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博辣红帅的推广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0-08-15刘化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病株蚜虫辣椒

□刘化云

一、推广情况

四川省简阳市石钟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辣椒是该镇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但由于种植面积分散,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市场竞争力弱,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因此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在2008年降到历史的最低点,仅种了600亩辣椒。为了扶持辣椒这个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于2008年10月决定,由市农业局牵头,引进博辣系列辣椒新品种“红帅”,在石钟镇的前锋村、黄莲村、均乐村集中成片种植了1500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品种以优良的商品性状赢得了椒民的喜爱。但辣椒产业受市场影响较大,为减少风险,保护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各村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成立了“辣椒产业种植协会”,采取“农户+技术指导员+销售经纪人”的模式,成立了4个协会,共种植辣椒2800亩,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由农民与技术指导员签订技术种植管理合同,农户与销售经济人签订购销合同,真正做到人尽其责,各尽所能。

二、品种简介

博辣红帅为中熟品种,生长势较强,耐热。首花节位11节左右,青熟果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皮光亮,果长22cm,果肉厚0.15cm,单果重30g左右。亩植3500株左右。但该品种不宜在低温下坐果,不提倡早熟栽培,一般采用春季露地覆膜栽培。

三.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土块,最好是前茬种过葱蒜的地块。厢面要平、细,亩撒施1.5~2kg过磷酸钙与床土混合均匀,在播种前浇足底水。辣椒种子的药剂浸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有效防治苗期病害。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4~5小时,再放入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12月10日左右,以利于出苗整齐。播种量以10m2播120~160g较适宜。种子播下后到幼苗出土前主要是保温,晚上要在小拱棚上盖上草帘,以增加棚内温度,白天应揭去草帘。幼苗出土后,注意间苗,有利于幼苗生长均匀。水分管理应做到见干见温。同时注意蚜虫、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

2.栽培地块的选择 辣椒地忌连作,尤其是前作为茄科作物的地块不宜选用。另外,由于地势低洼的地排水困难,易引发青枯病、疫病等病害。因此应选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并且土壤肥沃的地块。

3.基肥施用 因为辣椒的生育期长,为满足其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在整地时必须施足基肥,采用地膜覆盖。每亩施用过磷酸钙50kg、尿素25kg、氯化钾15~20kg、腐熟的农家肥 2000kg,全部做基肥施下。

4.定植 当幼苗展开3~4片真叶,株高12cm左右时,根据天气状况将其定植到田间。由于博辣红帅长势较强,密度不宜过大,按50cm×80cm的规格定植即可,达每亩3300株左右。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5.追肥 定植缓苗成活后应浇清粪水2次,进入开花结果期可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勇壮”,效果很好。根部追肥每亩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kg施于根际周围;在首次追肥半个月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kg同时饱灌1次水;第三次追肥约在第二次追肥后20天进行,这次以速效肥为宜,可亩用10kg碳酸氢铵加2kg氯化钾配合施用。

6.水分管理 博辣红帅虽然耐旱、耐热能力较强,但在结果期若遇到干旱,易引起落花落果,使辣椒果形变小、果皮变硬,所以应适度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应及时排水,不能让地里有积水,以免植株根系呼吸受阻,长势变弱,同时可减轻疫病的发生。

7.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棉铃虫、烟青虫、螨类(主要是红蜘蛛、茶黄螨)等。可用功夫、敌杀死、阿维菌素防止棉铃虫、烟青虫;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用扫螨净或哒螨灵防治螨类。主要病害是辣椒疫病和病毒病。防治疫病的关键是防涝,要及时挖沟排水。当田间发现病株时,要及时喷洒75%的百菌清或64%的杀毒钒。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是防治蚜虫,当田间出现病株时,用病毒A50倍液喷洒即可。

8.采收时间 如果采摘青椒,应在果实长大但还未转色前采收,过早辣味不足,也易变软不宜运输;如果采摘泡椒,则可在果实变红时采摘;如果作为加工酱品,则应在果实完全红熟时采收。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博辣红帅辣椒抗低温的能力不强 在2010年4月上中旬,由于雨水偏多,气温较低,红帅辣椒苗期灰霉病发生较严重,其病株率达18%,严重的达50%以上,部分田块成团、成片死亡。根据田间观察,薄膜上的雨水大部分都灌入种植穴内,造成湿度大,土壤低温,辣椒根系生长严重受阻甚至大量烂根,灰霉病发生重。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排除地膜上的积水,在根际周围使用草木灰,可起增温作用。同时重视灰霉病的防治,用75%的百菌清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间隔5天连喷2次,可取得较明显的效果。同时,计划在2011年辣椒的种植过程中采用黑色地膜覆盖,这样增温效果更佳,还可以防止杂草滋生。

2.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操作不规范

从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水平上,不同种植户间参差不齐,造成产量差别大,商品缺乏竞争力,降低了收入。因此,应加强对农民的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在他们当中培养技术骨干和辣椒种植能手,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从而达到增收目的。

3.辣椒上市时间太集中 因播种育苗时间比较一致,因而辣椒上市时间太集中,商品价格起伏大,容易挫伤种植户的积极性。今后应拉开播种时间,鼓励一部分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户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的形式种植早熟辣椒,这样可以提前20天左右卖青椒,提高效益。2009年黄连村刘兴元采用这种方式种植的0.7亩博辣红帅卖了2700多元,收入比同面积的其他农户高40%以上。

(通联:四川省简阳市石钟镇农业服务中心 641403)

猜你喜欢

病株蚜虫辣椒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辣椒也疯狂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辣椒之争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拣辣椒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