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2010-08-15吴怀颖

山西建筑 2010年16期
关键词:胶泥环氧环氧树脂

吴怀颖

现浇混凝土楼面、屋面板(尤其是高标号混凝土)浇筑后极易出现裂缝。裂缝出现后,不但会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功能,而且会使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和刚度,影响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承载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分析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是施工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1 混凝土楼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高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标号高,用量大,水泥水化后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热能,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热能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量收缩裂缝。2)混凝土浇筑方面:在很多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面板在浇筑时,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过程中,由于楼面板面积大,施工速度快等原因,振点少,振捣的深度、时间等均不到位,造成混凝土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实的现象。另外一种情况是,混凝土浇筑方面虽按规范执行,但操作中出现过量振捣,使水泥浆上返,形成过厚的水泥浆层,尤其是高标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过量振捣后,混凝土表面形成过厚的水泥浆层,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龟裂。3)混凝土养护方面:混凝土浇筑后没有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浇水、喷洒混凝土表面养护剂;或养护措施不到位,如浇水、喷养护剂的次数不够,时间不够长等。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混凝土表面收缩受到内部拉应力的影响,引起表面开裂。4)施工缝留置方面:混凝土楼层面积过大或长度过长时,施工中未按规范要求留施工缝或留施工缝的间距过长,造成混凝土表面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5)新旧混凝土接槎方面:在新旧混凝土接槎处,原混凝土表面清理不净,含有较多的水泥碎片或松动的石子等,或在浇筑此部位时振捣过粗、不到位,都可造成新旧混凝土结合不好而出现裂缝。6)模板支撑方面:模板下部支撑的刚度、强度不够,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失稳、变形,均会引起上部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7)成品保护方面:混凝土浇筑后,强度未达到使用要求即开始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荷载大量堆积于混凝土表面,会压酥混凝土表面并引起开裂。

2 预防措施

1)在配制混凝土时,尤其是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应控制水泥的最高、最低用量,既可降低由于高水泥用量产生的水化热,又不致因水泥用量过低使混凝土坍落度不易保证,还可同时使用某些掺合料来降低水泥用量。2)混凝土在浇筑时,梁、柱、墙等处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楼面板处采用平板振捣器。浇筑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浇筑时间,振捣棒要做到快插慢拔,平板振捣器在同一水平面上,往返不少于两遍。振捣效果以不再出气泡,且浮浆厚度不大于5 mm为好,并在终凝前用木抹子抹压平,将已出现的细微裂缝处理完毕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3)在养护混凝土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 h内进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 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 d,浇水次数应以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宜。浇水养护的方法为:水流不应急,浇在塑料薄膜上部,水从塑料薄膜搭接处自然缓慢流入膜下的混凝土表面。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4)设置后浇带或施工缝,可有效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产生的有害裂缝。设置距离:如混凝土置于室内和土中则为30 m;如混凝土在露天则为20 m,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70 cm~100 cm,保留时间如果设计无要求,一般至少保留28 d以上。5)施工缝或后浇带混凝土重新浇筑前,要求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 N/mm2,并应清除表面的垃圾、水泥薄膜、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不少于24 h,以使新旧混凝土表面充分结合好。施工缝或后浇带钢筋复位时,要注意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和水泥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或采用普通水泥加入相应的外加剂拌制,并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标号,浇水养护不少于15 d。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 N/mm2以前,不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及支架。强度达到要求后,料具也应尽量分散堆放在有梁的上部位,避免集中。在搭设架体立杆时,底部应铺设垫板,最大限度地避免混凝土楼板承受集中荷载。7)模板下部的支撑应严格按规范执行搭设,扭曲、变形及有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纵向及水平间距的设置应确保其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钢管底部应设垫土,避免由于支设在软弱土层上而失稳。施工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补救措施

3.1 表面抹浆修补法

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15 mm~20 mm,宽100 mm~200 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遍,然后用1∶2~1∶2.5水泥砂浆分 2层~3层涂抹,并压实抹光。若有防水要求,可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重量1%~3%的防水粉。抹光后的砂浆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此法适用于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

3.2 环氧树脂修补法

1)环氧树脂灌浆修补法。裂缝宽度在0.1 mm以上时,可用环氧树脂灌浆修补。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散层仔细清除,严重者用丙酮擦洗,以便裂缝处保持干净。按裂缝的大小和结构形式以30 cm~60 cm间距设一个嘴子,裂缝的交叉点及端部必须加设嘴子,将环氧腻子刮在钢嘴底盘上,贴在嘴子设置的位置上,对裂缝进行封闭,环氧腻子干固后,进行试漏检验。之后用灌浆设备将环氧树脂浆逐个灌满所有钢嘴。混凝土裂缝灌浆后,一般7 d后方可使用。2)环氧树脂胶泥修补法。先将裂缝附近80 mm~100 mm宽度范围内的灰尘、浮渣用压缩空气吹净,油污可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如表面潮湿,可用喷灯烘烤干燥、预热以保证环氧胶泥与混凝土粘结良好;如基层难以干燥时,则用环氧煤焦油胶泥(涂料)涂抹。较宽的缝应先用刮刀填塞环氧胶泥。涂抹时,用刷或刮板均匀蘸取胶泥,并涂刮在裂缝表面。3)环氧树脂玻璃修补法。玻璃布在使用前应在碱水中煮沸30 min~60 min,再用清水漂净并晾干,以除去蜡油,保证粘结。一般贴 1层~2层玻璃布,上层玻璃布的周边应比下层宽10 mm~12 mm。

3.3 压浆补强法

对于不易清理的较深的裂缝,由于清理敲打会加大裂缝的尺寸,削弱结构强度,可采用压浆补强法。

3.4 结构加固法

1)加设钢筋混凝土围套法。在结构件外部一侧或多侧外包钢筋混凝土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尺寸,提高结构承载力。2)加钢套箍法。在结构裂缝部位的四周加钢筋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以防止裂缝扩大。加固时,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两者共同受力。

4 结语

混凝土现浇板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只要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就能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杜同贵.某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7,33(8):158-159.

[2] 陈新宽.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3):160-161.

猜你喜欢

胶泥环氧环氧树脂
阻燃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SBS/弹性胶泥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马未都忆旧
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华为VCN500视频存储云节点在张石高速胶泥湾收费站的应用
端环氧基聚氨酯的合成及其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性能
碳纳米管阵列/环氧树脂的导热导电性能
可膨胀石墨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改性
高导热填充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