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 促进水资源保护利用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2010-08-15榆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景全

山西水利 2010年6期
关键词:供水水利水库

◎榆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高景全

水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水利乃民生之基,与人民群众的生命、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工业发展的“血液”。同时,水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社会的安全稳定。为此,只有立足当地实际,按照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科学保护利用,才能促进民生的可持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深刻认识,我们对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摸清了当前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分布、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现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科学保护利用,促进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理性基础。

一 全县水资源基本情况

榆社县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总面积1699km2,人口13.6万人,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水资源分布相对丰富,境内有浊漳河、云簇河、泉水河、武源河、东河、南屯河6条主要河流,骨干水利工程6处,总库容10677万m3,其中2座中型水库(云簇水库、双峰水库)、3座小型水库(西清秀水库、申村水库、下赤土水库)、1处橡胶坝蓄供水工程(浊漳河橡胶坝工程),小型水利工程412处,含人字闸工程、农村灌溉水井、小型灌溉渠道,小型机电灌站、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积0.33万hm2;农村饮水工程319处,解决了农村12.04万人的饮水困难,59个自然村、23692人,5051头大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河道治理工程5处,治理河道93km,保护耕地0.46万hm2;大型灌区工程1处(云簇灌区),有效灌溉面积787hm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国债项目工程6处,综合治理面积50.813km2;多年平均降雨量571mm,地下水资源量10482万m3。

相对丰富的水资源总量和水利工程建设,对解决榆社县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 全县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呈现的特点

纵观全县历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情况,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一)新兴水利骨干工程不断增加

为进一步满足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榆社县加大投入,一批兼具防洪、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和改善民生供水的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近年来,先后对中小型水库实施排查隐患、除险加固:2006年新建县城浊漳河供蓄水橡胶坝工程,2007年对双峰水库进行了续建,并对枯河县城段进行了河道治理,2008年实施了东河流域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等5处。近3年来,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19处,建设大型灌区工程1处(云簇灌区),实施完成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国债项目工程6处。新兴的水利工程在发挥防汛、抗旱、灌溉,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供水的同时,更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二)水资源综合功能得到有效开发

新兴的水利工程在解决防汛抗旱问题的基础上,为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乡居民用水提供了必要的供水保障,同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开发了水资源生态旅游、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其他潜在功能,打造出了一批以水为主、山水相间的生态自然资源景观,为渔业、旅游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全民爱水、护水、节水意识逐步增强

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加强水利执法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在工业生产上,严格执行了工业排放和污水处理制度,减少了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城乡居民的生活废水和垃圾实现了定点排放和处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阶梯式水价等制度的推行,有效提高了全民节水意识,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目前,在严格水资源执法环境下,在科学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制度制约下,基本上形成了全民节水、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推进了节约社会、节水社会的建设进程。

三 存在问题及对策

虽然榆社县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能够支撑当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全县水资源状况也同我国北方地区一样,面临着供水安全、水资源日渐短缺、水环境日趋恶化、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利用效率不高的共性问题,从榆社实际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发挥不够。就全县水利骨干工程来看,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外,中小型水库只发挥了防汛、抗洪和部分灌溉效益,其他功能发挥不很明显,特别是建设在小泉、小水上的人字闸,由于利用率不高,年久失修,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二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榆社县属典型的丘陵山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日益加剧,以浊漳河为主的六大主要河流经常出现季节性断流,地表水日趋减少,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量的增加,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导致城乡生活供水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三是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以农业灌溉来看,榆社县农业灌溉用水系数只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为0.3~0.4;工业用水浪费,工业废水处理率很低,水的重复利用率只能达到30%左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浪费严重,主要是城乡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漏损失严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设施有所欠缺,雨水收集利用率不高。四是水环境状况有所恶化。受经济社会发展、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水资源因素的影响,全县水资源环境状况有所恶化,除出现季节性断流和地下水位日趋下降外,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下水水质;同时,以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这些都将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鉴于上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目标任务,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绿色水利、和谐水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新格局。同时,从四方面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水资源的科学保护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发展水利,保障民安

发展水利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为此,要大力发展水利,加强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措施和水文气象监测预报、防汛通信、信息传输、防洪能力、洪水预警、防洪调度、指挥决策等非工程措施,不断完善防汛抗洪保障体系,大力提高防汛抗洪能力,有效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发展水利,惠泽民生

发展水利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和身体健康的基石和根本。为此,要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源保护,构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要加快兴建兼具防洪、灌溉和供水等多种综合功能的骨干水利工程,大力开展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业节水和灌区配套改造,完善灌排设施,提升农业蓄水、引水、提水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保障农作物的稳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三)发展水利,实现富民

发展水利是促进人民群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举措。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供水、水产、水保、生态旅游等项目,实施水利增收富民工程。同时,积极探索水利产业发展途径,通过政府引导,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水利产业发展新机制,逐步形成“以水养水、以水养鱼、水渔结合”的良性机制,以此推进水利事业的兴盛,促进水利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

(四)发展水利,保护生态

发展水利是优化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今后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预防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构筑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综合手段,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保护水资源,不断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水利其他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提供强大的外因保障,进而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供水水利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出山店水库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出山店水库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