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弓形虫病与犬瘟热的鉴别诊断
2010-08-15牛家华王纪坤贾传辉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兽医局271000
牛家华 王纪坤 贾传辉 (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兽医局 271000)
李克良 (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站)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里饲养宠物犬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们对防止宠物疫病方面知识欠缺,导致犬弓形虫病与犬瘟热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诊断方法与同行交流。
1 弓形虫病的生活史及病因
弓形虫病由龚地弓形虫引起,属于原虫。其终末宿主是猫,中间宿主包括犬及人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中间宿主体内的弓形虫以滋养体和包囊形式存在,在终末宿主体内则为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3种形态。猫既是终末宿主,又可以是中间宿主,在吞食了含有包囊期或增殖期的鼠类或含有包囊的生肉后,包囊在其肠壁或进入血液生长增殖,最后发育为包囊和卵囊。感染5~8d后,在肠壁生长增殖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卵囊,即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4~8d内每天连续排出约105~107个卵囊。犬或其他中间宿主感染后,可以通过消化道、胎盘、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进入血液生长增殖,最后形成包囊,存在于宿主的脑、心脏、肝脏、肺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内,感染犬可终生携带病原。
2 传染源
犬及人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易感,由于犬的生活习性,很容易感染弓形虫。弓形虫可从带虫犬传染给人类并可引起发病。当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并且经常与犬瘟热共同发生,其临床症状与犬瘟热很相似。
3 发病机理
犬作为中间宿主,包囊侵入其体内随血液和淋巴液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如神经细胞、巨噬细胞、纤维原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脏实质细胞,并发育为滋养体(染色后呈新月状),在有核细胞内增殖,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进行增殖,使细胞发生破裂,进而侵入邻近的细胞,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形成坏死灶,或由于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而发生急性炎症。
4 临床症状
感染弓形虫的犬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以上、肌肉麻痹、昏睡,严重的出现角弓反张;弓形虫性肌炎,表现为步态异常、肌肉萎缩和心力衰竭,并且以后肢运动障碍、跛行。是由于后躯运动神经麻痹和肌肉炎症,视觉障碍及角膜翳;肺炎、脓性鼻液;腹泻;妊娠母犬发病易引起流产或死胎。发病后犬体温呈稽留热,维持在40~42℃。临床上见到的病理变化较大,主要以神经和呼吸道症状常见。
5 病理变化
临床解剖15例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损伤,脑、脊髓组织内有灰白色坏死灶;内脏器官形成肉芽肿,肝、肾和脾脏肿大并有灰白色坏死灶;肌肉出现黄白色的条纹,特别是膈肌最明显,皮肤形成溃疡性皮炎。
6 诊断
6.1 临床诊断 弓形虫病一般发生于9月龄以内的年轻犬,以神经和眼(如角膜云翳)症状最为典型,病犬持续高热,并呈昏迷状态。与犬瘟热的后期症状极其类似,因此应做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以便做出确诊。
6.2 病原学检查 抽取犬肺脏内液体和皮肤脓液进行电镜观察;用血清做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荧光试验、组织化学免疫学诊断可以利用特异抗体进行确诊,也可取犬的粪便于饱和盐水富集虫卵,进行形态学观察或PCR检测。
7 与犬瘟热的鉴别诊断
犬瘟热主要发生于3~12月龄的年轻犬,属于犬病中的烈性传染病,治愈率极低。其典型症状是发病3d内有复相热,之后持续高热;眼、鼻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角膜云翳、溃疡,继发感染肺炎;继而发生神经症状,肌肉群呈节律性震颤;有些病程长的病例可能出现足底、足垫异常增厚变硬。
8 弓形虫病与犬瘟热的临床症状鉴别
8.1 发热的类型不同 弓形虫呈稽留热,体温一般为40~42℃,而犬瘟热早期呈复相热,先升高到40℃随后降低,最后持续在40 ℃以上。
8.2 症状不同,全身观察 犬瘟热病犬,流脓性鼻液,鼻尖形成干硬的一层结痂,肌肉震颤、角膜翳、溃疡及足垫增厚、变硬为典型症状。而患弓形虫病的犬流脓性鼻液。
8.3 病原学加血常规检查 血涂片染色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进行血常规检查。血涂片发现滋养体,并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可确诊是弓形虫病;患病组织上皮细胞质内或核内有包涵体并伴有犬瘟热临床症状,有可能患犬瘟热。若血检发现白细胞数大量下降,则可能是发生犬瘟热或与弓形虫病同时发生。该病易与犬瘟热同时发生也是其特点。也可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荧光抗体试验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