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病因及防治
2010-08-15白国勇刘向安
白国勇,刘向安,张 杰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1 临床症状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肉兔、獭兔和毛兔均易感,断奶至3月龄的兔多发,35~70日龄左右兔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一般在30%~50%,高的达60%以上,死亡率达80%以上。
该病一般可持续1~3周,长的可达1个月以上,部分兔场间隔一定时间又复发。
患兔精神不佳,采食减少甚至不食,饮水正常,腹部明显膨胀,部分兔磨牙,排粪减少至无粪,有的拉白色胶冻样物,有的不同程度腹泻。摇动兔体,有晃水声,病程 1~5d。
出现腹胀的病兔绝大多数都死亡,很少能自然康复或治愈的。患兔腹部膨大,肛门外粘连白色或黄色的胶冻样物。
剖检见胃臌胀,胃内充满食物或水样内容物,部分胃黏膜有黑色溃疡斑、出血斑及胃黏膜脱落。多数小肠胀气,肠内容物较稀或呈水样。盲肠胀气的较多,少数内容物干硬成块,肠壁变薄。有的肠道出血,肠壁增厚。结肠内充满半透明白色胶冻样物,有的直肠内也有。肠道内少见粪球颗粒。部分气管环状充血、出血,肺局部出血,呈暗红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膀胱充盈。肝、脾、肾等未见明显变化。
2 病因
2.1 非传染性因素 消化不良;吃过多含露水的豆科饲草,易膨胀的饲料,腐烂、霉变、冰冻的饲料;饲料粗纤维含量不足,蛋白过高均可引起发病。
2.2 传染性因素 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可引起发病。
2.3 霉菌毒素 送检的几批饲料和主要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部分超标。
2.4 球虫检查 对30个发病兔场的病、死兔65只,刮取各肠段肠黏膜涂片,镜检。
结果:有22个兔场有球虫感染,65只被检兔中有20只兔不同程度感染,感染率为30.7%,7个兔场的9只兔感染严重,其余15个兔场轻微感染。
2.5 细菌分离鉴定 从50只被检病兔中分离到28株魏氏梭菌,分离率为56%,分离到各种G-杆菌25株,分离率为50%,其中11株为大肠杆菌,2株沙门氏杆菌,其余12株未定型,还有17份病料同时分离到魏氏梭菌和G-杆菌,混合感染率为34%。
3 防治
3.1 更换饲料 发生腹胀病的兔场立即更换饲料。少数兔场换料后,发病率直接降低。
3.2 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2周内发病率降低,2周后部分兔场病情得到控制。
3.3 添加抗球虫药物 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如地克珠利或氯苯胍,已添加了抗球虫药物的则加大用药量。少数场的发病率有所降低。
3.4 添加包被酸化剂 选用在肠道缓释的包被酸化剂,利用释放出的有机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李氏杆菌等进行杀灭和控制。
多数试验场防治效果理想,少数兔场效果欠佳。
3.5 添加抗菌药物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抗G+菌的氟哌酸和恩拉霉素。
添加了氟哌酸和恩拉霉素的比未添加的发病率低,添加恩拉霉素的比添加氟哌酸的效果理想。
在部分发病兔场用葡萄糖、电解多维和氟哌酸饮水,并适当控制精料喂量,能部分预防兔腹胀发生。
4 病因分析
该病具有一定的区域流行性、传染性,从患兔体内分离到致病性魏氏梭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其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与A型魏氏梭菌病相似;黄曲霉毒素B1存在也会引起发病。单一更换饲料,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抗球虫药或抗生素无明显效果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能很快控制该病。初步认为该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菌可能是魏氏梭菌等。目前尚不能确定具体致病菌,这是因为一方面用分离到的2株魏氏梭菌肌肉接种幼兔后,虽然引起兔发病和死亡,但兔却并没有出现典型的腹胀、胃溃疡、结肠内充满胶冻样物的病理变化,也还没有用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未鉴定菌株单独或与魏氏梭菌混合接种来复制该病。其次以前的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引起,其以水样腹泻、胃内充满饲料、胃溃疡,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充血和出血,有特殊腥臭味等为特征。而此病患兔主要表现为腹胀,少有水泻,粪也不特别腥臭,且结肠内常充满白色胶冻样物,而A型魏氏梭菌病则少见有此病变的报道。发生腹胀病的兔场大多数都没有免疫过A型魏氏梭菌疫苗,也有免疫过A型魏氏梭菌疫苗仍发病的。
兔腹胀病在一个区域流行时,饲喂不同厂家的饲料和自配饲料都有发病的现象,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兔腹胀病的发生有所缓解。
总之,防止该病,最好做到:不喂腐烂、霉变、冰冻的饲料;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要足;防止过食精料或高蛋白的饲料,发病兔场增加青草的喂量;定期驱虫和更换不同的驱虫药物;在饲料中可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霉特吸或艾佐福、包被酸化剂和恩拉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