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33例体会

2010-08-15赵丽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股骨颈患肢置换术

赵丽仙

(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浙江 乐清 32560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髋关节,它能切除病灶、解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及原有的功能[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节严重受损的患者选择了此手术。但此手术本身创伤较大,且接受此手术的病人多数为老年人,这就增加了手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术后并发症也较多,护理难度大。因此,护理好坏与手术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精心治疗和术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男19例、女 14例),年龄均在63~ 91岁;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其中,行全髋置换18例,单侧股骨头置换15例。随访4~16个月,3例术后髋关节疼痛,通过功能训练、口服止痛药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

患者从手术室安返病房后,即安置去枕平卧 6h,禁食、禁水6h,抬高患肢,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术后进行常规监测 T、P、R、BP、SpO2、HCE等,24 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 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持续增多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准备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4~48 h内拔除。

1.2.2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由于疼痛、卧床时间较长,加之并存疾病的折磨,易产生悲观、焦虑、暴躁或沉默不语,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康复而忧虑,致使精神处于极端紧张中,还有的患者不配合或拒绝治疗。护士要及时、灵活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要热情、耐心,针对患者文化程度、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心理疏导。通过介绍病情、治疗效果、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 饮食指导

加强营养,术后1~2 d进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输氨基酸、脂肪乳等。

1.2.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2.4.1 感染

①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注意保持患侧伤口处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勿打折受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做好记录。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保持伤口外敷料清洁干燥,有浸湿及时更换,②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必要时输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③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使组织内达到有效的抗生素浓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1.2.4.2 脱位

脱位原因与术后搬动不正确、早期功能练习不得当及患者的自身条件等有关[2]。采取的措施有:①向患者说明预防脱位的重要性,使之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并告诉患者有关注意事项,以加强防范意识。②术后避免术侧关节伸直内收,保持肢体外展30°、中立位。患侧穿“丁”字鞋固定防止外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一软枕,以防止内收。③术后不宜过早行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脱位。于术后4~7 d,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训练患肢直腿抬高10°~15°。④坐位是髋关节最易出现脱位和半脱位的体位,应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术后6~8 w,患者以躺、站或行走为主。⑤搬动和移动患者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抬起,在放置便盆时应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防止外旋和内收动作。⑥告知患者,一旦可疑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然后通知医生再做进一步处理。

1.2.4.3 血栓形成

由于手术对局部的刺激压迫术后卧床静脉回流减慢,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所以术后24 h以后,即指导患者进行足背伸运动及股四头肌增长收缩活动,可遵医嘱予达肝素钠注射液0.2ml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并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血肿或散在的出血点。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肢体明显肿胀,严重者导致肢端坏死。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情况,积极预防和及时发现肺栓塞,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有无足趾被动牵拉痛等,及时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本组病例未发生静脉血栓病例

1.2.4.4 预防褥疮

保持床辅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及时处理好大小便,减少刺激;对长期卧床的病人,骨隆突处使用衬垫、气圈、棉垫,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鼓励并协助病人用健侧肢体撑起臀部,每1~2 h翻身一次,缓解压力,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1.2.5 功能训练

功能锻炼是促进骨康复的重要环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指导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而且有利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及避免关节僵硬等重要作用[4]。①术后1~2 d做些简单的活动,如上肢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训练、踝关节主动屈伸及深呼吸运动等;②术后48 h拔除负压引流管,拍摄X线片,以判断假体的位置,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康复练习[3];练习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③下床时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肢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习步架站起。

1.2.6 出院指导

嘱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①卧位时仍平卧或半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侧卧位时,两膝间放置2只枕头,不允许向手术侧肢体侧卧位;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之椅子,3周内屈髋<45°,以后逐渐增加屈髋度,但避免>90°,不可将患肢架在另一条腿上或盘腿;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②坐位:术后第1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③如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如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肢前伸如厕,注意保持膝关节低于髋部。④取物:术后2w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⑤乘车: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⑥完全康复后可进行的体育活动:散步、园艺、骑车、保龄球、兵乓球、游泳、跳舞,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雪、滑水、网球等。⑦特别注意事项:新关节的活动范围有限。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移位,包括:在坐、站、躺时避免交叉腿和膝。

2 结果

本组3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其中优 22例,良8例,一般 3例,(按 Harris标准评定功能:优 90~100分,良80~89,一般 70~79)。

3 讨论

老年人因骨质萎缩、疏松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骨折后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传统行保守治疗,患者需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工髋关节的普遍应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可通过护理干预的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的危险期,减少并发症发生。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中,也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个原则,除了患肢锻炼,同时注重健肢、上肢主动活动,呼吸训练以及心理咨询,使患者消除忧虑,增强生活信心。通过康复可以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加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

1 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3.

2 赵艳,辛海霞,苏静静.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55-756.

3 李芙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5(5):19-20.

4 祝天经,陈宏.老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4例治疗体会[J].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2003,6(6):345-347.

猜你喜欢

股骨颈患肢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