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和网络在有形建筑市场中应用的探讨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18期
关键词:有形投标人评标

王 浩

有形建筑市场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并逐步健全和完善的,随着国家对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和有形建筑市场公开、公平、公正运行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于有形建筑市场已刻不容缓。在建设工程交易中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可以更好地进行项目信息公开、工程交易管理、辅助资格审查、评标委员会组建、辅助评标和合同跟踪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管理部门和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真正体现工程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现“阳光招标”,营造“阳光工程”。下面就计算机和网络在有形建筑市场中的应用谈一些作者自己的看法。

1 项目信息公开

按照国办发[2002]21号文和建市[2003]110号文要求,各地级以上城市都应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有形建筑市场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收集、存贮和发布招标投标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企业信息、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科技和人才信息、分包信息等,为建设工程交易各方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果使用传统的纸和笔的方法,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是十分巨大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集和储存信息,而信息的发布更是难上加难,往往因为渠道不畅而失去其时效性。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发布就变得非常容易了,任何人通过有形建筑市场的网络就能即时获取各类工程交易相关信息,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随着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有形建筑市场信息网络可以和建设部、省市建设厅、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等有关部门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为有形建筑市场提供配套服务。

2 工程交易管理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可以进行从交易登记、发布招标公告、投标报名、发售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组建评标委员会、开评定标、中标结果公示、发放中标通知书,直到招标投标备案的工程交易的全过程管理,招标人或代理机构登陆有形建筑市场的网络就可以进行工程交易登记,填报工程基本情况和招标公告信息,管理人员后台审核无误后确认发布,潜在投标人通过网络就能看到招标公告,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投标报名,参与工程投标。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易管理,进入有形建筑市场的项目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上一个环节没有办理就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确保工程交易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避免交易程序的随意性。同时,每一个环节都有办理时限,到时没有办结的,自动进入下一个环节,避免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随意拖延办理时间。系统还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适用不同的交易流程,中心工作人员按不同权限进入流程进行操作,办理时限、办理人员、办理程序等情况一目了然。同时,招标项目的进展情况会通过网络发布,方便当事人查询。通过这个系统一方面减少了招投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杜绝任何人为干扰,便于对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使招标流程动作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增加办事透明度,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 辅助资格审查

以往在选择合格投标人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1)随机抽取,该做法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忽视了“择优”的原则,往往将优秀投标人排斥掉,使业主达不到择优选择潜在投标人的目的,而且打击了投标人争创优良工程的积极性;2)先到先得,即谁先报名谁就成为合格投标人,直至名额满为止,该做法容易导致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和投标人报名成功后出卖投标资格的现象;3)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全部参加投标,该做法一方面增大了企业投标成本,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给开评标工作带来不利,延长了招投标时间,导致效率低下;4)由业主自己选择合格投标人,该做法体现了业主负责制,但也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容易产生暗箱操作,使招标工作流于形式。

以上四种方式在选择合格投标人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而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轻易解决这些问题,既体现工程交易的“公平、公正”原则,又能保证“择优”原则。首先由招标人或代理机构编写资格预审文件,定出企业资质、企业业绩、项目经理资质、项目经理业绩、财务状况、工伤事故、诉讼情况等其他方面的权重分,然后通过计算机在企业数据库中查询信息资料,并自动汇总算出各投标人的得分,按得分顺序排列出七名以上投标人作为合格投标人。这做法一方面取代了原有带有博弈性质的随机抽取方式,选择出优秀的投标人参与投标,体现了“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投标成本,避免了社会浪费,同时也体现了业主负责制,为业主选择投标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符合建设部89号令中第十七条“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时,可以由招标人从中选择不少于七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评标委员会组建

以往在工程交易中,评标专家的选取和通知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评标专家负责整个评标工作,直接影响评标的结果,所以投标人往往千方百计打探投标工程的评标专家组成,甚至试图控制评标专家的选取。同时,评标专家的回避工作也非常繁琐,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错。而采取计算机系统进行评标专家的随机抽取和语音通知,可以由计算机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评标专家抽取条件和回避条件进行自动抽取,并由与计算机相连的电话自动语音通知评标专家。能够自动回避与招投标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评标专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体现工程交易的“公平、公正”原则。

5 辅助评标

目前,很多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一个工程可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项清单项目,如果让评标专家对每个投标人的清单项目进行对比评审,是一件十分耗时的工作,一个工程的评标可能需要2 d~3 d的时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采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辅助评标系统可以对投标人每个清单项目报价进行比较,列出与平均值的差异,并能查询以往中标人的中标价及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指导价,计算机对投标人过高或过低的清单项目报价会以显著字体标出,以引起评委的注意,判断是否低于成本价。技术标评标采用暗标方式,即隐藏投标人的名称和标志,统一投标格式,评委通过计算机对各投标书进行智能的纵、横向比较,并可随时快捷地查询有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这种做法使评委能客观地评分,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地评标。通过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能有效地提高评标专家的客观评判能力,合理分析投标报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6 合同跟踪管理

项目中标后的合同跟踪管理历来是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往招标结束后,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很多在招标中确定的条款得不到最终确认,同时中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承诺派驻的施工管理人员在合同中得不到落实,往往是投标时为满足资格审查要求提供一套项目管理人员,中标后随意更换和裁减项目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对合同进行跟踪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监理单位对中标后的项目进行现场跟踪管理,定期将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工程款拨付、项目管理人员变动等现场情况通过网络上传至有形建筑市场网络,将其统计结果反馈到相关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形成了从招投标到项目实施监控的闭合循环,有效地避免了只注重招标结果不注重合同跟踪的现象。

计算机和网络在有形建筑市场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有形建筑市场运行的效率,为工程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必将会对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1]姜 军,李建丰,范 珉.项目管理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运用[J].山西建筑,2008,34(31):363-364.

猜你喜欢

有形投标人评标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未定义
基于TOPSIS模型的精益评标方法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序贯拍卖中报价排序信息披露的研究
博弈论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级密封价格机制工程招标模型
设计评标应该重视评标准备与初步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