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践与探索

2010-08-15王艳珍王怀林

山西水利 2010年6期
关键词:翼城县饮水全县

王艳珍,王怀林

(翼城县水利局,山西 翼城 043500)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东南隅。辖4乡6镇,568个自然村,总人口3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67万人,面积1 172.5 km2,耕地面积2.7万hm2。近年来,翼城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过县、乡、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投资5 300.87万元,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9处,解决了全县10个乡镇、282个自然村、99 27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基本经验和做法是:

1 加强领导,通力协作,“三级”齐抓共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翼城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发改、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国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各乡(镇)、村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督查机构。县水利局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全县水利工作的重点来抓,县直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职责。各乡镇全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定专人负责,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检查督促工程建设。各受益村村干部按照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要求,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筹措资金,保证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

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科学规划

为切实搞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翼城县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形式

翼城县属半山丘陵区,平川、丘陵、山区大体各占1/3,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平川丘陵区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山区较为分散,平川区水资源分布相对丰富,丘陵山区相对缺乏。针对不同的地理条件,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工程建设规模和工程建设形式:一是对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地下水源条件较好、适宜连片的区域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特别是在符合上述条件的丘陵地区以重力流方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全县6处集中供水工程有4处属于这种类型;二是在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地下水源条件一般的区域,以村为单位建设单村供水工程;三是在人口相对分散,有小泉小水可供利用的丘陵山区建设小型供水工程;四是在人口居住分散、水资源贫乏的山区,以旱井加集雨场的形式建设单户蓄水工程。

2.2 合理确定解决水质性饮水不安全的工程措施

全县水质性饮水不安全主要有氟超标和苦咸水两种类型。其解决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人口居住相对集中,村庄分布相对较密,适宜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的,在其周边有符合饮用水水质水源且水源条件较好的,采取异地远距离调水的办法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如里砦镇、王庄乡西部的高氟水区域和南梁镇、中卫乡的苦咸水区域均采取这种办法予以解决;二是在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不具备异地远距离调水和建设集中供水条件的大村,安装集中水处理净化设备,如南唐乡符册村采取集中水处理净化设备予以解决;三是对人口相对较少的村,以户安装水处理净化设备,如里砦镇东续村采取以户安装水处理净化设备予以解决。

2.3 积极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科学技术

近年来,翼城县着重在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上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减管理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方便工程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使全县农村饮水养水、以水养鱼、水渔结合”的良性机制,以此推进水利事业的兴盛,促进水利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

(四)发展水利,保护生态

发展水利是优化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今后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预防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构筑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综合手段,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保护水资源,不断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水利其他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提供强大的外因保障,进而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翼城县饮水全县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翼城县:打响“翼城优品”点亮乡村产业
简易饮水鸟
漫山连翘开出“致富叶”——山西省翼城县科技赋能打造山西药茶臻品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翼城县:多措并举全力防控草地贪夜蛾入侵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饮水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