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喷灌在黄背木耳栽培中的应用

2010-08-15张建华黄忠乾郑林用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耳片木耳湿度

□张建华 谭 伟 黄忠乾 郑林用 郭 勇

黄背木耳由四川省农科院1982年从日本引种到成都,经分离纯化和示范推广,现已成为国内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具有易栽培、抗病力强、经济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全国年栽培量已突破10亿袋,四川年栽培量在3亿袋以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黄背木耳栽培规模的扩大,生产上不仅表现出产量水平悬殊大,而且质量的差异也大。实地考察发现,同样的菌种、同样的配方、等量的干料(约 110g),有的每袋产干耳 210g,有的则仅有 50g左右,最高的是最低的4.2倍,产量水平差异巨大。黄背木耳生产水平除与品种、配方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外,还取决于栽培设施的好坏,能否人为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菇房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一、黄背木耳栽培要求

目前黄背木耳普遍采用层架式栽培,菇房以预制水泥柱承重,以竹竿搭架,四周和顶部都用遮阳网覆盖,以便菇房能通风、避光,能保温、保湿,与外界相对分隔,环境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1.温度 黄背木耳是一种中温性的食用菌,生长温度范围在 10~35℃之间,23~28℃是其最佳生长温度范围;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8~34℃,最适温度为20~30℃;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 15~30℃,最适温度范围为 25~30℃。一般生产季节是每年的立夏至秋分,也就是每年的夏季。

2.水分和相对湿度 黄背木耳生产的不同时期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不同:发菌期间,环境相对湿度以65%左右为好,在这一湿度下,培养料的含水量同环境相对湿度基本一致,不会因料内水分过分蒸发而失水;在出耳管理阶段,则要提高环境相对湿度,主要是黄背木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需大量地吸收水分,发菌结束后的培养料含水量会明显下降,所以在出耳管理期直接向栽培袋喷水,补充水分。出耳管理的关键是耳片湿度控制,要求勤喷、少量喷,干湿交替,确保耳片湿润无积水。一般耳片小的时候少喷,耳片大时多喷;阴雨天不喷或少喷,晴天干燥有风多喷;一般少时 l天喷 1~2次,多时 1天喷 2~3次,确保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二、微喷灌技术优点

当前黄背木耳菇房中温度和湿度的调控都是通过人工喷水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工,经常是后面还未喷完前面又干了,层架上部的菌袋过干、温度过高,层架下部的菌袋过湿,而且喷水的均匀度难以掌控,对菇房温度、湿度的调控很有限,这严重影响了黄背木耳的生产水平和种植黄背木耳的经济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将现代微喷灌技术应用到黄背木耳菇房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和控制中,在菇房的顶上安装直立式微喷,用于菇房顶部的降温和增湿,在菇房的内部安装悬挂式微喷,并把微喷头折叠90°,使微喷头的喷水面与地面垂直,使水均匀喷撒到架上不同层的黄背木耳上,用于菇房内部黄背木耳的增湿和降温。该技术的优点在于:①只需开电源和微喷系统的水阀,操作方便,省工省时。②能充分保证菇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和控制,利用井水10分钟内可将菇房内的温度降低3~5℃,能随时喷水增湿,每天开启5次甚至10次都不是问题,这是人工喷水无法实现的。③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使种植户更容易扩大种植规模。④喷水均匀到位,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既节水,又节能。⑤能大幅度提高黄背木耳的单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种植黄背木耳的经济效益。

三、微喷灌系统组成

1.水泵 电动水泵,小种植户可用照明电,大种植户要用动力电。

2.过滤器 根据种植户的规模,选用相应的叠片式过滤器。

3.管道 主管和支管用PVC管,毛管用PE管,管道的大小根据水流量用流体力学进行计算。

4.管件 用于 PVC管、PE管以及PVC管和PE管的连接。

5.微喷头 用小流量微喷头,顶部用直立式的,内部用悬挂式的。该技术今年已在四川什邡黄背木耳生产中示范推广,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示范户的肯定和欢迎。

猜你喜欢

耳片木耳湿度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含孔边套筒的厚截面复合材料接头耳片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