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化学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下)

2010-08-15郑文锐

上海化工 2010年1期
关键词:矾石学报分子

郑文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 201620)

2 计算化学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计算化学在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具体的分子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从而能比较准确地回答有关稳定性、反应机理等基本化学问题。如今计算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催化和生物制药等研究领域[2-5],其方法和结果都显示出了其他研究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下面就计算化学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包括催化化学、材料与能源科学、生物化学等几个领域。

煤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技术的进步,使得对于深入探索煤的结构和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6]。首先对于煤裂解机理的研究,Hou[7]等使用Gaussian程序,利用模型化合物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证明了煤热解的自由基机理的合理性,同时指出了化合物中弱键的裂解能与化合物的裂解率有直接的关系。Cody[8]等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结合NMR化学位移数据的测量研究了煤的主要成分木质素衍生物中的醚键(芳基-O-烷基)及其在褐煤到次烟煤成煤过程中的变化,发现木质素衍生物的一级结构即使在相当温和的热变质条件下也不能保持。Barckholtz[9]等从煤裂解的热力学角度,用从头算方法计算了煤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单环芳香化合物中的C—H和N—H键的键均裂解离能,其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吻合,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了一些煤中具有代表性的多环芳香化合物,包括芳烃和杂环芳香化合物,计算结果表明,单环芳香化合物的键解离能可以用来预测相类似结构的多环芳香化合物的键解离能。Deng[10]等从与煤分子模型中的局部片段有密切联系的有机物如低级芳香烃的裂解入手,用量子化学方法对设计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计算,由这样一套理论计算方法所得到的主反应路径、热力学变量和表观活化能等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这对煤热解的量子化学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其次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气体分子在煤表面的作用也有很多报道,气体分子与煤表面的作用情况与煤的气化和燃烧等过程密切相关,常常用石墨结构来模拟煤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局部表面。Bennett[11]等用C18平面原子簇模型模拟石墨(002)面,研究了H、C、O、N、F等多种原子的吸附,计算表明它们在石墨表面上的吸附位置是不同的。Montoya[12]等用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研究了煤的气化过程中CO脱附时表面羰基和氧复合体的变化,研究了发生脱除反应煤表面的不同结构(椅型、Z型和末梢型)与TPD峰的对应关系,讨论了CO2吸附时的碳氧复合体,发现在Z型面上形成了醚和内酯类型复合体,并且低温气化过程对内酯类型复合体的形成更有利。Chen[13]等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甲烷在煤表面的吸附,计算表明甲烷分子在煤表面以正三角锥重迭式吸附最为稳定,其吸附为典型的物理吸附,具有各项异性,且甲烷在煤表面的吸附势能曲线参数的计算结果与计算所采用的芳香簇模型的大小有关。Stefanik[14]等用分子动力学和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联用的方法,通过研究甲烷、氧与煤表面的作用讨论了甲烷和煤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计算得到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以及实现这样过程的最佳温度。此外,Pang[15]等通过对煤中硫赋存形态的分析,筛选出可以表示这些形态硫的有机小分子,用量子化学方法对单重态、三重态氧和这些分子及它们与氧分子结合的两种状态的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的几何优化、集聚数分析和振动分析,得出不同赋存形态硫与氧反应以SO2形式释放的难易程度,为研究煤的脱硫、固硫机理提供参考。总之,计算化学在煤化学中的应用,从研究孔隙度、表面积、密度及氢键力和范德华力等静态性质,到探索煤的反应性,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1993年,计算量子化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水泥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体系的研究中,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16]。钙矾石相是许多水泥品种的主要水化产物相之一,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Cheng[17]等根据Moore和Taylor合成的钙矾石结构进行量子化学研究,通过计算发现含锶、钡钙矾石的宏观强度高于钙矾石,这与实验值很好地一致,同时还预测了含Fe、Mg、Mn和Zn钙矾石的形成强度,发现含Mg钙矾石中氧的键级出现了负值,净电荷出现了正值,这说明含Mg钙矾石是不存在的。通过键级的比较可以预测强度顺序为:含Fe钙矾石>含Mn钙矾石>含Zn钙矾石。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对β-C2S与γ-C2S[18]、C11A7·CaF2[19]、Ca2Fe2-xAlxO5体 系[20]、3CaO·3Al2O3·CaSO4、3CaO·3Al2O3·SrSO4和 3CaO·3Al2O3·BaSO4[21]等水泥矿物进行了研究,其理论研究结果完全与实验数据一致,说明Fermi能级、原子静电荷和键级等信息能充分阐明矿物的活性问题。此结果可以预测未知矿物的强度,为水泥的材料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随着量子化学研究方法的完善和计算机容量和速度的发展,相信会对复杂的水化体系实现定量的阐述和预测,实现水泥材料设计。

在含能材料的研究方面,量子化学计算能帮助阐明含能材料的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对含能材料进行分子设计,并建立相应的判别原则,从而更好地指导含能材料的开发工作。Wang[22]等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硝胺类和硝基芳烃类爆炸物的生成焓,估算其爆速(D)和爆压(P),发现多环硝胺类化合物的爆轰性能优于芳烃硝基类爆炸物,且爆速(D)和爆压(P)的计算值与静电感度实验值(EE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有助于含能材料的分子设计。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具有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无记忆效应、重量轻等优点,被称之为“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等小型设备,并已开始向电动汽车、军用潜水艇、飞机、航空等领域发展[23]。锂离子电池又称摇椅型电池,电池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Li+离子在正负两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的过程。因此,深入研究锂的嵌入-脱嵌机理,对进一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炭素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商品化负极材料。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有助于从理论上探讨各种炭材料的储锂机制。Ago[24]等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以C32H14作为模型碳结构研究了锂原子在碳层间的插入反应。认为锂最有可能掺杂在碳环中心的上方位置。Satoru[25]等用分子轨道计算法,对低结晶度碳素材料的掺锂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锂优先插入到石墨层间反应,然后掺杂在石墨层中不同部位里。搀锂石墨的稳定性与石墨层中电荷分布直接相关,掺杂位置净电荷越多,掺锂产物越稳定。Mikio[26]用半经验的MNDO和ab initio分子轨道法研究了氢和锂与石墨状炭材料形成插层化合物的能力差异。结果认为锂与石墨状炭材料能形成较稳定的插层化合物(Li-GIC),是因为锂具有三维2p轨道使得一些原子轨道重叠而稳定了Li-GIC。总之,随着人们对材料晶体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和计算机水平的更高发展,相信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领域会更广泛、更深入、更具指导性。

对于生物分子,由于其分子量一般比较大,因此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27]。计算化学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包括运用量子化学来模拟生物分子的结构。例如,Lei[28]等采用PM3半经验方法对生物活性物质大豆苷元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出了它的分子轨道及其能级、电荷密度、键长、二面角参数等。计算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分子中苯并吡喃环带较强的正电荷,易与受体的负电荷中心结合。其次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生物分子作用机理的报道也有很多,例如Hao[29]等用HF和B3LYP方法对新型临床二期抗癌药物BBR 3464与寡聚DNA片段复合物的几何构型及其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BBR 3464与DNA结合稳定。DNA在键合药物后其构型并未发生定域的链弯曲,而是离域的嘌呤碱基的构象转化,其对DNA所造成的离域性损伤与经典的药物是不同的。DNA是铂抗肿瘤药物的靶点,多点键合和离域性损伤的结构特征与BBR 3464的独特生物活性和临床表现相关。另外,在实验研究中,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获得未知物的化学位移图谱并非难事,然而化学位移谱峰的归属通常非常困难。这样一来,引入理论计算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辅助解决谱峰归属问题。量子化学作为化学理论的基础,在生物分子波谱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此外,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生命体系中的重要问题是计算化学的重要方向。它可以解决许多重要的生物学问题,计算和分析酶的结构及活性机理,揭示遗传与变异的奥秘,调控基因的复制和突变,设计高效无毒的新药等。总之,从微观水平看,生命体系基本过程如调控和识别的本质仍然是化学问题。因而应用理论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催化化学领域,计算化学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分子在分子筛骨架中的吸附是影响分子筛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分离效率的重要步骤,因此研究分子筛骨架与探针分子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其催化性能至关重要,并有助于设计更高效的催化剂。Jiang[30]等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锂型丝光沸石(LiMOR)的结构及其对胺类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胺分子与分子筛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氮上的孤对电子和锂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胺分子与分子筛骨架氧之间的弱氢键作用对其吸附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再比如,苯和甲苯与在电极或过渡金属表面的催化加氢有许多实验研究,然而,苯分子在铂电极上究竟以何种方式吸附、吸附过程如何进行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Yu[31]等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考虑水溶剂效应下苯与铂化学吸附作用的位能曲线,表明苯与铂的吸附是自发过程,有水溶剂作用时吸附作用能被降低,展示出明显的水溶剂效应,且铂在苯环上发生吸附转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材料、能源、催化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量子化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计算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计算化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Frisch M J,Trucks G W,Schlegel H B,et al.Gaussian 03[M].Pittsburgh PA:Revision C.02.Gaussian,Inc.,2003.

[2]Lu X H,Wang Y X.Reaction between Dichlorovinylidene and Formaldehyde:Concerted and Stepwise[J].J.Phys.Chem.A,2003,107(39):7 885-7 890.

[3]史福强,徐志成,安静仪,等.呋喃-乙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J].化学学报,2005,63(4):283-288.

[4]刘朋军,常鹰飞,孙昊,等.HCCO与CH(2π)双自由基反应微观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4):723-726.

[5]徐开来,谢代前,鄢国森.SnCl4和DMF作用下1-三氯锡烷基-2,3-丁二烯与甲醛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J].化学学报,2004,62(20):2 003-2 006.

[6]王宝俊,张玉贵,秦育红,等.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J].煤炭转化,2003,26(1):1-7.

[7]侯新娟,杨建丽,李永旺.煤大分子的量子化学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增刊),1999,27:142-148.

[8]Cody G D,Saghi-Szabo G.Calculation of the C-13 NMR Chemical Shift of Ether Linkages in Lignin Derived Geopolymers:Constraints on the Preservation of Lignin Primary Structure With Diagenesis[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9,63(2):193-205.

[9]Barckholtz C,Barckholtz T A,Hadad C M.C-H and N-H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Small Aromatic Hydrocarbons[J].J Am Chem Soc,1999,121(3):491-500.

[10]邓伟乔,韩可利,黄建华,等.苯在高温下热解机理的探讨 [J].化学物理学报,1998,11(4):339-347.

[11]Bennett A J,Mccarroll B,Messmer R P.Molecular Orbital Approach to Chemisorptiona II:Atomic H,C,N,O and F on Graphite[J].Phys Rev,1971,B3(3):397-402.

[12](a)Montoya A,Truong T,Mondragon F,et al.CO Desorption from Carbonyl Surfaces Species in the Gasification of Coal[J].Prepr.Symp.-Am.Chem.Soc.,Div.Fuel Chem.,2001,46(1):215-216.(b)Montoya A,Mondragon F,Truong T N.CO2Adsorption on Carbonaceous Surfaces:A Combined Molecular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Study[J].Prepr.Symp.-Am.Chem.Soc.,Div.Fuel Chem.,2001,46(1):217-219.

[13]陈昌国,魏锡文,鲜学福.用从头计算研究煤表面与甲烷分子相互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77-79.

[14]Stefanik Y V,Kopilets V I,Bilets'kaya G A.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oal and Methane Interaction with Air[J].Geol.Geokhim.Goryuch.Kopalin.,2001(1):86-91.

[15]庞先勇,吕存琴,吕永康.煤脱硫过程的量子化学研究[J].煤炭转化,2006,29(4):17-20.

[16]于京华,程新,刘福田,等.量子化学在水泥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J].硅酸盐通报,1999,1:40-44.

[17]程新,冯修吉.应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钙矾石的强度特性 [J].武汉工业大学报,1995,17(4):12-15.

[18]冯修吉,闵新民,陶从喜.应用量子化学算法研究硅酸二钙的结构与性能[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4,16(2):1-6.

[19]余其俊.武汉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D].武汉:武汉工业大学,1993.

[20]程新,冯修吉,童大懋.应用量子化学研究Ca2Fe2-xAlx-O5的水化活性 [J].材料研究学报,1996,10(3):193-196.

[21]程新,冯修吉.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3CaO·3Al2O·3SrSO4的水化活性[J].硅酸盐学报,1996,24(2):126-131.

[22]王桂香,肖鹤鸣.含能材料的密度、爆速、爆压和静电感度的理论研究 [J].化学学报,2007,65(6):517-524.

[23]麻明友,何则强,熊利芝,等.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7(3):97-105.

[24]Ago H,Nagata K,Yoshizawa K,et al.Theoretical Study of Lithium-Dop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J].Bull.Chem.Soc.Jpn.,1997,70:1 717-1 726.

[25]Satoru K,Mikio W,Shinichi K.Assessment of Lithium Ion Doping into Low Crystallized Carbonaceous Materials Using Molecular Orbital Calculations [J].Electrochimica Acta 1998,43(21-22):3 127-3 133.

[26]Mikio W,Masanori T,Tetsuya O.On the Possibility of Hydrogen Intercalation of Graphite-Like Carbon Materials-Electrochemical and Molecular Orbital Studies[J].Electrochimica Acta,1997,42(17):2 707-2 717.

[27]赵宏璐,高鑫,徐德昌.量子化学在生物分子领域的研究进展 [J].生物信息学,2008,6(2):93-96.

[28]雷英杰,陈宝泉,丁玫.生物活性物质大豆苷元的量子化学研究 [J].天津化工,2006,20(5):22-24.

[29]郝兰,张勇,谭宏伟,等.非经典三铂核药物与DNA作用的理论研究 [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28(6):1 160-1 164.

[30]蒋南,袁淑萍,秦张峰,等.胺类分子在LiMOR分子筛中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J].催化学报,2004,25(10):779-784.

[31]俞英,黄东枫,王大喜.苯与铂化学吸附作用及其溶剂效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J].化学物理学报,2005,18(3):336-340.

猜你喜欢

矾石学报分子
外部因素对钙矾石晶体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综述
外部因素对钙矾石晶体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综述
钙矾石的性能及膨胀作用机理分析
分子的扩散
致敬学报40年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硫酸盐侵蚀下钙矾石的形成和膨胀机理研究现状
臭氧分子如是说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