1.5~2.5mm的小菌落。挑取菌落及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粗杆菌,多单在,偶有2~3个菌体连在一起。如图1。
图1 染色镜检结果
由此基本可以肯定,此鸡群已经感染大肠杆菌。
2.2 药敏试验 为了有效控制疫病,实验室进一步对此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选取了呋喃妥因(呋),氧佛沙星(嗪),阿米卡星(丁),庆大霉素(庆),诺氟沙星(氟),链霉素(链),四环素(四),氯霉素(氯),环丙沙星(环),头孢曲松(菌),卡那霉素(卡),头孢噻肟(肟),共计12种药敏片进行药敏实验。12种药敏纸片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用无菌棉拭子蘸取稀释液,在LB培养基上均匀涂抹,最后用棉签涂抹琼脂平板边缘,盖上平皿盖,在室温下放置5min。用无菌眼科镊子在无菌状态下将12种药敏纸片贴于平板上,药敏纸片贴完15min后将平板倒置,置37℃温箱中培养16h-18h,观察结果。结果显示,此细菌耐药性极强,仅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敏感,其他10种药物都是耐药。药敏结果如图2。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鸡群投服头孢曲松,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3 禽流感RT-PCR试验
为了排除流感的可能性,采集肝脏、脾脏、肾脏进行病原学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结果如图3。
图3 禽流感PJ-PCR测定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排除了禽流感的可能。
4 讨论
(1)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鸡传染病的总称。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都可发生。本病还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此病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途径及诱发因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集约化养殖场,暴发的机会不断增加。虽然本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大肠杆菌流行株广泛存在着耐药性,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往往导致较大的损失。(2)本试验结果表明,此次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水平较高,耐药谱较广,对所做的12种抗生素,耐药种类达到10种,有些药物甚至完全没有效果。这些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是兽医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因此没有能够及时控制此次疫病。(3)应引起重视的是:兽医临床很少使用的呋喃妥因、氯霉素也已严重耐药。表明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其快速适应,也提示兽医临床抗生素药物的选择要合理。(4)对一些确诊的细菌性病例,一旦用药无法控制时,及时借助实验室,进行必要的药敏实验。不要盲目用药和断定是病毒性疾病,以免增加治疗成本和延误治疗时机,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